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自作主張,順理成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長公主要去哪兒?」李娥問。

  「我要去隔壁見徐郎中一面,勞煩姑姑派人將趙興找來,稍後我有些事想與姑姑和趙興商議。」

  「奴婢明白,這就派人去請趙興。」

  衛泱點頭,也未再與李娥多言,便朝屋後那條夾道走去。

  兩年不曾回來,兩年不曾走過這條路,可眼下再走卻丁點兒陌生感都沒有。

  熟悉的仿佛從未離開過似的。

  衛泱穿過夾道,輕車熟路的來到徐紫川的小院。

  這院子還是如兩年前一般,一點兒都沒變。

  衛泱忽然有些恍惚,時光沒有停滯,真的已經過去兩年了嗎?

  衛泱想著,腳步輕輕的走到徐紫川的房門口,正要叩門,就聽屋內傳出徐紫川的聲音。

  「怎麼也不多睡會兒。」

  「已經睡的夠久了。」衛泱推門進了屋,「徐紫川,你當真生了一對順風耳,我方才還特意把腳步放輕了呢。」

  「有精神說俏皮話,看來是休息的不錯。」徐紫川溫聲說。

  衛泱望了望徐紫川依舊顯得有些憔悴的臉,再瞧瞧桌上看似擺放雜亂,實則有序的藥,「你該不會打回來以後就在搗鼓這些藥吧?」

  「有小睡一會兒。」徐紫川答,「可夢裡忽然靈光一現,想到一個不錯的藥方,便起來再推敲推敲。」

  「真是個醫痴,夢裡都是藥。」衛泱一臉無奈的望著徐紫川,對這個醫痴是既佩服又心疼。

  「來,過來看看我新想的這個藥方。」

  衛泱立馬上前,接過徐紫川遞來的藥方,仔仔細細的看了幾遍,又琢磨了好一會兒,也算看出些門道來。

  「這治療疫病的藥方雖妙,可是……」

  「你說。」

  「徐紫川,這藥方里起碼有三味藥的藥量下的有些重,你可是很少會開出這種藥性猛烈的方子的。」

  「我這也是因病置宜。」徐紫川坦言道,「回來以後,我又聽趙公公講了一些有關疫病的事。聽趙公公說,此次在瀝州水災後爆發的疫病,比大夏國史上記載的過去任何一次災後爆發的疫病都要來勢洶洶,不僅傳播速度快,而且致死率也極高。聽說眼下還沒有在患上疫病以後,還能活過五日的人。染上疫病的災民,通常在三日左右就會因疫病過世。」

  「若真是如此,那這回的疫病可是相當棘手。」

  徐紫川點頭,「所以,若不下重藥,恐怕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壓制住病情的惡化。」

  聞言,衛泱的目光又落回到手中那張藥方上,「但願這藥對治療疫病有效。」

  「眼下無論咱們想出多精妙的藥方,也都只是紙上談兵而已。」徐紫川說著,從衛泱手中取回那張藥方,眼都沒眨一下就將那張藥方撕碎,「無論是疫病還是其他什麼疑難雜症,總要見到病人,親自診過,才能根據實際病情和病情的輕重程度開出最相宜的藥方。」

  「徐紫川,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心裡也跟你一樣焦急,恨不能即刻就奔赴瀝州災區。我這會兒過來找你,就是想叫你過去跟趙興和李姑姑攤牌的。」

  「那還等什麼。」徐紫川起身就要往外走。

  「先等一下。」衛泱往徐紫川身前一橫,「在去攤牌以前,你要答應我一件事,」

  「你說。」

  「你知道的,趙興和李姑姑若聽說我要隨你一同去瀝州救災,一定會極力阻攔。到時候,你可一定要幫我說話。總之,你在哪兒,我就在哪兒,咱倆絕不分開。」

  「衛泱……」

  衛泱傾身上前,一頭撲進了徐紫川懷裡,「徐紫川,在回來的馬車上你親口答應過我,以後絕對不會離開我身邊。你自己說過的話,可不能反悔。」

  在輕嘆一聲,徐紫川將衛泱擁緊,「嗯,我不離開你,咱們永遠都不分開。」

  「徐紫川,聽你這話似乎是想到了說服趙興和李姑姑的好對策。」

  「總要有備而戰,才有勝算不是。」

  衛泱仰起頭來,「快告訴我是什麼對策,我興許還能幫上忙呢。」

  徐紫川淡淡一笑,面露狡黠,「待會兒你就知道了。」

  衛泱聞言,一記粉拳砸在徐紫川的胸口上,「你若敢誆我試試。」

  「我不騙你。」

  ……

  如衛泱所料,當她明白告訴趙興和李娥她要親自前往瀝州救災的事以後,兩人當即就異口同聲的表了態。

  不行!

  衛泱心裡清楚,眼下無論她說什麼,趙興和李娥都聽不進去。

  她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徐紫川了。

  於是,在象徵性的爭取了一下之後,衛泱便沖徐紫川猛打眼色。

  徐紫川會意,沖衛泱微微點了下頭,便開口道:「我也不同意衛泱冒然前往瀝州。」

  什麼?徐紫川竟然說他不同意!

  之前徐紫川明明信誓旦旦的答應她,說會幫她說服趙興和李娥的。

  徐紫川還說不會騙她,可眼下……

  衛泱委屈的差點兒哭出來。

  「衛泱。」

  「怎麼。」衛泱一臉幽怨的望著徐紫川。

  「你絕對不能偷偷摸摸的去瀝州,要去就大張旗鼓的去。」

  大張旗鼓嗎?

  聽完這話,衛泱立刻轉憂為喜,她大概猜到徐紫川想做什麼了。

  而聰慧如趙興,也猜到了。

  「徐郎中的意思是,要長公主以自己靈樞長公主的身份,正大光明的前往瀝州賑災?」

  徐紫川點頭,「正是。」

  「這真是個好主意!」衛泱趕忙應和說。

  「依奴婢所見,長公主要去瀝州的事,還是得再斟酌斟酌。」李娥說,臉色灰沉沉的很難看,「長公主大張旗鼓的去瀝州賑災,這主意乍一聽來是不錯。既圓了長公主親自前往災區救災的心愿,長公主又可正大光明的調運救災的人馬和糧草。但長公主您有沒有想過,瀝州到底不是您的封地,您若冒然帶著人馬前往瀝州,即便您是為救災,恐怕也會招來非議,甚至會被彈劾降罪。長公主熟背大夏國律,應該很清楚,在咱們大夏,無論是親王還是郡王,若無朝廷的旨意,是不可隨意離開封地的,否則便可視為謀逆。您若冒然離開江州,前往瀝州救災,不止犯了謀逆大罪,還同時犯了僭越大罪。這兩條罪名相加,長公主可能擔待的起?」

  李娥不說,衛泱還沒考慮到這一層。

  正如李娥所言,謀逆和僭越兩條大罪,她是擔待不起的。

  即便她前往瀝州救災,是出於一片好心,但國有國法。

  事後回來,她恐怕不但沒有功勞,還會受重責。

  衛泱沒想到這層,但徐紫川卻早就考慮到了。

  「李姑姑此言甚是。所以咱們眼下要做的就是讓衛泱的瀝州之行從自作主張,變的順理成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