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驪山驪姍2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樣快樂的到了第十一日,你說你明日不來了,或許很久都不過來,我難受,看到你失落的眼神,我心痛。

  你頭也不回的駕馬離去,我想你或許以後都不會來了。

  誰會為了一隻兔子成日出城呢!

  兔眼看世間萬物都籠著紅色,我想看你本色的背影,就變成了人。

  卻不曾想,那一刻,你剛好回頭望我。

  你的眼裡滿是震驚。

  而我只覺得害怕,害怕你從此真的不會再來驪山。

  可是,我看到你掉轉馬頭,朝我飛奔而來。

  而我還是害怕,害怕我會不小心傷害了你。

  你來到我面前,我看到你灼熱的目光就不敢再看你。

  我後退著,恐嚇著你,卻不曾想,你說:你就是我的驪姍。

  那一刻,我對自己說:我絕不能害你。

  我一方面渴望有你的陪伴,一方面又要避開你的觸碰。我一直明了我們終有一天會分開,於是,我珍惜與你的每時每刻,希望你在我這裡只有快樂沒有煩惱。

  我真的不想,阿初,我真的不想害你..」

  驪姍抽泣,跌到了地上,渾身顫抖。

  方初走到她面前,道:「那我還有一日的時間,這一日裡,讓我好好的抱抱你。」

  說完,他便俯身抱起了她,將她放回床上,兩人又躺回了被窩。

  他緊緊的抱住了她。

  她枕著他的臂默默的流淚,淚水流到他的肩上,灼燒了他。

  他低首親吻她的眼,嘗了苦澀的淚,心,也越發的苦澀。

  他知道:她是一個善良的妖,可憐的妖,更是孤單的妖。日後他若不在了,她又要孤孤單單的生活在這座驪山上。驪山還是驪山,驪姍雖還是驪姍,可她卻已回不到從前。有了這次的教訓,她不會再起好奇出現在人的面前,她餘下的日子裡只有無止境的孤孤單單。

