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徐海清的等待沒有白費。
康堯因藥廠某項合作的關係,出差去了外埠。
徐海清本沒有在意出差地點,只想著他出差的用意。
直到她從章赫那裡得知,康堯去了江城。
徐海清愣住了。
江城,那是她的出生地,她一直在那裡生活到十六歲。
徐海震,她毫無血緣關係的哥哥,現在已經進入了刑警隊,雖然在隊裡是新人,卻已經立了功。
有人說他是運氣好,事實上他是能力不俗。
有些消息還是方振新帶給她的,說是那邊刑偵大隊的隊長親口告訴他的,徐海震是天生當刑警的料,他有敏銳的直覺,和對細節非常過人的觀察力,別人忽略掉的東西,往往被他抓住不放,成為破案關鍵。
徐海清表面上什麼都不說話,心裡卻有些驕傲。
她哥哥的本事她能不知道嗎,連教她擒拿術都透著許多心眼,還叫她怎麼找時機,怎麼製造敵人的漏洞,怎麼逼得對手自亂陣腳。
只要對手亂了,自己就有機會。
話說回來,徐海清也知道這些消息是江城那邊故意帶給她的,以徐海震的角度,他希望她能堅守本心,不要誤入歧途。
而站在方振新的立場,他一定不希望姜家能給警方省點心。
姜林升這些年十分約束手下,在某種程度上說也算是「幫忙」維護治安。
反過來如果姜家也跟王家一樣胡作非為,一來這不是警方願意看到的,二來姜家的下場早晚也會跟王家一樣,逍遙得了一時,那是因為證據不足以及時機不成熟,一旦走向末路,那就是樹倒猢猻散,無論是警力還是圈子裡的勁敵,都不會放過姜家。
這樣生動的課程,不只是王家以身試法,親自演繹,也多虧了章赫的科普。
為什麼一些「地方勢力」會做大,難道官方看不見麼?
有的是看見了,但因為各種利益糾葛,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等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或是事情鬧大了,驚動督導組再說。
還有的是要放長線釣大魚,證據不足,動的就是蝦兵蟹將,要撼動幕後boss非得有點耐心和整套部署。
再說回康堯去江城出差一事。
徐海清是這樣問章赫的:「江城有人接應他麼?」
章赫說:「聽說是姓顧。」
顧?
徐海清說:「能接應康堯的,一定是那邊有頭有臉的人物。康堯最要面子,他不會跟比自己低階的人混。」
章赫:「雖然還沒有確切消息,但江城確實有位姓顧的商人,這幾年起來很快,是做房地產發家的。」
九十年代執行房改新政策之後,便有一批人下海經商,專攻房地產投資,江城姓顧的商人就是其中之一。
徐海清:「既然是做房地產,怎麼會和康堯有牽扯?」
章赫:「應該是對藥廠生意感興趣。」
徐海清不禁冷笑:「是對原材料感興趣吧。」
但無論如何,這並不關她的事,她懶得多費心,再說江城太遠,她的手也伸不過去,還是先把眼前姜家的事處理妥當。
章赫問:「江城應該是他安排的退路,如果能用上的話。你打算怎麼做?」
是放,還是留。
徐海清安靜片刻,說:「我個人的意思,不能放虎歸山,他最好的歸宿應該是法律的制裁,但這件事我說了也不算……」
這話倒是不假,姜家的人她是可以差遣,包括已經逐漸復原,如今正在休養身體的賀銘遠,以及在台前忙碌媒體工作,對王家的「黑歷史」進行推波助瀾的羅珺,他們也會聽她的。
但這種「聽」全是建立在姜林升的授意上,他們都是他養大的,只要他一句話,他們就不會動康堯。
當然,除了姜家還有姚家。
康堯將消息出賣給王世川,因此導致賀銘遠遇襲,歸根究底康堯也有份。
但姚寫意並不會聽她的建議去對康堯出手,畢竟打狗還要看主人,再說姚寫意來歷城的主要目的是對付王家,如今事情算是完成了七八成。
想到此處,徐海清的思路頓住了。
她又一次想到了那個疑點,那個多次出現,每次都是一閃而過的疑點。
而第一次閃現則是因為被她看出來姚寫意在撒謊。
徐海清忽然問:「你還記不記得姚寫意一開始為什麼來歷城?」
章赫不疑有他:「記得,來談生意。」
徐海清又問:「談什麼生意,跟誰談?」
章赫:「東南亞生意,跟王家談。」
徐海清:「但這件事已經證實了,她是為了她妹妹姚思月被綁架一事,來跟王世川談條件的。」
結果條件談攏了,姚思月也在王世川的「幫助」之下被營救出來,回到姚家。
徐海清:「也就是說,姚思月失蹤在前,姚寫意計劃來歷城再後,表面上她是來談合作的,事實上卻是為了對付王家,這是大前提。」
章赫點頭:「確實如此,你想說什麼?」
徐海清卻搖了搖頭,笑道:「沒什麼,只是確認一下。」
接著她又問:「還有那個鄭雲,就是近來跟珺姐走得很近的港商,他又為什麼來歷城?」
章赫:「聽說是定居,也有意投資北方幾個城市。」
徐海清:「可是過去兩年他好像沒什麼動作,直到前陣子珺姐安排他上媒體節目,他才算在政府面前露了幾次臉。和王家一同競標政府項目,好像也是最近的事。」
