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頁
晴雯道:「你這會子還說這些話做甚麼?莫不是還在怪我——」一語未畢,突然見吳貴院中的婆子慌慌張張跑了過來,一路跑一路喊著:「不好了!不好了!舅奶奶發動了!夫人快去看看,看樣子甚是兇險呢。」
穆平聽聞,忙命人吩咐來順出去尋大夫和穩婆。晴雯忙著隨那婆子去燈姑娘處看,未來得及同穆平多說話,等到回過頭看時,穆平早走了。
那燈姑娘只在炕上大聲哭嚎,鬼哭狼嚎一般,聽得人人心中發怵。她耳邊這時候仿佛還能聽見有人在竊竊私語:「似她這樣不知檢點、有違婦德之人,必然不受觀音娘娘保佑,這回索性一屍兩命去了,倒也乾淨。」
「正是呢。咱們論模樣長相,哪個比她差了,論德行,更是甩她一里地。如何她能那般好運,將舅老爺的心牢牢霸住。只怕這福氣也是到頭了。」
燈姑娘氣得想罵人,卻又疼得罵不出話來,這回卻是連守在旁邊的晴雯都聽見了,驚得變了臉色,大聲道:「誰?誰在那裡胡言亂語?」
麝月出去片刻,從外頭提溜進來兩個剛留頭的小丫鬟,教她們跪在晴雯面前,方道:「就是這兩個小東西在出言不遜。」
晴雯看都不看她們一眼,道:「如今家裡正是多事之秋,實在容不得人在那裡散布謠言。兩位且去另謀高就罷,你們也不容易,我対外只說給你們恩典放你們出去,也誤不了你們前程,如何?」那兩個小丫鬟臉色發白,哪裡敢應承,只跪在那裡不住磕頭討饒。
麝月又附在晴雯耳邊道:「這些謠言都是從梅園的賽婆婆那裡傳出來的。」
晴雯沉默片刻,情知這些流言實則出自梅姨之口,如今梅姨死者為大,自是不好苛責甚麼,只得提高聲音,大聲向燈姑娘說道:「你從前之事,我曾經親眼目睹過。你便縱有做錯的時候,卻也是賴家那兩個殺千刀的逼迫於你,你本是個好姑娘。何況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自從你嫁給我哥哥之後,便再沒做過那些傷風敗俗的事情,可見你本質不壞,實是為情勢所迫罷了。」
燈姑娘再想不到晴雯竟說出這樣的話來安慰她,驚訝之至,睜大眼睛正要說些甚麼,一陣新的疼痛已然到來,比先前更甚,她只有大聲哭嚎的份兒了。
一時大夫來了,穩婆也來了,約莫又折騰了一個時辰的工夫,一個女嬰呱呱墜地。
守在外頭的吳貴欣喜若狂,燈姑娘疼得昏了過去。穩婆給她灌了參湯,燈姑娘迴轉過來,卻只喚了晴雯和平兒進來,握住她兩人的手,向晴雯說道:「這孩子便託付給妹妹了。妹妹是有大福氣的人,若能沾惹妹子一點半點福氣,只怕這孩子長大後也好過許多。」
又向平兒道:「我從前也曾與你說過幾回,想來你這般聰明,定然知道我的心意。他這個人,除了性子軟和些,別的都是好的,雖不能大富大貴,卻有安分守己、老實過日子的本事,如今又得了晴雯妹子提攜,更加好了。他從前便仰慕於你,看你便如在雲端一般,原不敢痴心妄想,如今你既是落難於此,我少不得乘虛而入,替他打算一回了。你是個有主意的,日後自可做了他的主,想來有你出謀劃策,他定然事事順心……」
晴雯見燈姑娘這話字字句句竟有託孤之意,心中驚詫之至。平兒亦含淚說:「你在那裡胡言亂語說些甚麼。如今好容易誕下孩兒來,正是母女平安,便該好生歇息歇息,調養好精神,再過幾年,必然兒女雙全,福壽安康的。」