  他喉嚨發癢,眼睛酸澀,壓著嗓音道:「驪姍莫哭,等日頭出來,我們再去逛逛驪山,這回我來當你的腳,可好?」

  驪姍點頭。

  他們開始在金秋紅葉紛飛的十月,也結束在金秋紅葉紛飛的十月。

  那一日,從太陽升起,一直到晚霞漫天,他背著她再走了一遍曾經走過的地方。只是不再如往昔般多言,卻都在感受彼此的溫度,似要記住因為對方而有的溫暖。

  他們來到初見的地方,驪姍猶在他的背上。她懷著他的脖子,在他耳邊輕聲道:「你回去吧。」

  「我今夜留下陪你。」

  「不,你要回去。明日天未明你會昏迷不醒,你若在山裡昏迷,你父親定會搜山。」她的語氣堅定。

  他何曾不知她的用意,她已解釋過喝過她的血,即便昏迷也不會死去,她抱著希望,抱著他的父親能夠找人醫好他的希望。

  她的話又何曾又不是事實,他若稍晚一些回去,明日事發,他的父親便會起疑,為了她的安危,他輕輕的道了聲:好。

  兩人相視而立,他握起她的手,請求道:「等我。」

  她微笑頷首:「我永遠在驪山等你。」

  風輕輕吹,紅葉悠悠飄,落日餘暉下,他與她俱是一臉微笑。

  相愛的兩人在夕陽下,在紅葉中,在輕風裡,在初見的地方微笑告別。

  這一別,誰都不知再見在何時,或許永不再見。

  執手凝望良久,他放手離開,到山腳下時,他回頭望她,她依然微笑一臉。

  他跨上馬朝她揮馬鞭,就如第一次離開時那般,歡快的帶著再見時的憧憬甩下馬鞭。

  而在轉身的那一霎,他落下了他的男兒淚。

  別日何易會日難,只因再見遙無期。

  他的聲音乾澀沙啞,他的目光從剛開始講到初見時的雀躍歡喜,到相處時的溫馨甜美,再到分別時的黯然傷神,以及此刻甦醒後期盼再見的渴望,無不真情流露,無不內心寫照。

  他的母親自聽到他為一隻兔子出城的時候,臉色便開始暗沉了下去,在知道它是一隻兔妖的時候,就開始陰沉了下去,在得知是她害了他的時候,她終於忍不住,坡口咒罵了起來。

  但罵了一句,就被老翁制住了。

  老翁得知真相也是無奈,事已至此,再怪罪她有何用。

  他看著身側的方初,四年了,她已避開他四年,到底還是他自找的。

  陳晴已經聽得淚流滿面,子鈺一個勁的為她抹淚。

  大家各自沉默一陣。

  方初道:「爹,娘,初兒對不起你們,初兒想去驪山,驪珊還在等我。」

  婦人立馬回絕:「初兒,你還想再讓她害你一次嗎!不許去,我以後再不會讓你去驪山。」

  方初懇求道:「爹,不是驪珊害我!是我,都是我,你們不要怪她,她雖是妖,但她從未害過人!她從來都是避開我,是我自己碰了她。求你們不要怪她。我知道這三年你們的辛勞,是孩兒不孝,孩兒給您二老叩頭。」

  一個故事講下來,他說話已經流利,但是行動依舊不便,他重重的叩在了地上。

  老翁扶起他,語重心長的道:「初兒,她在等你,莫要忘記你還有我和你娘。她只要你活著,我和你娘也只要你活著。她孤單需要陪伴,但你記住,只有醒著才能陪伴。爹老了,你娘也老了,我們不能再陪你多久,她雖是妖,但也未做過傷天害理的事,我們明日就去驪山。」

  到底曾是一門望族之主,見識自然獨到。

  婦人聞言又是震驚,抖動著薄唇想要反駁。

  老翁雖落魄兩年,但餘威猶在,一個眼神便喝住了她。

  無法,她有的是淚,便又默默的流淚。

  陳晴抓住子鈺的手,淚光閃閃的盯著他,還未開口,子鈺便道:「師傅也曾教過我伏魔降妖之術,關於她的毛病,我可以試試。」他豈可不知她的想法。

  聞言,陳晴似乎比方初還要欣喜,轉首問老翁:「老伯,驪山離此處還有多久能到。」

  老翁方才之語是默認方初與驪珊一起,但多少存了擔憂,但聞子鈺之言,他竟一掃憂色,他真將子鈺當神仙看了呢!

  他答道「以牛車之速,尚需一日。」

  陳晴站起來道:「你們都上車,我們現在出發,明日天明就可到驪山,子鈺,你來趕車。」

  老翁自是一番推遲,畢竟去驪山的道大半都在山林中。此處山腳下倒還好,上了山,猛獸出沒,危險異常。

  但陳晴只道讓他們上車休息便可,一個會伏妖的人豈會降不了猛獸!

