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江不解,高侍衛心裡究竟惦記著住在朱雀山上的哪個人?

  是長公主?

  不象。

  可要不是長公主能是誰,總不會是徐郎中吧?

  韓江那邊糊塗著,李娥心裡卻有數,小順也是。

  「奴才就知道高侍衛和忍冬之間有事。」小順一副我已瞭然一切的神情。

  「長公主,他們兩個還沒把話說破?」李娥問。

  「還沒呢。」衛泱答,「姑姑還不知道忍冬的脾氣,她怎麼肯先說出來。至於高豈,說他木訥都對不起木頭。我從旁瞧著也是心急的很,卻怕冒然做什麼再適得其反。」

  「叫長公主為忍冬費心了。」

  「我哪有費什麼心,真正要費心的是姑姑。眼下忍冬回來了,便要勞煩姑姑出面給那丫頭講講道理了。」

  「奴婢明白,會盡力一試。」

  從旁聽了半天,韓江才弄明白,原來他高大哥心裡一直惦念的人是忍冬。

  印象中長公主身邊的忍冬姑娘話很少,也不愛笑。

  儘管與忍冬接觸不多,但不知怎的,韓江心裡就是覺得他高大哥和忍冬姑娘意外的般配。

  若這兩人能順利結為夫妻,應該會很恩愛美滿。

  「長公主還沒用完晚膳吧,奴才們便不好在此叨擾了。」小順是個極有眼力界的,如今長公主見著了,乖也賣過了,便預備與韓江一同告退。

  「晚膳我都吃好了,正預備去偏屋看看兩個孩子呢。」

  「聽說長公主救了兩個瀝州災民的孩子,還聽說長公主回來這一路上遇到好幾撥從瀝州逃難來的災民。」韓江頗為關切的問。

  「是,此番回來的路上,我們一行統共遇上了四撥災民,加起來有五六十人之多。」

  「災民們都已經深入到慶城附近了嗎?這可比預計的要快不少。」

  「是啊,從瀝州逃出來的災民越多,逃的越匆忙,就說明瀝州災區的災情越嚴重。晚些時候,我會與趙興商議有關救災的事宜,看究竟要怎麼做才能最大限度的幫上瀝州的災民們。」

  「長公主,我也想為瀝州的災民出份力。」韓江說。

  「還有奴才,只要是奴才能做到的事,但憑長公主吩咐。」小順也急著表了決心。

  衛泱莞爾,望著小順和韓江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你們不必心急,日後定有你們大顯身手的時候。」

  衛泱這話說的小順和韓江心潮澎湃,只等著能為他們長公主披掛上陣的那一刻。

  ……

  在送走小順和韓江以後,衛泱就與李娥一道去偏屋看孩子們了。

  衛泱到時,丫頭正坐在床邊輕聲的為念生哼著兒歌。

  見衛泱來了,丫頭十分歡喜,趕著就要跳下床去迎接,誰知念生卻忽然坐起身來,緊緊抱著丫頭的手臂不放。

  「快別動。」衛泱趕著說,趕著快步走到床前。

  在細細端詳了丫頭片刻之後,衛泱才微微一笑,「氣色是比之前好些,身上還疼嗎?」

  「多虧了郎中哥哥的藥,身上已經不疼了。吃過飯以後,身上也比之前更有勁兒了。姐姐,您家的飯可好吃了,我從來都沒吃過這麼好吃的飯,一氣兒吃了好些呢。」

  衛泱一臉疼惜的摸了摸丫頭的頭,「丫頭想吃什麼,愛吃什麼,儘管與照料你的白芷姐姐說,念生也是一樣。」

  衛泱說著,沖躲在丫頭身後的念生和氣一笑,誰知念生卻嚇得又往丫頭身後躲了躲。

  「念生弟弟好像有些怕生。」丫頭說,試圖將念生從她身後拉到前頭來,奈何念生卻死死抱著丫頭的手臂一動也不肯動,還滿臉的驚懼。

  「念生弟弟別這樣,姐姐可是救了你我性命的恩人,對恩人可不能這樣無禮。」丫頭勸道。

  而念生已然是嚇壞了,哪裡聽的進丫頭的話。

  儘管被念生這樣抗拒,讓她心裡很受傷,但衛泱卻能夠理解念生此刻的心情。

  如此年幼的孩子,忽然被迫與母親分開,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周遭也都是陌生人。

  念生會是這種反應也實屬正常。

  其實,若要論起來,念生已經算很乖很老實的孩子了。

  若換作其他不懂事的孩子,這會兒恐怕早就又哭又鬧的吵翻天了。

  「丫頭,不必勉強念生。一回生二回熟,往後多見幾面,沒準兒念生就願與我親近了。你和念生都還病著,眼下最要緊的就是把身子養好,知道嗎?」

  「丫頭知道,之前郎中哥哥來送藥時特地囑咐過,要我和念生弟弟多吃多睡,才能儘快把病養好。」

  衛泱溫然一笑,「那丫頭一定要乖乖聽郎中哥哥的話。」

  「姐姐放心,丫頭一定聽話,也會看著念生弟弟聽話。」丫頭說著,微微側過身去,扶著一直躲在她身後的念生躺下了。

  在給念生掖好被子以後,丫頭小大人似的很有節奏的輕輕拍打著念生的後背,哄念生入睡。

  「念生弟弟乖,你要聽姐姐和郎中哥哥的話,快些把病養好。等病好以後,你就能跟楊叔和楊家嬸子團聚了。」

  衛泱從旁瞧著,恨不能貼上去親丫頭一口。

  若不是年紀不對,她真想收丫頭做乾女兒。

  第一次見丫頭,衛泱就被丫頭送河燈給她的事狠狠暖了一下。

  眼下又見丫頭拖著病軀,還能如此耐心的照料念生。

  這孩子簡直就是個小太陽。

  ……

  從偏屋出來以後,衛泱由衷的感慨一句,「多乖多懂事的孩子。」

  「奴婢聽說,那個喚做丫頭的孩子與長公主是舊識?」李娥問。

  衛泱點頭,「姑姑可還記得,兩年前的上元燈節我與徐郎中一同去燈會賞燈。我回來以後曾與姑姑說過,我那晚遇見了一個很乖巧可人的小女孩,她見我想放河燈祈願,卻沒有河燈,便把自己的河燈送了一盞給我。丫頭就是兩年前送我河燈的那個小女孩。」

  李娥聽了這話,不免驚訝,「原來是那個孩子,長公主與她還真是有緣。」

  「我也覺得,這一切都好像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奴婢聽說,那孩子的娘親早亡,爹也死於瀝州水災。眼見這孩子已是孤苦無依,若長公主喜歡,不如就把她留在府上。」

  「其實我也正有此意。不過這種事也不是咱們說怎麼就能怎麼。總要問問好心收留丫頭的那對夫婦的意思,也要問問丫頭自己的意思。左右丫頭這病,還要再將養一段日子才能痊癒,等她身子好全了之後,再問她也不遲。」

  「長公主說的是。」

  「兩個孩子這邊,還要姑姑多費心了。」衛泱囑咐說。

  「主子儘管放心就是。您累了,奴婢扶您回去歇著吧。」

  衛泱搖頭,「不行,我還得去個地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