第七百四十五章關於和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衛沁是先帝的女兒,是當朝長公主,單從身份來說,衛沁應該很容易就能找到一個好的歸宿。

  但眼下,衛沁的生母,這世上唯一能為衛沁撐腰的馮太昭儀已經離世。

  而衛沁外祖家的親眷們,不但不能幫襯上衛沁什麼,還接連成為階下囚。

  衛泱已經得到消息,聽說衛沁的大舅舅很有可能會因數罪併罰,被判凌遲。

  凌遲,那可以算是大夏國最難看,也是最痛苦的死法了。

  事後,衛沁難免會為此事招人指點。

  俗語說的好,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但有些時候卻得看具體情況。

  就衛沁目前這個處境來看,實在是難覓婆家,更別說好的婆家了。

  衛泱多少有些自責,怪自己不夠高瞻遠矚,倘若她能在東窗事發之前,就為衛沁尋到一個好婆家,這會兒也就不必糾結抓瞎了。

  可話又說回來,她明知馮氏一族將大禍臨頭,又知衛沁必然會受其外祖家的連累,有身敗名裂的危險,還瞞著男方家,為衛沁牽線搭橋找婆家,這跟騙婚有什麼兩樣。

  她可不能幹這麼缺德的事。

  的確,在馮家出事以後,衛沁是很不容易找到好婆家了,但衛沁絕不會老死宮中。

  因為太后和皇上都不會答應。

  衛沁是太后名義上的女兒,皇上同父異母的妹妹,倘若衛沁真的老死宮中,誰的面子最掛不住?

  如若衛沁最終老死宮中,不單太后和皇上會很沒面子,也有損整個皇族的顏面。

  衛泱想,要是衛沁沒被樊太后害死,那麼衛沁遲早是會出嫁的。

  不過,衛沁大約不會嫁在京都,應該很有可能會像他們長姐衛淑一般遠嫁,還很有可能嫁的比衛淑更遠。

  甚至是嫁去和親。

  大夏作為天朝上國,自然不必靠和親與周圍小的邦國來保持睦鄰友好。

  衛泱讀夏史得知,大夏曆朝歷代幾乎都有外嫁和親的公主。

  那都是番邦小國一再上書納貢苦苦求來的。

  每一位下嫁和親的大夏公主在被迎回國以後,都被視作珍寶來對待。

  由此可見,外嫁和親其實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凡事皆有例外,衛泱記得在文帝那一朝,有位安和公主嫁到了北淵和親。

  誰知安和公主剛嫁到北淵沒多久,北淵就發生了內亂。

  北淵的八王爺騎兵謀逆,反了當時的北淵國君。

  北淵國君戰敗被誅,身為王后的安和公主也未得好死。

  雖然事後文帝下令發兵征討北淵,最終為慘死的安和公主報了仇。

  但人已死,就算殺身之仇得報,人也沒法再活過來了。

  衛泱記得,大概是以安和公主之死為節點,從那之後,大夏就很少會送公主去和親了。

  而周圍的番邦小國也都很識相,鮮少再向大夏朝廷提出求娶大夏公主的請求。

  可有懂事的,自然就有不懂事的。

  衛泱記得羌國,就是那個曾被大夏鐵騎幾次三番打的屁滾尿流,最終不得不臣服於大夏的既原始又荒蠻的芝麻小國,曾再三向大夏朝廷提出想要求娶大夏公主。

  對於此事,無論是樊太后還是衛渲都很不屑一顧。

  其實,為安撫羌國,大可以從宗室中挑選出一個女子,封為公主,下嫁過去。

  但樊太后和衛渲卻根本不願費這份心力。

  至於原因,自然是因為他們打心底里對羌國不屑,覺得根本就沒有必要去理會區區羌國的請求。

  說到羌國,衛泱猛然想起,昨兒趙興似乎與她提過一嘴。

  說是太后那邊,接連兩日招羌國駐大夏的使者去外書房會面。

  衛泱眼下滿腦子都是大夏的內政,對於大夏與周圍番邦的關係並不是很關心。

  但眼下,衛泱覺得太后突然召見羌國使者這件事很有問題。

  太后該不會真是動了把衛沁嫁去羌國和親的念頭吧?

  衛泱知道自己這個猜想很大膽,但這個猜想並不是沒有根據的。

  一向對羌國不屑一顧的樊太后,竟然連續兩日招見了羌國使者,這件事很反常。

  衛泱可以肯定,這並不是大夏要與羌國開戰的前奏。

  區區羌國還沒資格與大夏和談,羌國來使更沒有資格當面與大夏的攝政太后談議戰事。

  倘若大夏真要與羌國開戰,是絕對不會給羌國任何的和談機會的。

  就像從前一樣,大夏會直接大兵壓境,將羌國的士兵殺個片甲不留。

  既然樊太后不可能是為戰事見羌國,就只可能是為一件事。

  那便是羌國國君欲求娶大夏公主的事。

  羌國國君想要娶大夏公主做王后的事,不止大夏舉國皆知,這在列國間都不算是什麼秘密。

  雖然羌國國君是一國之君,但想要求娶天朝上國大夏國的公主做妻子,還是有些異想天開了。

  世人皆嘲笑羌國國君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但就目前的形式看,衛泱覺得羌國國君那隻癩蛤蟆,說不定還真能吃上一口天鵝肉呢。

  衛泱是被樊昭一手帶大的,衛泱覺得,樊昭的心思她即便無法完全猜透,也總能猜到個七八分。

  這回,樊太后只怕八成是動了將衛沁嫁去羌國和親的打算。

  衛泱說過,與大夏公主來說,和親並不算九死一生的事。

  外嫁和親的大夏公主們,大都過的很好很順遂,直至壽終正寢。

  可衛泱就是不同意衛沁嫁去羌國和親,堅決不同意。

  衛泱雖然沒有親眼去羌國瞧過,但她曾讀過不少講述羌國風土人情的文章,也從寧棠那裡聽說過一些有關羌國的事。

  羌國地處大夏西北方,國土面積狹小,且大都是荒漠。

  因為土壤貧瘠,不宜耕種,羌國人大都以遊牧打獵為生。

  有時打著打著就會打過了國界,有些時候也會人畜不分。

  通俗點兒說,很多羌國人幹的都是土匪馬賊的勾當,殺人劫貨,無惡不作。

  而且常會越過國境,到大夏境內行兇。

  羌國人不但殘暴野蠻,還很不開化。

  聽說女人在羌國的地位很低,趕上饑荒之年,就連樹皮草根都不剩的時候,有些部落便會烹煮部落中的女人供男人們分食。

  這簡直太聳人聽聞了。

  儘管這只是傳言而已,但空穴不來風,衛泱認為這傳言還是有幾分可信的。

  衛泱雖然很不喜歡衛沁,但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衛沁嫁到這種地方去。

  衛沁自己肯定也極不願意。

  倘若樊太后真的下旨要將衛沁下嫁到羌國和親,得知消息的衛沁,很有可能會寧死不屈。

  其實,衛泱也說不太準衛沁究竟會如何抉擇,總之若換作是她,她是死也不會嫁去羌國的。

  衛泱絕不允許樊太后用如此卑鄙的方式去加害衛沁。

  她一定要在此事成為定局之前,阻止這件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