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好,我開完會就睡。」
小藝書不放心地追問:「十一點之前能開完嗎?」
書房的燈總是亮到深夜,她以前當爺爺是在備教案,現在反應過來了,那八成是在開會。
「能開完。」華書保證,「十一點之前我一定上床睡覺,你也早點休息。旅途愉快,注意安全。」
掛斷這邊的視頻電話,他便又打開了電腦,會議繼續。
雖然丟失了好幾世的記憶,但他的智商和眼界還在。
是以他能輕鬆地看出哪個行業更有發展前景,再分析國策時事,結合直覺,於眾多的股票中選出即將大漲的那幾支,對他來說不算難。
賺得第一桶金後,一部分繼續在股市翻滾,另一部分拿去投資看好的實體項目。
華書看人也是很準的,這幾年,被他看好的項目和項目負責人,幾乎都沒出過大岔子。
然後他的資產像滾雪球似的,翻滾啊翻滾,一不小心就過百億了。
一定要說的話,他大概是個平平無奇的賺錢小天才吧。
*
旅行結束,九月一號開學前,爺孫倆就搬到了w市。
小藝書的大學附近,華書也有房子。她看自己的心情,想住宿舍住宿舍,想住家裡住家裡。
高考完選專業前,她還不知道自己名下的房產價值已經過億,於是在夢想和麵包之間徘徊了許久。
爺爺是鼓勵她讀美術專業的,但她了解現實,很多畫家活著的時候都吃不飽飯,她怕自己也淪為那樣的境地。
那還怎麼孝敬爺爺?
不過她的畫畫水平不賴,應當也不至於吃不起飯?
萬一呢?萬一吃不起咋整?
她左右為難,唉聲嘆氣。
爺爺當時沒再勸說,就用一種古怪的表情看著她煩惱。
等成績出來家底兒曝光,小藝書就明白了,她壓根不需要煩惱,就算選擇了麵包,再富還能富得過爺爺嗎?
爺爺就是惡趣味!
仔細想想,美術畫具那麼燒錢,爺爺如果只是個普通的小學老師,哪能供得起她啊?
更遑論說,那麼多不知道價格的漂亮衣服,和餐桌上想啥有啥的食材了。
小藝書越想越覺得,自己有點不太聰明的亞子。
「爺爺,這麼牛批的學校真的是我考上的嗎?是不是你捐了一棟樓給我買的名額?」
此話一出,路過的學生紛紛側目。
華書哭笑不得地扇了她後腦勺一巴掌:「別賣呆了,當心校長告你誹謗。」
說完又抱歉地朝路人笑笑:「考上這麼好的學校,孩子高興傻了。」
路人也善意地笑笑,表示理解。
再聰明的孩子也會有犯蠢的時候嘛,考入國家首屈一指的學府,不高興才不正常。
小藝書的高考成績,比藝書更好。
畢竟,當年的藝書可沒有「金牌補課老師」,她是拼著一股狠勁,硬生生靠自己肝出來的。
藝書也沒有麵包和夢想的困擾,她的夢想就是麵包,所以她選擇學醫。
在她的認知中,那是個學成了就不會失業的專業,而且是個越老越吃香的職業,她就需要那樣的職業。
醫生的工作確實給了她足夠的麵包,進入職場後,晉升也算順利。
回到當下,送小藝書入學後,華書叮囑了幾句「好好跟同學相處」「住不慣宿舍就回家」,便放心地走了。
別看那丫頭動不動就對著他哭唧唧,華書知道,她實際上還是很能抗壓的,因此他並不擔心她在學校里的生活。
與只願意自己待著、不擅長與人打交道的藝書不同,小藝書是個十分自信的孩子。
小藝書的自信不僅僅體現在專業上,還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新進入一個陌生環境,她總能在人群中找到值得結交的,並且很願意主動打破沉默,與人熟悉起來。
以那丫頭的性子,說不定第一個周末就會帶朋友回家做客。
華書猜中了,不過這位朋友,有些出乎意料。
「爺爺,這是周雨,跟咱們是老鄉。」
周雨看到身穿居家服、手中拿著金融雜誌的老人,愣住了。
她在地鐵上給老家打電話,說的是方言。
然後書書主動跟她搭話,道破了老鄉的身份,兩人三觀相近、越聊越投機,就交換聯繫方式成為了好朋友。
她聽書書提到最多的就是超級厲害的爺爺,只是她沒有想到,書書的爺爺會是……資助她上學的人。
這太意外了,周雨條件反射地想鞠躬道謝,但是忍住了。
她不確定華先生認不認得她,也許她只是他隨手資助的眾多孤兒中的一個,也許,他並不想在家裡見到她。
更甚者,華先生會不會懷疑她認識書書是別有用心?