  三人上車,俱是感謝上蒼,碰到大好人,大恩人。聽得陳晴咧嘴笑了笑。

  老黃牛已經趕了一天的路,在他們講故事的時候,它吃完草就已經睡去。突然被叫起來套上繩索,它很是抗拒的哞哞哞的叫,被子鈺一摸背,便乖順的精神抖擻的上路了。

  月底,子夜之後,下弦月才冉冉升起,繁星依舊爍爍。

  山林中火光穿梭,晚風瑟瑟,車輪軲轆。

  狹窄的車身上蜷縮著三人,頂著一張薄被。

  車首盤坐著一人。

  這人藍衣墨發,背影雖瘦削,但沉穩如山嶽,挺立如青松。

  他就是青松子鈺。

  陳晴被他抱坐在腿上。

  他單手抱緊她,雪白的輕裘將她包裹的只露了張睡顏在外。他攬著韁繩趕著牛車,並時不時的低首看懷中熟睡的人,

  更深露重,穿梭了大半夜,子鈺發尖上的水珠滴落到懷中白玉般的臉上,涼醒了她。

  她睜開眼,他正低眸含笑看她。

  他放下韁繩,抬手將她臉上水珠摸去,柔聲道:「是我疏忽,驚醒了你。」

  她微笑搖頭,由內打開被他塞的牢牢的輕裘,伸出手,握住他的手。

  他的手永遠如他的人一般溫潤,牽著她,撫摸著她,讓她安心與滿足。

  她將他的手貼在自己的臉龐,輕聲道:「只要開眼就能見到你,又有何干係。」

  如陳鈺一般,他的拇指輕輕摩挲著她凝脂般的膚:「我永遠在你身邊。再睡會,離天亮還有一個時辰。」

  陳晴微微搖首。驪姍的事猶在心頭。生來第二日,她便被封在了驪山,三百年來,有方初的四年無疑是開心快樂的,可是快樂短暫,之後又是分別。

  不知不覺中,她微微蹙起了眉心。

  子鈺撫著她的眉心,淺笑道:「我的晴兒人好心善,又在想驪姍的事了。待我解了她與生俱來的妖術,再破掉山上的封印,讓她可以在世間行走,這樣可好?」

  陳晴點頭,歡喜道:「恩,我相信她是好妖,否則三百年來,驪山早就出事了。只是,」她又蹙了眉,疑惑道:「只是,她父親那日送她到驪山的時候,為何會有矛盾的眼神。是想要殺她,可又因為答應了她母親不能殺她而矛盾嗎?她的父親想要殺她,是冷血無情,但走時提醒她莫要造孽,這般看來,它並非是一個兇殘嗜血的妖怪啊。」

  子鈺再次為她撫平眉心,解釋道:「中了這種妖術,喝了施術者的血便會長眠不死,但若要復甦恢復正常臉,便要施術者的心頭血,取走心頭血,那她十之八九必死無疑。他父親若取她的心頭血給她母親,她母親醒來便會知曉原委,她定會怪他,如此,他就矛盾了。想必,這個驪姍並不知曉心頭血的事。「

  「哦,難怪當時你推脫說臉要看他的意思,你那時就知道他們情深似海了啊?子鈺,你好厲害啊!」陳晴毫不保留的抒發崇敬之情。

  子鈺淺笑道:「我沒你想的厲害,我只是知道這個妖法與生俱來,只有痴情長情的妖才會有,我看方公子弱冠之際,眉清目秀,又喝了血,說不定他與那施術者就是一對。」

  陳晴反對道:「哪有你這般推論的,說不定她不小心碰到了他,而她心腸好,給他血喝呢。」

  子鈺撿起韁繩,甩了兩下,道:「對,晴兒說的有理,是我武斷了,但也恰好被我蒙對了。」

  陳晴感慨道:「既是痴情與長情,為何生來便有這種妖術,想要的人不能觸碰,一輩子都不知道溫暖,難道是為了懲罰他們嗎?世上多少薄情寡愛之人不去懲罰,卻要懲罰真心相愛的兩人。真沒天理。」

  子鈺低眸,溫聲道:「或許,是為了試探彼此真情呢。他們二人四年情深,感動蒼天,機緣巧合,碰到你我。方初公子甦醒,驪珊猶在驪山,天明之時,便是他倆攜手之時,這是好結局。再說,剛好擁有這種妖術的妖,他們彼此觸碰就不會有影響,他們若相愛,就可以長長久久在一起。若是讓薄情寡愛之人染了這妖術,那受害的人可就不計其數了。」

  陳晴撩起子鈺落在胸口的一束髮捲住手指,若有所思。

  子鈺俯首,在她的粉唇上輕輕落下一吻,低聲道:「我們也是要長長久久在一起的。」

  陳晴點頭道:「對,我們。」

  子鈺的我們指她與他。

  陳晴的我們指的可就多了,地方不一樣,指的也不一樣。這裡指的是她他還有鳳凰。現實指的是她與陳辰,至於陳鈺,她只能放心底想想了。

  黎明,曙光照亮天地。

  車上熟睡的三人醒了。

  方初坐了起來,望著路盡頭的山,眼中布滿血絲。因為重逢在即,他竟躺了一夜,聽著子鈺陳晴的談話,他只確定,他不要她的心頭血,他只要她活著。

  老翁告知子鈺,前方便是驪山。

  離十月金秋已過了一月,山上紅葉已落光,沒有艷麗妖嬈的色彩,只有斑駁的綠。但那些綠因占了一夜的霜,在晨曦的普照下,竟閃著銀白的光,璀璨奪目。

  晨風拂過,枝葉晃動,漫山遍野,包括通往驪山的路都閃著光,似平靜的湖面因微風吹過而泛起的粼粼波光,更似滿天的星子點綴其上,灼灼光明。

  陳晴貪子鈺的環抱,更貪他的人肉墊子。既然被他們看到坐在他腿上,她也就沒有起來的意思。

  她坐直身子,背靠子鈺,看著漸漸靠近的驪山,想著要看看他們初見的地方,踩踩布滿他們愛的足跡的山路,到他們的小草屋坐坐,感受感受他們濃烈的愛,還有,見見惹人憐愛的驪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