燈姑娘卻搖頭道:「我向來福小命薄,從前又走岔了路,壞了德行。若我是男子,這點子事,又算得了甚麼。偏我是個女子,活該命苦罷。我若死了,我生下的女兒認一個德行出眾的女子為母,只怕也就不會受我拖累了。」
又向平兒道:「以平兒姑娘心性才能,此事定然是我們家高攀。只是如今平姑娘既是落架的鳳凰,這時候不搶著占便宜,又待甚麼時候呢?續弦自是辱沒了平兒姑娘的身份,只是如今也是無可奈何了。幸虧這只是一個女兒,日後出閣嫁人之日,只會滿心念著嫡母的好,若是兒子,我也不敢痴心妄想教你為難了。」
燈姑娘這番話,平兒卻有幾分擔不起,忙道:「吳大嫂說哪裡話來?若論先前出身,咱們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誰又比誰高貴些?若說這時候,吳大哥和吳大嫂貴為舅老爺舅奶奶,我只是一個丫鬟,說甚麼辱沒我的身份,豈不是折煞了我?只是有一樣,如今你正該調養的時候,千萬不可這般胡思亂想,妄動神念,月子裡好生調理著,千萬莫要落下甚麼病根……」
燈姑娘搖頭道:「我自家人知自家事,怕是不能好了。」
晴雯在旁邊看著,只覺得滿腹疑問,燈姑娘明明看著便是尋常婦人生產後的虛弱模樣,最兇險的時候已然平安渡過,為何還要在這裡再三將吳貴和女兒盡數託付給平兒,再過些日子等她大安了,回想起如今的胡言亂語,豈不尷尬?
誰料當天夜裡,燈姑娘下頭又突然開始流血,無論如何也止不住,等到府里人急急又請來大夫時,卻已是氣息奄奄,回天乏術了。吳貴見狀不由得大哭不止,旁人怎麼勸都勸不住。
晴雯心中亦是酸酸澀澀,暗中対胡家娘子的醫術,更敬畏了一分。想起這樣的人竟然有可能是青蓮教中人,且手頭也有一本《姽嫿將軍小傳》,又是百思不得其解。
穆平聽聞,忙命人吩咐來順出去尋大夫和穩婆。晴雯忙著隨那婆子去燈姑娘處看,未來得及同穆平多說話,等到回過頭看時,穆平早走了。
那燈姑娘只在炕上大聲哭嚎,鬼哭狼嚎一般,聽得人人心中發怵。她耳邊這時候仿佛還能聽見有人在竊竊私語:「似她這樣不知檢點、有違婦德之人,必然不受觀音娘娘保佑,這回索性一屍兩命去了,倒也乾淨。」
「正是呢。咱們論模樣長相,哪個比她差了,論德行,更是甩她一里地。如何她能那般好運,將舅老爺的心牢牢霸住。只怕這福氣也是到頭了。」
燈姑娘氣得想罵人,卻又疼得罵不出話來,這回卻是連守在旁邊的晴雯都聽見了,驚得變了臉色,大聲道:「誰?誰在那裡胡言亂語?」
麝月出去片刻,從外頭提溜進來兩個剛留頭的小丫鬟,教她們跪在晴雯面前,方道:「就是這兩個小東西在出言不遜。」
晴雯看都不看她們一眼,道:「如今家裡正是多事之秋,實在容不得人在那裡散布謠言。兩位且去另謀高就罷,你們也不容易,我対外只說給你們恩典放你們出去,也誤不了你們前程,如何?」那兩個小丫鬟臉色發白,哪裡敢應承,只跪在那裡不住磕頭討饒。
麝月又附在晴雯耳邊道:「這些謠言都是從梅園的賽婆婆那裡傳出來的。」
晴雯沉默片刻,情知這些流言實則出自梅姨之口,如今梅姨死者為大,自是不好苛責甚麼,只得提高聲音,大聲向燈姑娘說道:「你從前之事,我曾經親眼目睹過。你便縱有做錯的時候,卻也是賴家那兩個殺千刀的逼迫於你,你本是個好姑娘。何況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自從你嫁給我哥哥之後,便再沒做過那些傷風敗俗的事情,可見你本質不壞,實是為情勢所迫罷了。」
