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所以總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人在壯年還沒培養好接班人, 便突然去世了, 有時候這手藝就直接失傳了。
沈瑤華知道壟斷固然能賺錢,但是若是會的人多了,有了競爭也不意味著掙不到錢。只要技術過硬, 誰也代替不了。
而且競爭之下, 才有創造,同樣也能壓低價格,讓百姓受益。
價格下來了,市場自然也就大了, 自然也就能夠創造更多的財富,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當然沈瑤華也不是想著說, 要去讓那些手藝人把自己的技藝, 拿出來教給別人。人家自己的東西, 她沒有資格提別人做主處理。
但是她從系統中得到的,以及她自己從現代社會裡學習到的一些東西。
她認為可以拿出來, 讓更多的人學會,造福大眾。
就比如說她從系統中兌換出來的《菜譜》中的那些吃食,他們開的店鋪針對的都是那些達官貴人和豪強富商,除了那些高端的精緻的菜餚,有些她們開的店中是用不到的。
這一部分就可以拿出來教授給別人。
她穿越一場,總要給這世界留下一些東西。
沈瑤華告訴幾人,她準備開一個培訓的技藝的學堂的時候,幾人都有些吃驚。
不過沈瑤華準備第一期就培訓面點,教授做各種花樣的包子饅頭。
他們店中也不賣包子饅頭,所以對他們本身也沒有什麼影響,蘇青山幾人都沒有太大的反應。反而覺得很是新奇,在一旁出謀劃策。
這教學自然是不需要沈瑤華親自去教,府中,工坊中有點是經驗豐富的廚娘。
所以這第一步,自然是先把師傅選出來,直接選取了一些本身做包子饅頭經驗比較豐富的。之後沈瑤華提供理論,挑選出來的那十來個人,把理論轉化為實踐。
每日府中灶上一直不停,蒸出一鍋又一鍋,各式各樣的包子饅頭。
好在他們工坊和書院人都很多,這蒸出來的包子饅頭也不怕沒人吃。蒸出來除了他們自己品嘗之後,研究如何改進之外的,剩下的全部送到工坊和書院。
就算涼了也不打緊,再放到鍋中一蒸,等到他們下工下學,吃的時候剛好熱氣騰騰。
沈瑤華本來還擔心若是天天吃,這些人會不會不想吃了。畢竟青州大多數人還是更喜歡吃米,而不是麵食。
好在是因為她們試驗的包子饅頭種類繁多,所以雖然蒸出的包子多,但是由於人也多,每次也就只能分到一個兩個的,同一頓大家可能吃的都不一樣。
所以雖然每日都吃,但是每日吃到的都是不同口味的。
再加上大多是潔白的麵粉蒸的包子饅頭,雖然現在這些人在工坊中幹活,每個月都有月錢,日子好過了許多。但畢竟是一大家子要吃飯,還奢侈不到天天能□□細的麵粉,所以就是天天吃,也沒有不喜歡吃的。
除了一般的鮮肉包,醬肉包,叉燒包,各種灌湯肉包和各種素菜包,花卷,銀絲卷之外。沈瑤華還讓人嘗試做出各種花式造型的饅頭。
考慮到普通人家可能吃不起精麵粉蒸的包子饅頭,又嘗試了各種按比例添加的粗糧饅頭,以及添加粗糧的包子。
力求做到這些人來培訓之後,回去他們可以靠著這門手藝,不管是開高端一些的鋪子,還是擺攤做一點小營生,都能夠靠學到的東西賺錢養家。
等所有的都準備好之後,也在提前選好買好的宅子裡,搭建好了培訓的場地,提前準備好了所需的所有用品。
因為場地有限,而且人多教學難度也會比較大,可能顧及不過來所有人。再加上畢竟是第一次,大家都沒有經驗等等原因,所以最終決定第一批只選擇三十個學員。
這件事情提前宣揚了出去,但是關注的人很多,報名的人數卻很少。
沈瑤華特地又讓人給有合作的像石頭村那樣的村子,以及給在沈氏工坊幹活的人都做了宣傳,倒是起一點作用。
這培訓自然不是免費的,計劃是培訓三十日,當然若是沒有學完時間再加,培訓的收費是一兩銀子。
一兩銀子去參加一個,為期一個月且不知效果如何的培訓,對於很多人來說,自然是有所顧忌。
沈瑤華甚至聽說城內近幾日有了些不好的傳言。
「你聽說沈氏商行的那個培訓了沒有?說是教做什麼包子饅頭,包子饅頭誰不會做。再說要是有什麼秘方,誰不藏著掖著,怎麼可能教給外人呢。」
「我也聽說了,要收一兩銀子呢。你說他們開那麼大的店,有那麼大的工坊,要教也不免費教,竟然還惦記著我們這些窮人手裡這些銀子。」
「商人逐利,哪有那麼好心?肯定就是想騙我們的錢。一個月時間能學個什麼?那些去做學徒的都要做好幾年,才能學到師傅一星半點的本事。」
「就是就是,也不知道是哪些大傻子交錢去學了,我們等著看好戲吧!」
……
雲霓說起這幾日外面到處有人指指點點的,問沈瑤華這個培訓班還辦不辦?
