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頁
郵件發出去, 大部分杳無音信, 有一小部分禮貌地回復他, 希望有進一步的接觸。沈珏對月滿書屋當前的窘境坦白相告,表示想要爭取年前面談的機會,倒也有兩、三個商談能夠快速推進。
有一位投資顧問笑說:「收到的企劃書雖然多,好的項目卻總是很快就被人搶走。你希望儘快,殊不知我們也一樣。」
距離過年只剩下一個周,距離租期結束,還有一個月。林州市里,過節的氣氛滿溢,提早還鄉的人不在少數,街面上的車馬行人都顯得疏落。沈珏卻仍在四處奔波,他心知在這時候,越忙越好,能多見一個人都是多一分機會。
褚何如改簽了車票,勤勤懇懇地每日上工,同時也絞盡腦汁,幫忙出餿主意。此前沈珏讓他一個個電聯月滿書屋的老熟客,他做得拖拖拉拉,現下終於繃緊神經,在三天裡打著新年祝福的口徑,把人全都問候了一遍。
醫院旁邊這間店面,能留住的概率很低。假設投資款不能及時到來,那麼他們自己也得有穩定資金流的對策。
因此,褚何如想到年後第一件事,是辦一場圖書特賣會。將特賣會當成告別派對來開,打出GG,準備食物,販售情懷,邀請過去十年間,所有與月滿書屋一路同行的老朋友,拿醫院店面這邊囤積的書本進行一場大促銷,快速回攏前期投入的本金。
低價拋售,難免有一定程度的折損。但這種方式,能為他們節省下大量的時間成本,為月滿書屋的繼續運營,安裝一道保險閥。
他能自主提出、主動落地這個想法,沈珏格外欣慰。
「這個活動做得好,以後升你做店長。」沈老闆老成地拍了拍褚何如。
褚何如不忿:「去你的吧。」
他也不曉得自己怎麼能想到這種花里胡哨的促銷活動的。可能是耳濡目染,看多了沈珏拿著文化產品冷靜估值喊價的操作,他也被影響到了。
這也是為了書店好,他寬慰自己道。
這一周,沈珏飛了兩個城市,與三家投資人進行了面談,網絡會議打了四五個。進度推進比較順利,其中有一兩家對月滿書屋表現出相當熱情的合作意願。
只是合同走款,終究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正規的私募基金,在敲定了項目以後,還要走一道「投決會」的流程,由各位股東票決出最終決策方案。各位投資經理臨行前,都說會保證儘快推進;但至於有多快,那就不好說了。
閒來無事,查看郵箱,【好好吃飯】一直沒有回應。除了系統給出的「已投遞至對方郵箱」的提醒以外,連個已讀回執都沒有。
也是,跨行跨得實在太遠。餐飲業在年前又是最忙的時候,沒有回應,也是意料中事。
沈珏一笑置之。
那天在書店裡,被那兩個人盯著看,說不定也是他自己的錯覺。
心緒起伏間,五天過去,明兒就是小年夜。月滿書屋兩旁,水果店和茶葉店都拉上了卷閘門,掛好門口的對聯和紅彩紙,雙雙回家過年去了。
月滿書屋還開著。
過年的時候,醫院冷清,但仍然是有人的。有不方便回家的病人,還有趁著過年長假動手術的病人。城市裡還有事故在接續發生,也有人會因為突然來襲的病痛而倒下。無論何時,醫院都得亮著燈,留人值守在崗位上。
所以月滿書屋也開著門,陪在這些人的身邊。沈珏的計劃是,到除夕的下午再關店。
有人推開店門,他抬眼去看,見到一位穿著休閒西裝,外面裹著長大衣的白領女士。她進了店門,目標明確,見到沈珏,眼前一亮,徑直走過來。
「早。」沈珏沖她問好。
女士也向他問好。她眼角發紅,不知是熬夜工作得太晚,還是乘了紅眼航班,狀態不好,情緒也就顯得沉倦。
她沉默著,從隨身的皮包里,拿出來一個沉重的牛皮紙袋,放在沈珏面前。又找了一會兒,拿出來自己的名片遞給沈珏。
【好好吃飯】四個圓滾滾的可愛字體,赫然在目。
女士自我介紹:「我是好好吃飯集團的法務經理。你們還在找資金援助嗎?希望我來得沒有太遲。」
既是金主,那可能就得聊一會兒了。沈珏搬了張椅子出來,請她坐下,又給她打了杯熱咖啡。
女士捧著杯子,輕嗅了一下杯沿蒸騰起來的熱氣,輕笑了一下。
她說:「我已經了解到月滿書屋面臨的情況了。你們面臨困難,我理解。可是實事求是地說,協議簽署、股權變更、到正式打款……即使我們用最快的速度來走完流程,在行政手續上,也必須等待大約半個月左右的時間。」
沈珏點點頭,示意她繼續說。
女士又笑了笑,這是她面對客戶時的職業反應,沒有什麼真心在裡面:「可是,林總一定要我們想辦法。這件事是他們幾個高管私底下聊的,進展得太倉促,沒有見過創始人,不該這樣草率地做決定。但林總很堅持,希望你能理解我們的好意。」
沈珏又點頭。這位法務經理將這些相對敏感的內部消息講給他,又先提出內部的糾葛和老闆的讓利,是一種比較基本的談判技巧。讓對方心生親近和愧疚,接下來的事情,就會比較好推薦。