華書看著這個跟小藝書同歲的姑娘,不由得在心中嘆了一聲:緣分,當真是妙不可言。
他資助的孤兒的確很多,但周雨,他絕對不會忘記。
曾經的藝書,在初中時就認識周雨了。
同樣是孤兒,同樣渴望富足的生活,兩個人成為了彼此最好的朋友,總是互相督促著,拼了命的學習,連大學都選的同一所同專業。
她們約定,以後要進入同一家醫院上班,還要把房子買到一起,要做一輩子的好朋友。
小藝書不放心地追問:「十一點之前能開完嗎?」
書房的燈總是亮到深夜,她以前當爺爺是在備教案,現在反應過來了,那八成是在開會。
「能開完。」華書保證,「十一點之前我一定上床睡覺,你也早點休息。旅途愉快,注意安全。」
掛斷這邊的視頻電話,他便又打開了電腦,會議繼續。
雖然丟失了好幾世的記憶,但他的智商和眼界還在。
是以他能輕鬆地看出哪個行業更有發展前景,再分析國策時事,結合直覺,於眾多的股票中選出即將大漲的那幾支,對他來說不算難。
賺得第一桶金後,一部分繼續在股市翻滾,另一部分拿去投資看好的實體項目。
華書看人也是很準的,這幾年,被他看好的項目和項目負責人,幾乎都沒出過大岔子。
然後他的資產像滾雪球似的,翻滾啊翻滾,一不小心就過百億了。
一定要說的話,他大概是個平平無奇的賺錢小天才吧。
*
旅行結束,九月一號開學前,爺孫倆就搬到了w市。
小藝書的大學附近,華書也有房子。她看自己的心情,想住宿舍住宿舍,想住家裡住家裡。
高考完選專業前,她還不知道自己名下的房產價值已經過億,於是在夢想和麵包之間徘徊了許久。
爺爺是鼓勵她讀美術專業的,但她了解現實,很多畫家活著的時候都吃不飽飯,她怕自己也淪為那樣的境地。
那還怎麼孝敬爺爺?
不過她的畫畫水平不賴,應當也不至於吃不起飯?
萬一呢?萬一吃不起咋整?
她左右為難,唉聲嘆氣。
爺爺當時沒再勸說,就用一種古怪的表情看著她煩惱。
等成績出來家底兒曝光,小藝書就明白了,她壓根不需要煩惱,就算選擇了麵包,再富還能富得過爺爺嗎?
爺爺就是惡趣味!
仔細想想,美術畫具那麼燒錢,爺爺如果只是個普通的小學老師,哪能供得起她啊?
更遑論說,那麼多不知道價格的漂亮衣服,和餐桌上想啥有啥的食材了。
小藝書越想越覺得,自己有點不太聰明的亞子。
「爺爺,這麼牛批的學校真的是我考上的嗎?是不是你捐了一棟樓給我買的名額?」
此話一出,路過的學生紛紛側目。
華書哭笑不得地扇了她後腦勺一巴掌:「別賣呆了,當心校長告你誹謗。」
說完又抱歉地朝路人笑笑:「考上這麼好的學校,孩子高興傻了。」
路人也善意地笑笑,表示理解。
再聰明的孩子也會有犯蠢的時候嘛,考入國家首屈一指的學府,不高興才不正常。
小藝書的高考成績,比藝書更好。
畢竟,當年的藝書可沒有「金牌補課老師」,她是拼著一股狠勁,硬生生靠自己肝出來的。
藝書也沒有麵包和夢想的困擾,她的夢想就是麵包,所以她選擇學醫。
在她的認知中,那是個學成了就不會失業的專業,而且是個越老越吃香的職業,她就需要那樣的職業。
醫生的工作確實給了她足夠的麵包,進入職場後,晉升也算順利。
回到當下,送小藝書入學後,華書叮囑了幾句「好好跟同學相處」「住不慣宿舍就回家」,便放心地走了。
別看那丫頭動不動就對著他哭唧唧,華書知道,她實際上還是很能抗壓的,因此他並不擔心她在學校里的生活。
與只願意自己待著、不擅長與人打交道的藝書不同,小藝書是個十分自信的孩子。
小藝書的自信不僅僅體現在專業上,還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新進入一個陌生環境,她總能在人群中找到值得結交的,並且很願意主動打破沉默,與人熟悉起來。
以那丫頭的性子,說不定第一個周末就會帶朋友回家做客。
華書猜中了,不過這位朋友,有些出乎意料。
「爺爺,這是周雨,跟咱們是老鄉。」
周雨看到身穿居家服、手中拿著金融雜誌的老人,愣住了。
她在地鐵上給老家打電話,說的是方言。
然後書書主動跟她搭話,道破了老鄉的身份,兩人三觀相近、越聊越投機,就交換聯繫方式成為了好朋友。
她聽書書提到最多的就是超級厲害的爺爺,只是她沒有想到,書書的爺爺會是……資助她上學的人。
這太意外了,周雨條件反射地想鞠躬道謝,但是忍住了。
她不確定華先生認不認得她,也許她只是他隨手資助的眾多孤兒中的一個,也許,他並不想在家裡見到她。
更甚者,華先生會不會懷疑她認識書書是別有用心?
華書看著這個跟小藝書同歲的姑娘,不由得在心中嘆了一聲:緣分,當真是妙不可言。
他資助的孤兒的確很多,但周雨,他絕對不會忘記。
曾經的藝書,在初中時就認識周雨了。
同樣是孤兒,同樣渴望富足的生活,兩個人成為了彼此最好的朋友,總是互相督促著,拼了命的學習,連大學都選的同一所同專業。
她們約定,以後要進入同一家醫院上班,還要把房子買到一起,要做一輩子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