燈姑娘再想不到晴雯竟說出這樣的話來安慰她,驚訝之至,睜大眼睛正要說些甚麼,一陣新的疼痛已然到來,比先前更甚,她只有大聲哭嚎的份兒了。
一時大夫來了,穩婆也來了,約莫又折騰了一個時辰的工夫,一個女嬰呱呱墜地。
守在外頭的吳貴欣喜若狂,燈姑娘疼得昏了過去。穩婆給她灌了參湯,燈姑娘迴轉過來,卻只喚了晴雯和平兒進來,握住她兩人的手,向晴雯說道:「這孩子便託付給妹妹了。妹妹是有大福氣的人,若能沾惹妹子一點半點福氣,只怕這孩子長大後也好過許多。」
又向平兒道:「我從前也曾與你說過幾回,想來你這般聰明,定然知道我的心意。他這個人,除了性子軟和些,別的都是好的,雖不能大富大貴,卻有安分守己、老實過日子的本事,如今又得了晴雯妹子提攜,更加好了。他從前便仰慕於你,看你便如在雲端一般,原不敢痴心妄想,如今你既是落難於此,我少不得乘虛而入,替他打算一回了。你是個有主意的,日後自可做了他的主,想來有你出謀劃策,他定然事事順心……」
晴雯見燈姑娘這話字字句句竟有託孤之意,心中驚詫之至。平兒亦含淚說:「你在那裡胡言亂語說些甚麼。如今好容易誕下孩兒來,正是母女平安,便該好生歇息歇息,調養好精神,再過幾年,必然兒女雙全,福壽安康的。」
燈姑娘卻搖頭道:「我向來福小命薄,從前又走岔了路,壞了德行。若我是男子,這點子事,又算得了甚麼。偏我是個女子,活該命苦罷。我若死了,我生下的女兒認一個德行出眾的女子為母,只怕也就不會受我拖累了。」
又向平兒道:「以平兒姑娘心性才能,此事定然是我們家高攀。只是如今平姑娘既是落架的鳳凰,這時候不搶著占便宜,又待甚麼時候呢?續弦自是辱沒了平兒姑娘的身份,只是如今也是無可奈何了。幸虧這只是一個女兒,日後出閣嫁人之日,只會滿心念著嫡母的好,若是兒子,我也不敢痴心妄想教你為難了。」
燈姑娘這番話,平兒卻有幾分擔不起,忙道:「吳大嫂說哪裡話來?若論先前出身,咱們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誰又比誰高貴些?若說這時候,吳大哥和吳大嫂貴為舅老爺舅奶奶,我只是一個丫鬟,說甚麼辱沒我的身份,豈不是折煞了我?只是有一樣,如今你正該調養的時候,千萬不可這般胡思亂想,妄動神念,月子裡好生調理著,千萬莫要落下甚麼病根……」
燈姑娘搖頭道:「我自家人知自家事,怕是不能好了。」
晴雯在旁邊看著,只覺得滿腹疑問,燈姑娘明明看著便是尋常婦人生產後的虛弱模樣,最兇險的時候已然平安渡過,為何還要在這裡再三將吳貴和女兒盡數託付給平兒,再過些日子等她大安了,回想起如今的胡言亂語,豈不尷尬?
誰料當天夜裡,燈姑娘下頭又突然開始流血,無論如何也止不住,等到府里人急急又請來大夫時,卻已是氣息奄奄,回天乏術了。吳貴見狀不由得大哭不止,旁人怎麼勸都勸不住。
晴雯心中亦是酸酸澀澀,暗中対胡家娘子的醫術,更敬畏了一分。想起這樣的人竟然有可能是青蓮教中人,且手頭也有一本《姽嫿將軍小傳》,又是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