「當然要辦了,現在已經有十來個人報名了。等報名的人再多一些,咱們就開始培訓。等這一批學員培訓出去聊,謠言自然不攻自破。下一批再想要培訓的,自然沒這麼簡單,倒是也會直接把價格提高的。」
蘇青柔一聽眼前一亮:「這個好,他們現在不報名,不想學就算了,還私下裡在那招搖生事。等這些人培訓出去賺到錢,他們一定會悔不當初的,到時他們再想來學,我們不僅把價格一提高,還不收他們這些造謠的人,氣死他們。」
沈瑤華知道壟斷固然能賺錢,但是若是會的人多了,有了競爭也不意味著掙不到錢。只要技術過硬, 誰也代替不了。
而且競爭之下, 才有創造,同樣也能壓低價格,讓百姓受益。
價格下來了,市場自然也就大了, 自然也就能夠創造更多的財富,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當然沈瑤華也不是想著說, 要去讓那些手藝人把自己的技藝, 拿出來教給別人。人家自己的東西, 她沒有資格提別人做主處理。
但是她從系統中得到的,以及她自己從現代社會裡學習到的一些東西。
她認為可以拿出來, 讓更多的人學會,造福大眾。
就比如說她從系統中兌換出來的《菜譜》中的那些吃食,他們開的店鋪針對的都是那些達官貴人和豪強富商,除了那些高端的精緻的菜餚,有些她們開的店中是用不到的。
這一部分就可以拿出來教授給別人。
她穿越一場,總要給這世界留下一些東西。
沈瑤華告訴幾人,她準備開一個培訓的技藝的學堂的時候,幾人都有些吃驚。
不過沈瑤華準備第一期就培訓面點,教授做各種花樣的包子饅頭。
他們店中也不賣包子饅頭,所以對他們本身也沒有什麼影響,蘇青山幾人都沒有太大的反應。反而覺得很是新奇,在一旁出謀劃策。
這教學自然是不需要沈瑤華親自去教,府中,工坊中有點是經驗豐富的廚娘。
所以這第一步,自然是先把師傅選出來,直接選取了一些本身做包子饅頭經驗比較豐富的。之後沈瑤華提供理論,挑選出來的那十來個人,把理論轉化為實踐。
每日府中灶上一直不停,蒸出一鍋又一鍋,各式各樣的包子饅頭。
好在他們工坊和書院人都很多,這蒸出來的包子饅頭也不怕沒人吃。蒸出來除了他們自己品嘗之後,研究如何改進之外的,剩下的全部送到工坊和書院。
就算涼了也不打緊,再放到鍋中一蒸,等到他們下工下學,吃的時候剛好熱氣騰騰。
沈瑤華本來還擔心若是天天吃,這些人會不會不想吃了。畢竟青州大多數人還是更喜歡吃米,而不是麵食。
好在是因為她們試驗的包子饅頭種類繁多,所以雖然蒸出的包子多,但是由於人也多,每次也就只能分到一個兩個的,同一頓大家可能吃的都不一樣。
所以雖然每日都吃,但是每日吃到的都是不同口味的。
再加上大多是潔白的麵粉蒸的包子饅頭,雖然現在這些人在工坊中幹活,每個月都有月錢,日子好過了許多。但畢竟是一大家子要吃飯,還奢侈不到天天能□□細的麵粉,所以就是天天吃,也沒有不喜歡吃的。
除了一般的鮮肉包,醬肉包,叉燒包,各種灌湯肉包和各種素菜包,花卷,銀絲卷之外。沈瑤華還讓人嘗試做出各種花式造型的饅頭。
考慮到普通人家可能吃不起精麵粉蒸的包子饅頭,又嘗試了各種按比例添加的粗糧饅頭,以及添加粗糧的包子。
力求做到這些人來培訓之後,回去他們可以靠著這門手藝,不管是開高端一些的鋪子,還是擺攤做一點小營生,都能夠靠學到的東西賺錢養家。
等所有的都準備好之後,也在提前選好買好的宅子裡,搭建好了培訓的場地,提前準備好了所需的所有用品。
因為場地有限,而且人多教學難度也會比較大,可能顧及不過來所有人。再加上畢竟是第一次,大家都沒有經驗等等原因,所以最終決定第一批只選擇三十個學員。
這件事情提前宣揚了出去,但是關注的人很多,報名的人數卻很少。
沈瑤華特地又讓人給有合作的像石頭村那樣的村子,以及給在沈氏工坊幹活的人都做了宣傳,倒是起一點作用。
這培訓自然不是免費的,計劃是培訓三十日,當然若是沒有學完時間再加,培訓的收費是一兩銀子。
一兩銀子去參加一個,為期一個月且不知效果如何的培訓,對於很多人來說,自然是有所顧忌。
沈瑤華甚至聽說城內近幾日有了些不好的傳言。
「你聽說沈氏商行的那個培訓了沒有?說是教做什麼包子饅頭,包子饅頭誰不會做。再說要是有什麼秘方,誰不藏著掖著,怎麼可能教給外人呢。」
「我也聽說了,要收一兩銀子呢。你說他們開那麼大的店,有那麼大的工坊,要教也不免費教,竟然還惦記著我們這些窮人手裡這些銀子。」
「商人逐利,哪有那麼好心?肯定就是想騙我們的錢。一個月時間能學個什麼?那些去做學徒的都要做好幾年,才能學到師傅一星半點的本事。」
「就是就是,也不知道是哪些大傻子交錢去學了,我們等著看好戲吧!」
……
雲霓說起這幾日外面到處有人指指點點的,問沈瑤華這個培訓班還辦不辦?
「當然要辦了,現在已經有十來個人報名了。等報名的人再多一些,咱們就開始培訓。等這一批學員培訓出去聊,謠言自然不攻自破。下一批再想要培訓的,自然沒這麼簡單,倒是也會直接把價格提高的。」
蘇青柔一聽眼前一亮:「這個好,他們現在不報名,不想學就算了,還私下裡在那招搖生事。等這些人培訓出去賺到錢,他們一定會悔不當初的,到時他們再想來學,我們不僅把價格一提高,還不收他們這些造謠的人,氣死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