好好吃飯是怎麼想的,沈珏不清楚。但這位法務經理本人,明顯並不信任月滿書屋。
有一位投資顧問笑說:「收到的企劃書雖然多,好的項目卻總是很快就被人搶走。你希望儘快,殊不知我們也一樣。」
距離過年只剩下一個周,距離租期結束,還有一個月。林州市里,過節的氣氛滿溢,提早還鄉的人不在少數,街面上的車馬行人都顯得疏落。沈珏卻仍在四處奔波,他心知在這時候,越忙越好,能多見一個人都是多一分機會。
褚何如改簽了車票,勤勤懇懇地每日上工,同時也絞盡腦汁,幫忙出餿主意。此前沈珏讓他一個個電聯月滿書屋的老熟客,他做得拖拖拉拉,現下終於繃緊神經,在三天裡打著新年祝福的口徑,把人全都問候了一遍。
醫院旁邊這間店面,能留住的概率很低。假設投資款不能及時到來,那麼他們自己也得有穩定資金流的對策。
因此,褚何如想到年後第一件事,是辦一場圖書特賣會。將特賣會當成告別派對來開,打出GG,準備食物,販售情懷,邀請過去十年間,所有與月滿書屋一路同行的老朋友,拿醫院店面這邊囤積的書本進行一場大促銷,快速回攏前期投入的本金。
低價拋售,難免有一定程度的折損。但這種方式,能為他們節省下大量的時間成本,為月滿書屋的繼續運營,安裝一道保險閥。
他能自主提出、主動落地這個想法,沈珏格外欣慰。
「這個活動做得好,以後升你做店長。」沈老闆老成地拍了拍褚何如。
褚何如不忿:「去你的吧。」
他也不曉得自己怎麼能想到這種花里胡哨的促銷活動的。可能是耳濡目染,看多了沈珏拿著文化產品冷靜估值喊價的操作,他也被影響到了。
這也是為了書店好,他寬慰自己道。
這一周,沈珏飛了兩個城市,與三家投資人進行了面談,網絡會議打了四五個。進度推進比較順利,其中有一兩家對月滿書屋表現出相當熱情的合作意願。
只是合同走款,終究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正規的私募基金,在敲定了項目以後,還要走一道「投決會」的流程,由各位股東票決出最終決策方案。各位投資經理臨行前,都說會保證儘快推進;但至於有多快,那就不好說了。
閒來無事,查看郵箱,【好好吃飯】一直沒有回應。除了系統給出的「已投遞至對方郵箱」的提醒以外,連個已讀回執都沒有。
也是,跨行跨得實在太遠。餐飲業在年前又是最忙的時候,沒有回應,也是意料中事。
沈珏一笑置之。
那天在書店裡,被那兩個人盯著看,說不定也是他自己的錯覺。
心緒起伏間,五天過去,明兒就是小年夜。月滿書屋兩旁,水果店和茶葉店都拉上了卷閘門,掛好門口的對聯和紅彩紙,雙雙回家過年去了。
月滿書屋還開著。
過年的時候,醫院冷清,但仍然是有人的。有不方便回家的病人,還有趁著過年長假動手術的病人。城市裡還有事故在接續發生,也有人會因為突然來襲的病痛而倒下。無論何時,醫院都得亮著燈,留人值守在崗位上。
所以月滿書屋也開著門,陪在這些人的身邊。沈珏的計劃是,到除夕的下午再關店。
有人推開店門,他抬眼去看,見到一位穿著休閒西裝,外面裹著長大衣的白領女士。她進了店門,目標明確,見到沈珏,眼前一亮,徑直走過來。
「早。」沈珏沖她問好。
女士也向他問好。她眼角發紅,不知是熬夜工作得太晚,還是乘了紅眼航班,狀態不好,情緒也就顯得沉倦。
她沉默著,從隨身的皮包里,拿出來一個沉重的牛皮紙袋,放在沈珏面前。又找了一會兒,拿出來自己的名片遞給沈珏。
【好好吃飯】四個圓滾滾的可愛字體,赫然在目。
女士自我介紹:「我是好好吃飯集團的法務經理。你們還在找資金援助嗎?希望我來得沒有太遲。」
既是金主,那可能就得聊一會兒了。沈珏搬了張椅子出來,請她坐下,又給她打了杯熱咖啡。
女士捧著杯子,輕嗅了一下杯沿蒸騰起來的熱氣,輕笑了一下。
她說:「我已經了解到月滿書屋面臨的情況了。你們面臨困難,我理解。可是實事求是地說,協議簽署、股權變更、到正式打款……即使我們用最快的速度來走完流程,在行政手續上,也必須等待大約半個月左右的時間。」
沈珏點點頭,示意她繼續說。
女士又笑了笑,這是她面對客戶時的職業反應,沒有什麼真心在裡面:「可是,林總一定要我們想辦法。這件事是他們幾個高管私底下聊的,進展得太倉促,沒有見過創始人,不該這樣草率地做決定。但林總很堅持,希望你能理解我們的好意。」
沈珏又點頭。這位法務經理將這些相對敏感的內部消息講給他,又先提出內部的糾葛和老闆的讓利,是一種比較基本的談判技巧。讓對方心生親近和愧疚,接下來的事情,就會比較好推薦。
好好吃飯是怎麼想的,沈珏不清楚。但這位法務經理本人,明顯並不信任月滿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