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慎之回答:「自然是陛下的幕府。」

  嬴政懶得和他貧嘴,拿起手邊的文書簡牘批看,就由得陳慎之坐在一邊兒歇息。

  嬴政看了一部簡牘,隨手放下,眼光分明沒有落在陳慎之身上,卻道:「看看你手上的水泡,好歹找醫官開些藥。」

  陳慎之低頭一看,是了,自己手上還有水泡呢,是昨日裡詹兒掀翻了粥水弄的,不過陳慎制不甚在意,畢竟只是水泡,自己個兒又感覺不到疼痛,沒幾日便會自行癒合。

  陳慎之道:「多謝陛下關心。」

  說罷,又道:「陛下,慎之在幕府營帳賴了這麼長光景,也為陛下分憂一二,如何?」

  「哦?」嬴政道:「真是稀奇了,你竟主動為朕分憂?如何分憂?」

  陳慎之一笑,道:「陛下下令圍住狄縣,斷水截道,但如今正是入春之時,天氣回暖,冰雪融化,想要斷水便要挖渠,這個時候挖渠可不容易。」

  嬴政也考慮到了,斷水最好的辦法,便是把流進狄縣的水截斷,挖渠改路,讓水流向其他的地方。而秦朝之時,還不流行水井打水,百姓都是靠著河流飲水過活,說白了水利並不發達,不然當年疲秦之策,怎麼會選擇派遣鄭國這個水利專家來秦國修造水渠呢?

  挖渠絕對是一個好法子,但眼下正是初春時節,冰雪融化,水勢自然升高,挖渠的難度也增加了不少,需要更多的人力。

  陳慎之篤定的道:「光靠陛下帶來的衛兵挖渠,速度有限,不如請陛下開倉放糧,將糧食舍給周邊的難民百姓,請難民吃飽喝足,讓他們留下來一起挖渠,如此事半功倍,能節省不少時日。」

  嬴政眯了眯眼目,似乎在思考這件事情,若是能用一部分糧食,換取挖渠的人手,也算是值得,道:「這倒是個注意。」

  他說著,看像陳慎之,道:「既然是你提出來的,舍糧之事,朕便全權交予你來負責。」

  陳慎之立刻拱手道:「敬諾,陛下。」

  陳慎之賴在這裡這麼長時間,其實就為了這句話,他一路走來,看到狄縣附近有許多難民。說來也不奇怪,這年頭兵荒馬亂的,雖秦始皇統一天下,但各國殘存的貴胄不斷起義,最後受苦的還是百姓。

  狄縣就是個起義大戶,田儋聲名在外,百姓都稱讚他仁慈愛民,但田儋要的不過是個名聲,哪裡能面面俱到?

  陳慎之早就想要找個由頭,讓嬴政開倉放糧,如今一聽嬴政想要挖渠,登時想到了這個好法子。

  陳慎之謝恩之後離開,嬴政輕笑一聲,搖頭道:「以為朕不知你的葫蘆裡賣甚麼藥?」

  陳慎之離開幕府,立刻前去膳房,畢竟舍糧這個事兒,是要把煮熟的糧食捨出去,因而大頭工作還是落在了膳房這面兒。

  陳慎之進了膳房,立刻組織膳夫們開始熬粥,將豆粥熬得濃郁粘稠,絕對不要稀湯寡水吃不飽的類型。

  詹兒跟隨著陳慎之忙前忙後,不由多看了陳慎之好幾眼,陳慎之忙的流了許多熱汗,但他自己沒有感覺,根本感覺不到。

  陳慎之見他總是看自己,便道:「怎麼的,慎之臉上沾了甚麼?」

  詹兒搖搖頭,道:「只是覺得公子,與往日裡不一樣了。往日裡的公子,從來不沾這些,也不會為難民舍粥。」

  陳慎之一笑,自然是不一樣了,人都換了,能一樣麼?

  陳慎之避開話題,道:「那是如今的慎之好一些,還是往日裡的慎之好一些?」

  詹兒道:「當然是如今的。」

  陳慎之笑眯眯的道:「那便快些忙碌起來。」

  膳房裡忙得熱火朝天的,雖膳夫上士看不起陳慎之,但舍粥是好事兒,尤其膳夫們都是窮苦起家,因此陳慎之組織這個事情,大家全都沒有異議,反而對陳慎之另眼相看起來。

  粥水由膳房來熬製,嬴政還派遣了公子嬰來幫忙修建粥場,粥場很快建立起來,還搭建了一個棚子,方便遮風擋雨,方便難民排隊,一切都準備好,將粥水的大鍋一架,便可以舍粥了。

  營地在郊外,周邊本就有許多難民,起初難民聽說這地方建立了軍師營帳,誰也不敢過來,但是架不住粥水的味道太香了,全都聞著香味兒便來了。

  沒一會子,難民爭走相告,粥場前面排起了長長的隊伍,膳夫足足分了五隊舍粥,食了粥水願意留下來幹活的人比比皆是,全都由公子嬰的士兵登記在冊,集中起來。

  嬴政看了看天色,陳慎之這效率也是極快了,天色昏黃之時,已然開始舍粥,當真是說干便干。

  天色昏黃起來,馬上便要天黑,一會子天黑,指不定嬴政與陳慎之又要對換,嬴政放下公文簡牘,好似在散步,離開了幕府營帳,來到粥場外圍。

  他遠遠的一看,沒見到陳慎之,公子嬰眼睛尖,見到嬴政,立刻迎上來,拱手道:「君父。」

  「上士在何處?」嬴政問道。

  無需說甚麼上士,公子嬰心中門清,道:「豆粥不夠了,上士回膳房去熬煮了。」

  原是如此,便是說沒看到陳慎之。

  嬴政點點頭,轉身便走,竟是往膳房的方向而去。

  嬴政過來到膳房門口,看了看天色,天色越發的陰沉,眼看便要黑了下來,按照慣例,距離二人對換的時間已然不長。

  便對趙高與跟隨的寺人道:「不必跟著,在此處侍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