康堯因藥廠某項合作的關係,出差去了外埠。
徐海清本沒有在意出差地點,只想著他出差的用意。
直到她從章赫那裡得知,康堯去了江城。
徐海清愣住了。
江城,那是她的出生地,她一直在那裡生活到十六歲。
徐海震,她毫無血緣關係的哥哥,現在已經進入了刑警隊,雖然在隊裡是新人,卻已經立了功。
有人說他是運氣好,事實上他是能力不俗。
有些消息還是方振新帶給她的,說是那邊刑偵大隊的隊長親口告訴他的,徐海震是天生當刑警的料,他有敏銳的直覺,和對細節非常過人的觀察力,別人忽略掉的東西,往往被他抓住不放,成為破案關鍵。
徐海清表面上什麼都不說話,心裡卻有些驕傲。
她哥哥的本事她能不知道嗎,連教她擒拿術都透著許多心眼,還叫她怎麼找時機,怎麼製造敵人的漏洞,怎麼逼得對手自亂陣腳。
只要對手亂了,自己就有機會。
話說回來,徐海清也知道這些消息是江城那邊故意帶給她的,以徐海震的角度,他希望她能堅守本心,不要誤入歧途。
而站在方振新的立場,他一定不希望姜家能給警方省點心。
姜林升這些年十分約束手下,在某種程度上說也算是「幫忙」維護治安。
反過來如果姜家也跟王家一樣胡作非為,一來這不是警方願意看到的,二來姜家的下場早晚也會跟王家一樣,逍遙得了一時,那是因為證據不足以及時機不成熟,一旦走向末路,那就是樹倒猢猻散,無論是警力還是圈子裡的勁敵,都不會放過姜家。
這樣生動的課程,不只是王家以身試法,親自演繹,也多虧了章赫的科普。
為什麼一些「地方勢力」會做大,難道官方看不見麼?
有的是看見了,但因為各種利益糾葛,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等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或是事情鬧大了,驚動督導組再說。
還有的是要放長線釣大魚,證據不足,動的就是蝦兵蟹將,要撼動幕後boss非得有點耐心和整套部署。
再說回康堯去江城出差一事。
徐海清是這樣問章赫的:「江城有人接應他麼?」
章赫說:「聽說是姓顧。」
顧?
徐海清說:「能接應康堯的,一定是那邊有頭有臉的人物。康堯最要面子,他不會跟比自己低階的人混。」
章赫:「雖然還沒有確切消息,但江城確實有位姓顧的商人,這幾年起來很快,是做房地產發家的。」
九十年代執行房改新政策之後,便有一批人下海經商,專攻房地產投資,江城姓顧的商人就是其中之一。
徐海清:「既然是做房地產,怎麼會和康堯有牽扯?」
章赫:「應該是對藥廠生意感興趣。」
徐海清不禁冷笑:「是對原材料感興趣吧。」
但無論如何,這並不關她的事,她懶得多費心,再說江城太遠,她的手也伸不過去,還是先把眼前姜家的事處理妥當。
章赫問:「江城應該是他安排的退路,如果能用上的話。你打算怎麼做?」
是放,還是留。
徐海清安靜片刻,說:「我個人的意思,不能放虎歸山,他最好的歸宿應該是法律的制裁,但這件事我說了也不算……」
這話倒是不假,姜家的人她是可以差遣,包括已經逐漸復原,如今正在休養身體的賀銘遠,以及在台前忙碌媒體工作,對王家的「黑歷史」進行推波助瀾的羅珺,他們也會聽她的。
但這種「聽」全是建立在姜林升的授意上,他們都是他養大的,只要他一句話,他們就不會動康堯。
當然,除了姜家還有姚家。
康堯將消息出賣給王世川,因此導致賀銘遠遇襲,歸根究底康堯也有份。
但姚寫意並不會聽她的建議去對康堯出手,畢竟打狗還要看主人,再說姚寫意來歷城的主要目的是對付王家,如今事情算是完成了七八成。
想到此處,徐海清的思路頓住了。
她又一次想到了那個疑點,那個多次出現,每次都是一閃而過的疑點。
而第一次閃現則是因為被她看出來姚寫意在撒謊。
徐海清忽然問:「你還記不記得姚寫意一開始為什麼來歷城?」
章赫不疑有他:「記得,來談生意。」
徐海清又問:「談什麼生意,跟誰談?」
章赫:「東南亞生意,跟王家談。」
徐海清:「但這件事已經證實了,她是為了她妹妹姚思月被綁架一事,來跟王世川談條件的。」
結果條件談攏了,姚思月也在王世川的「幫助」之下被營救出來,回到姚家。
徐海清:「也就是說,姚思月失蹤在前,姚寫意計劃來歷城再後,表面上她是來談合作的,事實上卻是為了對付王家,這是大前提。」
章赫點頭:「確實如此,你想說什麼?」
徐海清卻搖了搖頭,笑道:「沒什麼,只是確認一下。」
接著她又問:「還有那個鄭雲,就是近來跟珺姐走得很近的港商,他又為什麼來歷城?」
章赫:「聽說是定居,也有意投資北方幾個城市。」
徐海清:「可是過去兩年他好像沒什麼動作,直到前陣子珺姐安排他上媒體節目,他才算在政府面前露了幾次臉。和王家一同競標政府項目,好像也是最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