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月滿書屋醫院店的新地址, 比舊址往CBD又近了一條街。之前距離大商場有兩個道口之遠,現在只剩下一個道口的距離。

  褚何如開玩笑道:「一年往CBD靠近一條馬路,到明年的時候, 說不定我們就走到大商場裡了。」

  笑話無心, 聽者有意。街邊的客流是涓涓的小溪水,商場裡的是洶湧而來的洪流。逼仄的小廳堂看多了,偶爾也會肖想幾秒鐘窗明几淨、明亮寬敞的大書店。

  沈珏趕著早上十點的開門時間,來到CBD商場千帙閣門前。親眼得見, 比電視裡的畫面還要窘迫。店內如同龍捲風過境,書架上的書歪七扭八地倒著。放文創產品的展台櫃門仿佛遭了搶劫,半開的門晃蕩, 揉得皺巴巴包裝袋上有幾個髒鞋印, 無力垂落到地上。

  門口還聚著好些人,個個愁眉苦臉,彼此之間一見如故地咒罵起來。沈珏聆神聽了聽,有的是員工在抱怨, 前頭已有幾個月在剋扣工資,這個月乾脆直接跑路,商量是不是去打勞動官司。有的是書友捶胸頓足, 聽信推銷, 辦了年費大幾百的會員卡,書和咖啡都沒買幾本,全都虧沒了。

  「以後都不辦會員了。」有人很恨地說,「叫你辦會員的, 都是一群騙子。」

  「這倒閉速度, 快趕上健身房。」另一個人咬牙。

  兩人罵了一陣子, 也沒什麼辦法可想, 只能給消協打電話,一頓控訴聲淚俱下。

  沈珏心裡不太是滋味。他聽說這種大型商場,為自增文化身價,往往會給書店讓利,給予一定程度的租金和水電費優惠。本以為客流量鼎盛,千帙閣好歹不至於虧。可從種種實際的說法來看,千帙閣經營不善,弊端早現。可能在開業紅利期以後,就已做不到單店利潤上的收支持平。

  依靠線下獨立小門店精簡運營,結合機構合作、線下閱讀點送書的形式,能保經營存續不假。

  只是每每想及小時候,寒暑假時書店裡人頭攢動的熱鬧景象,對比如今的清冷寂寥,但凡是愛書之人,總會有十分的不甘心。

  銀行能在每個城市最繁華的商業街擁有高大氣派的總行,手機與筆記本品牌也能擁有設計獨特的展示銷售空間,並將其打造為狂熱粉絲的打卡必去之處。書,怎麼就是不能在大雅之堂上擁有一席之地呢?

  他們幾個月滿書屋的經營者,嘴上對現狀已很欣慰,心裡頭其實隱隱約約,仍是不滿足的。否則,褚何如也不會以玩笑的口吻,講出那句「走到大商場」里的話。

  也不知道千帙閣占的這塊兩千平米的地,商場需不需要轉手,他們有沒有機會拿下。

  沈珏一邊想,一邊評估了下月滿書屋目前的掌控能力,覺得還是得稍安勿躁。

  他轉身要走,卻見他那個二叔杵在商場中庭天井的安全扶手邊,有一下沒一下地打打火機玩。

  「聊聊。」他沖沈珏揚了下下巴。

  兩人一前一後,坐進商場三樓一間品牌連鎖咖啡廳。金錫鋮是長輩,當仁不讓地付了帳。沈珏點的是杯雙份濃縮美式,苦得和中藥一樣。他喝了一口,就放下了杯子。

  金錫鋮道:「這家咖啡豆不好。連鎖的東西,總是差一些。」

  他臉上沒笑,也沒像往日那樣,上來就傳授沈珏做人經商的道理。看來千帙閣關門跑路的事情,對他的影響比想像中要來得大。

  沈珏等著他發表高見。一會兒,金錫鋮開門見山:「我知道你做的不錯。但是,我得提醒你。你那些是孩子氣的小打小鬧,成不了事。」

  「你那邊,一個月營收能做到多少?二十萬,還是三十萬?」他敲了下咖啡杯子,「從兩萬翻倍到二十萬很容易,這是你靠自己的勤勉、準確的趨勢判斷和專業知識,換取到的勞動報酬。」

  「可是,現在,到了這個節點上,你有辦法再將利潤往上翻十倍嗎?從二十萬到兩百萬,甚至於兩千萬,兩億……這其中的差距,不是你個人的能力所能彌補的。」

  沈珏咽了口藥水一樣的黑咖啡。他不是沒意識到這件事。月滿書屋雖說是一家公司,但在整個市場關係流中,他們的角色不折不扣站在下游。要打點的合作方太多,上游是出版社和作者,下游是合作機構、實體經銷點,以及與一間又一間需保證經營特色的實體店鋪。

  月盈利至二三十萬之數,看著不少,實際消耗的心血腦力不成正比。若把這份心力投在別的行當上,恐怕早就飛黃騰達。

  另外可以預見的是,月滿書屋的抗風險能力太弱。為了維持品牌口碑與穩定的收益,書屋的每一天都是如履薄冰。道路改建、電商平台狂歡節、甚至是大學開了新的課題組……上下游有個風吹草動,馬上就會波及、影響到他們。

  掌握第一手的新書訊息,捕捉市場前沿的潮流,動態調整售賣策略,為保收益,他們連一刻鬆懈也不能夠。

  有如逆水行舟,費盡力氣才能前進幾程路。若是停下,恐怕很容易被打回原形。

  金錫鋮講話很不客氣:「你這樣做生意,和在小區門口開一個蛋餅攤,沒有兩樣。現在你能靠自己的個人本事,把書推銷出去,取得一時之利。門店增加,你怎麼辦?還是一樣倒閉。」

  「我想叫你走商業的路子,你不聽。」他把杯子放下,「千帙閣倒閉,起了一個很難看的反例。以後金城房產都不會再投資文化產業,這是市場上的大趨勢,希望你能明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