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剛要動筆,九郎突然闖進門來,手裡拿著一對錦繡雙鯉魚。李商隱立刻認出那是王家七小姐的,傳遞情書的郵袋,忙問道:

  「是我的信?」

  「你怎麼知道的?」

  「快給我,九弟!」

  「不說,今天是不能給的。」

  「九弟,這是韓畏之送來的信。他是我的同年,這幾天我們一直在一起遊玩宴飲。」

  「是嗎?這個『雙鯉魚』不像是男人所有,用錦緞製成,你看手工多精細呀。」

  「這你就不懂了。韓同年的妻子有一雙巧手,最能刺繡,製作一個郵袋,算不了什麼。等你娶個巧手媳婦,你腰上那把寶劍也會套上一個繡制的劍袋。」

  「你別胡說啦!」

  九郎把郵袋扔下,紅著臉走了。

  他從繡袋裡抽出一張薄紙,粉色,還帶著一股香氣。展開信,原來是七小姐寫的。

  信中說,她要回東都洛陽探望母親,還帶著六姐夫的一封信,希望他也趕快回洛陽。

  六姐夫,當然是指韓畏之了。信中能寫些什麼事呢?能把自己與七小姐之事,告訴母親嗎?做媒先向母親說,不是不可以的,況且她父親王茂元尚在涇源節度使任上,路途遙遙,無暇顧及。

  畏之年兄真是個君子,求他做媒,果然有信義。李商隱心中湧出一片感激之情。明天去跟他告別再致感謝。

  商隱又把精神拉回來,提筆給恩師寫道:

  今月二十四日,禮部放榜,某僥倖成名,不任感慶。

  某才非秀異,文謝清華,幸忝科名,皆由獎飾。昔馬融立學,不聞薦彼門人;孔光當權,詎肯言其弟子?豈若四丈屈於公道,申以私恩,培樹孤株,騫騰短羽。自卵而翼,皆出於生成;碎首糜軀,莫知其報效。瞻望旌棨,無任戴恩隕涕之至。

  寫好信,匆匆折好,派人送走。

  第二天一大清早,李商隱就到蕭洞來找韓畏之。這是個臨時住處,老泰山王茂元已經答應出錢,給這對小夫妻另建一處新宅。

  「啊!義山賢弟,你怎麼找到這來了?唉!這裡太不像樣子,你別見笑呀!」

  「畏之年兄,別急,我只說一句話就走。我馬上回洛陽家,是和你告別的。」

  「哦?——對,給你送去的信,看過了?」

  李商隱點點頭。

  「不對啦!信送走不一會兒,七妹的父親派來接她去涇源的人就到了。他們馬上就出發,連夜要趕回去。大概現在已經到邠州了。七妹留下話,希望你也去涇源。她父親會聘你入幕的。」

  突然的變化,使李商隱不知所措。及第的喜訊還沒告訴母親、弟弟和洛陽的親友,怎能去涇源呢?況且還要過釋褐試這一關!他垂下頭,神情茫然了。

  韓畏之也覺得變化太快太大,想解釋什麼,但是,又能解釋什麼呢?他拍拍商隱瘦削的肩頭,安慰道:

  「七妹的母親也從洛陽到涇源了,所以七妹才去涇源的。以愚兄之見,你先回洛陽家安頓一下,然後再去涇源,怎麼樣?」

  義山點點頭,只能這樣了。

  他看了看蕭洞,又看了看畏之的狼狽模樣,不由得笑了。一對新婚夫妻竟住在這裡?況且又是新及第進士。但是,想想自己,如果自己結婚,可能還不如他們呢,於是戲作二首詩贈畏之年兄。詩云:

  龍山晴雪鳳樓霞,洞裡迷人有幾家?

  我為傷春心自醉,不勞君勸石榴花。

  第一首他沒有吟,只吟了第二首。前兩句用劉晨進山尋藥,與仙女在山洞同居的故事,來戲畏之。後兩句,是感嘆自己孑然一身,未有配偶的苦況。

  韓畏之聽罷,哈哈大笑,道:「不用我勸『石榴花』?但是,用不用我做媒?這句寫得無理。『傷春』也無理。七小姐對你沒有二心,你對她不懷二意,結婚是早晚的事,為什麼要『傷春』?應當高興才是!你這身體弱不禁風,是不是就是這樣無病呻吟,東想西慮,東愁西思,把自己身體搞垮的,對不對?要放寬心,像愚兄這樣隨遇而安,自得其樂,精神好,身體好,一切都好。」

  原本想跟他開個玩笑,不料引出這麼一大堆勸解,外加批評話,李商隱哭笑不得。畏之年兄說得也對,自己太敏感,事無巨細,總好多思多慮,尤其對於女孩子,除了應試及第之外,想得最多。而對王家七小姐有一種說不出的特殊感情,時時刻刻放不下,忘不掉,難道這便是愛?

  李商隱想到這兒,無可奈何地搖搖頭,告辭了畏之,回到令狐家。因為昨天晚上已經和七郎等三兄弟告了別,老管家湘叔也去了興元,家中再沒別人,收拾收拾東西,就要出門上路,錦瑟卻挑簾進來,把他嚇了一跳。

  按規矩,內眷是不能隨便到外室,尤其是客房,尤其是單身男人的客房,曾經還有過一段情戀的男人客房。這要讓別人知道,透露給八郎,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不僅自己要受責備,恐怕她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李商隱鎮定一下,忙問道:「嫂子,不知到此有何見教?」

  「別叫我嫂子。我還不如一個娼妓。看看他是怎樣對待我的!」

  錦瑟把胳膊露出來,上面青一塊紫一塊,全是用手掐的。

  李商隱心裡很難過,但是已經做成了熟飯,又過了這麼多年,還能有什麼辦法呢?他讓她把衣袖放下,把胳膊遮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