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重點。」嬴政道。

  陳慎之:「……」

  陳慎之繼續道:「高漸離之所以怨恨陛下,是因著他的友人行刺陛下失敗,被陛下斬殺。」

  正是因為大名鼎鼎的刺客荊軻。

  陳慎之又道:「想要化解高漸離心中的讎隙,唯一的辦法,便是請陛下躬身祭奠刺客荊軻。」

  嬴政眯了眯眼目,心中恍然大悟,突然笑起來,道:「怪不得。你之前說到了易水,按部就班,原是如此。」

  嬴政何其聰敏,聽陳慎之透露了一點,立刻明白了過來。

  易水是甚麼地方?是高漸離送別友人荊軻的地方,後世還有很多詩人雅士,都在歌頌易水送別。

  最著名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不正是說的高漸離送別荊軻麼?

  陳慎之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讓嬴政親自在易水這個地方,祭奠荊軻,用的便是民間流傳的,祭祀屈原的方法,將粽子投入易水。

  祭奠這種事情,在古代是十分莊重的,嬴政親自出席的祭奠,必然都是最隆重的祭奠,便譬如泰山封禪。

  這不僅僅是一場祭奠,讓嬴政躬身祭奠荊軻,便好似是讓嬴政對死去的荊軻,甚至是對死去的六國名士致意一般。

  試問,天底下哪個九五之尊能這樣做?天底下的九五之尊,都是有自己的傲骨的,脊梁骨比旁人都要硬的多,嬴政這個統一天下的皇帝,更是如此,所以陳慎之才一拖再拖,到了易水,準備好祭奠的粽子,這才說出口。

  「三弟做事兒,真是妙啊。」嬴政看了一眼漸漸暗淡下來的黃昏,道:「果然是按部就班,一切都在三弟的掌控之中,朕若是答應了躬身祭奠荊軻,皆大歡喜,倘或朕不答應躬身祭奠荊軻,太陽頃刻便會落山,三弟與朕互換,三弟也可以代替朕,神不知鬼不覺的祭奠荊軻,朕說的對麼?」

  陳慎之並沒有否認,因著嬴政說的都是對的,拱手道:「知慎之者,陛下也。」

  嬴政居高臨下的凝視著作禮的陳慎之,淡淡的道:「田慎之,你可知罪。」

  第97章 去啃硬骨頭

  「田慎之, 你可知罪。」

  嬴政面色陰沉,仿佛暴雨來襲的前兆。

  陳慎之拱手,剛要說話,嬴政突然輕笑了一聲, 道:「你以為朕會如此小家子氣?」

  陳慎之難得有些發愣, 奇怪的看向嬴政, 嬴政那臉色堪稱說風便是雨, 方才還暴雨來襲, 陰鬱沉沉, 而如今突然一轉,雨過天晴,唇角甚至帶著戲謔的笑容,道:「怎麼, 一向機敏的三弟,也能被朕給誆騙了。」

  陳慎之:「……」

  嬴政好像在逗自己頑……

  無錯,他在逗自己。

  嬴政負手而立, 道:「怎麼,在三弟眼中,朕便是如此小家子氣之人, 不聽勸諫,剛愎自用?」

  陳慎之呵呵乾笑一聲, 心說正是!口上卻說:「怎麼會呢, 陛下英明獨斷,又能聽取羣臣意見,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舉世明君!千古一帝。」

  雖陳慎之這是拍馬屁, 但他說的沒錯, 嬴政的確是當之無愧的千古一帝, 無人能與他碰瓷兒。

  嬴政道:「你心裡如何想的,朕能不明白,拍馬屁便不必了,小心拍在馬腿上。」

  陳慎之又呵呵乾笑兩下,心裡有些疑惑,按理來說,這天下的君主,其實都一個「德行」,自負且剛愎,這是君主們的通病,人在高位不勝寒,不能用一般人的秉性去衡量這些君主,所以陳慎之「先斬後奏」的法子,嬴政合該很是厭惡才是,沒成想嬴政竟沒有發怒,反而還在開玩笑?

  嬴政趁著日頭還沒有完全落山,又夾了一隻甜粽子,沾上濃濃的石蜜,送入口中,細細的品味,隨即給陳慎之解開了這個疑惑。

  嬴政似乎在回憶,道:「朕的確斬殺了荊軻,但不代表,朕不敬重他。」

  陳慎之看向嬴政,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嬴政淡淡的道:「荊軻圖窮匕見,有勇有謀,沉穩果斷,是個可惜的人才,但可惜就可惜在,各為其主,他生錯了陣營,若是生在我秦室,興許或成為一世之才,朕是敬重於他的。」

  嬴政的一輩子,從出生開始,便料定需要爾虞我詐,他並未真心佩服過幾個人,但他口中的刺客是其中之一。

  荊軻刺殺嬴政,並非莽撞行為,而是通過圖窮匕見的法子,當時嬴政驚慌失措,與荊軻繞柱躲避,說明荊軻行刺的法子是多麼的「成功」與出其不意,這一點便說明,荊軻是個有勇有謀之人。

  只可惜……

  嬴政某位感嘆,隨即道:「所以朕答應你。」

  陳慎之挑眉道:「陛下不覺得,躬身祭奠一個刺客,是折辱於陛下麼?」

  嬴政看向陳慎之,道:「朕以為,這並沒甚麼可覺得低賤的,朕敬重的是他的秉性,是他的謀略,是他的氣度,並非他刺客的身份。」

  「再者……」嬴政輕笑一聲,道:「如此膚淺的道理,你以為朕會賭氣,拒不同意麼?三弟,在你心中,朕是甚麼樣的人物兒?」

  陳慎之第三次乾笑,說實在的,出乎陳慎之的意料,畢竟有那麼一句至理名言,做皇帝的嘴巴都是鳥嘴,都說宰相肚裡能撐船,誰說過皇上的肚裡能撐船了?皇上是需要哄著的!哪成想,嬴政看得如此透徹……

  怪不得,這千古一帝不是旁人,而是站在陳慎之面前的嬴政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