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慎之心中瞭然,瞬間明白了過來。御史大夫也是上卿大夫,地位崇高,加之御史大夫乃本就是彈劾、糾察、管理百官的官員,所以此時御史大夫站出來懇請陛下糾察李斯,一點子過錯都沒有,反而是本職。

  站在陳慎之眼前的御史大夫,便是大秦第一任御史大夫,曾經與李斯、王綰一起商定嬴政的名號,可謂是秦朝的肱骨之臣,頂梁之柱,名喚馮劫。

  馮劫站出來彈劾李斯,更多的臣子們仿佛看到了風向,全都站出來附議,紛紛彈劾李斯,一時間李斯變成了眾矢之的。

  嬴政氣定神閒,並沒有太多的表情變化,他沒有立刻表態,而是轉頭看向一直沒說話的王綰,道:「王卿如何看法?」

  唰!

  眾人立刻把目光轉向王綰。

  所有人的表情不盡一樣,與李斯同派的臣子一看,陛下竟然問王綰的意思?丞相王綰與廷尉李斯不合,這是朝廷上盡人皆知的事情,如今陛下詢問王綰的意思,難道是要置李斯於死地,那以李斯為核心的派系,從今日起,豈不是要土崩瓦解,不復存在了?

  有人擔憂,也有人歡心,反對李斯的派系看到陛下的舉動,仿佛吃了定心丸一般,瞬間把心竅放回了肚子裡,王綰與李斯對立,如今是除掉李斯的大好機會,王綰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順水推舟,拔出李斯這盤根錯節的禍根。

  王綰聽到嬴政點名,藏在袖袍中的雙手攥拳,隨即終於下定決心,拱手道:「回陛下,臣只有拙見,還請陛下姑且聽之。」

  嬴政微微頷首,示意他說下去。

  王綰繼續道:「廷尉阻止祭祀,擾亂綱常,罪大惡極,按律當誅!」

  簡直是情理之中,該擔心的人更加擔心,該安心的人更加安心,哪知道王綰下一刻話鋒一轉,道:「然……廷尉所言,字字肺腑,若不是為了我大秦江山,廷尉亦不會冒此天下之大不韙。廷尉此舉為陛下,為大秦朝廷,不惜自己的名譽,不惜自己的性命,又實乃令人敬佩之舉,因而臣以為,廷尉功過相抵,無需罪裁。」

  「丞相!」

  「相邦,您怎麼……」

  一時間羣臣沸騰起來,全都沒想到王綰竟然會給李斯這個死敵求情。

  大營之中,唯獨三個人沒有驚訝,其一便是李斯本人,他似乎早就知道王綰會給自己求情,因此氣定神閒。

  這其二便是秦皇嬴政,嬴政唇角化開一絲笑容,他好像在試探甚麼,試探李斯,也是試探王綰,試探群臣百官,而王綰的回答令嬴政滿意,王綰並將沒有因為立場不同,便趁機對政敵痛下黑手,這樣的丞相,是令嬴政滿意的。

  而這第三個氣定神閒之人,便是陳慎之了。

  陳慎之看著這個場面,心中想著,果然百聞不如一見,現場圍觀比書本還有意思。

  嬴政的目光一掃,準確無誤的抓住了看熱鬧的陳慎之,突然開口道:「三弟以為呢?」

  三弟?誰是三弟?

  羣臣立刻向四周看去,紛紛尋找,經過片刻之後,「唰!」陳慎之好像箭靶子,目光仿佛銳利的箭鏃,哆哆哆全都扎在他的身上,幾乎要將他扎出篩子眼兒。

  陳慎之乃是齊國的亡國公子,同時又是嬴政的三弟,這關係錯綜複雜,盤根錯節,足足令羣臣們腦補上了幾百,不,幾千本簡牘,其中狗血婉轉,三天三夜也腦補不完。

  在朝廷中摸爬滾打的臣子們,又多是善於心機,喜歡鑽研琢磨之人,甚麼事兒都要想個兩三回,思維發散個四五回,嬴政簡簡單單一句「三弟」,可把他們的好奇心勾了起來,撓心抓肥的,不得安寧。

  陳慎之本在看戲,哪知道瞬間成為「眾矢之的」,他心中總覺得,嬴政是故意的,故意不讓自己個兒降低存在感,方才在封天的祭祀上便是,如今又是。

  嬴政復又問道:「三弟,你以為此事如何?廷尉是該罰,還是不該罰?」

  陳慎之抬起手來,不著痕跡的揉了揉額角,雖他沒有五感,此時感覺不到頭疼,然陳慎之突然有一點點明白了嬴政日常頭疼的感受,此時真真兒是「身臨其境」。

  陳慎之面容上莞爾一笑,八風不動,不卑不亢的拱手道:「慎之一介閒人,不懂甚麼國家大事兒,如何能有拙見呢?」

  「三弟謙虛了。」嬴政笑眯眯的道,那表情看起來還有一絲絲的「寵溺」與不同尋常,可把群臣們嚇壞了,不知陛下到底何意,不知齊國公子到底何方神聖!

  嬴政問過王綰的意見,又問過陳慎之的意見,終於收回了目光,垂頭看著跪在地上的李斯。

  其實嬴政並非想要問王綰的意見,也並非想要問陳慎之的意見,因著嬴政心中早有了章程,就算別人的意見與自己不同,嬴政也不是會為了旁人,改變自己之輩。

  嬴政幽幽地道:「李斯,你蓄意刺殺,擾亂封禪,可謂是罪大惡極。」

  他這話一出,許多臣子紛紛歡心,抑制著飛翹起來的眉角與嘴角,應和道:「罪大惡極!」

  「是,罪大惡極!」

  「陛下所言甚是,陛下英明!」

  嬴政又道:「你可有話說?」

  李斯緩緩叩首,拜在地上,道:「罪仆白死難辭其咎,無話可說。然,為陛下,為大秦基業,便算是重來一次,罪仆仍會為之。」

  「好一個李斯!」嬴政還未開口,一些臣子已然開口聲討:「死到臨頭,你還嘴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