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是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君令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暫且擱置,何況是她祖父的命令?

  她祖父總不至於到邊關來捉她。

  戚太傅消息靈通, 皇上前腳收到捷報, 他後腳便有所耳聞。收回一城是大喜事, 舉國上下都要為此慶賀,他也不例外。

  如果不是知道此戰的將領是軍中新起的能將, 叫做戚杏的話。

  他看到密信上的「戚杏」二字不由眼前一黑, 忙揉揉眼睛生怕是自己看錯。待揉了眼睛後發現密報上的字樣不變, 確定自己眼睛沒問題後, 他的心開始突突直跳,眉頭也開始突突直跳。

  不知為何,他直覺那是他在別院養病的親孫女。

  戚太傅上一刻剛吩咐了人去別院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下一刻宮中便來了旨意請他入宮。他心中的不安感越發強烈,連忙向宮中去。

  剛到了御書房行了禮站起來,皇上便一臉喜意地上了拍他肩膀,一面道:「太傅,你有個了不得的孫女啊!」

  戚太傅一聽,既意外也不是特別意外,在心中有些被震驚得麻木地想著,那位女將果然是他孫女。

  他說不出是個什麼感受,心中亂極了。

  戚杏未免膽子太大!太離經叛道!可她偏偏又將城池收復,是大雍的英雄。

  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恨戚杏不是男兒!

  皇上見戚太傅很苦大仇深地站在那裡,他深知自己這位老師的古板性格,心想或許他會認為戚杏此事做得太出格,要他將戚杏從邊關弄回來。

  這是不能夠的。

  誰能將邊關頹勢挽回,誰就有資格領兵,如今是不是女郎也沒那麼重要了。是女郎甚至更好,他不必擔心什麼武將權力太大,從而起兵謀反之事。

  說到底他從骨子裡還是看不起女人的。

  但他看不起女人,大雍如今也是靠女人才能將收復的國土拿回。

  戚太傅看了眼陛下,見他這幾年來難得開懷的樣子,忽而緘默。這位汲汲營營的陛下在這幾年老了許多,他需要將大雍支撐起來,在壓力與種種惡事的相互作用之下積勞成疾,他不可避免地在身體上出現了這樣或是那樣的問題。

  「陛下,此事不合乎禮法。」儘管知道皇上絕不可能在此時讓戚杏回來,戚太傅還是這麼開口。一來是為了表示自己沒有不臣之心,並不貪圖戚杏這點兒軍功,二來他也的確有些想戚杏能夠回來。

  倒不是因為他要教訓戚杏,而是邊關危險,她到底是他的孫女!

  皇上聽到這不出所料的回答,喉嚨發癢,一番激盪的咳嗽卻又沒能咳出什麼異物,倒是將他人給咳紅了。

  戚太傅在一旁嚴肅關切:「陛下……」

  皇上擺擺手,咽下喉嚨中的腥甜血氣,心中微沉,面上不動聲色:「無事,老毛病了。」

  戚太傅於是道:「您一定要多保重身子。」

  皇上苦笑:「國家危亡,孤實在放不下心,還好有阿杏這樣的能人,不然我大雍真要完了。太傅,如今邊關離不開阿杏,姑且讓她在那裡吧。」難得溫和的勸慰,實際上並沒有給太傅留有什麼拒絕的餘地。

  即使他拒絕,皇上也不會因為他召回戚杏。

  大雍需要戚杏。

  戚太傅也明白這個道理,於是動了動嘴唇,應了一聲是。

  皇上欣慰:「太傅是以大局為重的。」

  他已經在想如何利用戚杏,讓戚杏成為他的可用之人而非戚家的人。他在邊關失去了崔驁,如今急需一個新的心腹掌握大雍軍。

  戚杏就在這個時候應勢出現,他想這是上天為了補償他吧。

  戚太傅忙謙詞,連連道:「不敢。」心中不由又怪罪起戚杏胡鬧。她是力大無比,可打仗豈是兒戲!死傷不說,別看此事風光,吃了敗仗是要連累家族的!

  可戚杏現在已經在邊關了,她是如何一聲不吭地跑過去的?

  從宮中出來,皇上還特意留他用了晚宴,去別院調查的人也早早回來等候多時了。

  知道戚杏是找了個人扮自己,是為了逃避親事才去的邊關,戚太傅一下子不知道說什麼好。

  他不由反思起自己,或許是他逼得太重。但女子相夫教子乃是一生必須經歷的事,戚杏也不該例外,她怎麼就如此抗拒這些呢?

  還是戚杏的錯。

  因戚杏是立了大功,戚太傅並沒有嚴厲發誰,只是象徵性地罰了些月俸,倒是罷了。

  不是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輕拿輕放,對於此事他實在感到疲倦。

  第273章

  周寅正在安心備嫁, 謝家出了一位將要嫁入東宮中的太子妃。

  這事也著實是很順理成章的一件事,在皇上眼中崔驁沒了,周寅便自然是該嫁給太子。

  這些年他不再像過去那樣愛刁難人。過去他有這毛病是因為大雍太平, 現在他把戰事折磨得心力交瘁, 毛病改了。

  至於周寅的出身雖然著實低微了些, 但他日後等形勢穩定下來再給太子娶一個身世夠硬的側妃就是。女人的問題在他這裡從來都不是問題。

  只是現在國內戰事吃緊,東宮要操辦婚事必不能從簡, 那可是未來的新君娶妻, 一來二去婚事也就耽擱下來。

  而崔驁之死……至今都讓人覺得如夢一樣。

  崔驁的確有其父之風, 驍勇善戰。皇上也頗在他身上花費心思,過去對他的盡力培養便不提了,他在戰場上的聲名都是皇上刻意安排人傳揚開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