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昨日午後,我與母后相約去永春宮聽曲。因我到的略早些,庭泓和容悅便先行為我奏了一曲。誰知,曲才奏到一半,戲台子就突然塌了。庭泓當場就叫倒下的柱子給砸死了,而容悅則被砸成重傷,今早才得的消息,昨夜人已經不治身亡。而半夏是為護著我,才不小心撞傷了頭。」衛泱與沈識珺說,這是她到目前為止,能想到的最好的說法。

  原來是戲台子塌了。

  果真如此嗎?

  庭泓和容悅真的是因為戲台子突然坍塌被砸死的?

  儘管覺得這個解釋有些出乎意料,但這話既然是從衛泱口中說出來的,就由不得她質疑。

  「長公主受驚了。」

  聽沈識珺的口氣,仿佛是信了她的話。

  可衛泱並未因此覺得欣喜。

  單沈識珺信了沒用,總要能一併搪塞過其他人才好。

  而想要將此事的影響降到最低,除了官方給出一個相對合理的解釋以外,最重要的還是捂嚴了相關知情人的嘴。

  樊昭的手段衛泱清楚。

  只怕此番,樊昭為遮掩此事,又要造下幾段殺孽了。

  想到這兒,衛泱心裡著實不好受。

  隔著一道帘子,沈識珺看不清衛泱的臉。

  但她卻能隱約感覺到,衛泱此刻的情緒很不好。

  這都是被她惹的。

  沈識珺只怪自己太沉不住氣,怎麼就直接跑來衛泱跟前問東問西了呢。

  她思量著,不敢再在衛泱這兒多待,稍坐了片刻,就起身告辭了。

  沈識珺才離開沒多久,剛下朝的樊昭就趕來福熙宮瞧她。

  在一通噓寒問暖以後,樊昭少不了要提一嘴她把翟清從慎刑司里放出來的事。

  衛泱本來就打算與樊昭說說這件事,正愁如何開口呢,沒想到樊昭倒先提起來了,這也省了她的力氣。

  衛泱不敢說自己為人有多耿直,但絕對是個直脾氣。

  她與樊昭一向都是有什麼就說什麼。

  但眼下,衛泱卻覺得她不能了。

  她已經不是個小孩子了,已經過了在樊昭眼中童言無忌的年紀。

  與樊昭說話,她也得學著斟詞酌句了。

  衛泱厭惡翟清。

  不,只說厭惡太輕了。

  經了昨日一事,她真恨不能親手殺了翟清。

  若放在兩年之前,甚至一年前,她滿可以在樊昭跟前撒潑打滾說她不喜歡翟清,叫樊昭把翟清攆出宮去。

  但眼下,她不能再使這一套,而樊昭也不會再吃她這一套。

  她是要對付翟清,卻不能再硬來,只能智取。

  衛泱雖是半路魂穿過來的,但十年的朝夕相處,衛泱早已把樊昭當是親娘。

  衛泱真不願在親娘跟前耍弄心機。

  但樊昭與她終究不是尋常的母女。

  樊昭是當今的攝政太后,手握重權,是真正的無冕之王。

  她是當朝長公主,是樊昭的親生女兒,但同時也是樊昭的臣子。

  當親情與階級和權欲糾纏在一起,怎麼可能還保持單純。

  衛泱已經清醒的意識到,她能靠在樊昭懷裡,肆無忌憚撒嬌的歲月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從今以後,或許就從此刻開始,樊昭已不再只是她的娘親,更是她的主上。

  對樊昭,她亦要同旁人一樣,小心翼翼起來。

  「母后,昨兒是女兒太衝動,叫翟琴師受委屈了。」

  像這種違心之言,衛泱每說出一個字,都覺得無比噁心。

  但為了來日能順利根除翟清,她必須要這麼說,這麼做。

  她要向樊昭傳達一個訊息,一個她並不厭惡翟清,也並非有意針對翟清的訊息。

  否則,樊昭日後便會自動屏蔽她說的一切有關翟清不好的話。

  儘管覺得很不甘心,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她全當是老天爺給她個機會,磨礪她的性子了。

  對於衛泱通情達理的表現,樊昭深感欣慰,「昨日之事,哪能怨泱兒。終究是他的錯,無論如何他也不該當著你的面揮劍殺人,泱兒一定嚇著了。」

  「女兒就是太害怕了,所以才會……母后別怪我。」衛泱邊說眼淚邊「吧嗒吧嗒」的往下掉。

  見衛泱哭了,樊昭又慌又心疼,連忙哄了衛泱幾句。

  衛泱見好就收,抽抽嗒嗒的止住了淚。

  其實,衛泱也不全是在裝哭。

  她心裡何嘗不覺得委屈。

  她可是以富貴閒人為目標,專注於治病修身,最不愛管閒事的人。

  她為何要與翟清為敵?

  還不是因為她發覺翟清此人心懷異妄,過於野心勃勃。

  她是為樊昭著想,為衛渲著想,為大夏的社稷著想,才想要在翟清這顆毒瘤尚未成氣候的時候,將其連根拔除。

  可如今看來,她所做的這一切,似乎是出力不討好。

  樊昭心裡多少有些怪她吧,怪她這個女兒不夠安分守己,成日想著要對付自己母后的男寵。

  而衛泱心裡何嘗不怨樊昭,怨樊昭認人不清,竟然如此看重翟清那禍害。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衛泱想著這個道理,心裡就不那麼怨樊昭了。

  她總有一日要叫樊昭看清翟清的真面目,叫樊昭知道她過去和將要做的一切都是對的。

  翟清她一定會咬死了不撒口!

  在說完翟清的事以後,衛泱少不了要與樊昭提一提關於平息宮中流言的事。

  從昨日事發之後,樊昭就已經在琢磨此事了,卻一直都想不到比較合理的說辭。

  聽衛泱提出戲台子倒塌的說法,樊昭眼前一亮。

  真不愧是她樊昭的女兒,年紀輕輕就已有謀事之才。

  樊昭當即就採納了衛泱的建議,命梁來喜將這個說法作為官方說法公布出去。

  從前,衛泱總愛纏著樊昭陪她說話,還常常埋怨樊昭政務繁忙,少得閒陪她。

  但今日,衛泱卻恨不能樊昭快些離開。

  她覺得累,一見著樊昭就覺得心累。

  見衛泱奄奄的,不愛說話,大概是累了。樊昭也無意久留,便起身要告辭。

  「母后,昨日之事的真相,一定不能叫皇兄知道。」

  樊昭點頭,「泱兒放心,母后自有分寸。」

  其實,就算衛泱不說,樊昭也沒打算把此事的真相告知衛渲。

  除了與衛泱一樣,怕衛渲得知此事以後會跟著難受,樊昭還存了私心。

  若叫衛渲知道,是因為她的兩個男寵之間爭風吃醋,所以才導致衛泱無辜受害,她這個母后的威嚴何在,顏面何存。

  樊昭比誰都清楚,衛渲一向最疼愛衛泱這個小妹。

  若叫衛渲得悉真相,必定會更恨她這個母后。

  她絕不容許這種事發生。

  畢竟,她與衛渲之間的關係不能再惡化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