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這時,文宗由宦官攙扶,坐進金鑾殿寶座里,無精打采地問道:
「今年考得如何呀?」
高鍇奏道:「今年試賦題目是《琴瑟合奏賦》,試詩題目是《霓裳羽衣曲》。寫得最好的有五名。其中最佳者是李肱。
請陛下聖覽。」
宦官把五人的詩賦從高鍇手中拿走,呈遞給皇上。
文宗皇上一篇篇覽過後,道:「皇族宗子李肱的詩賦,真的很好嗎?沒有再比他強的啦?」
高鍇心裡有些發慌,如果皇上提出疑義,自己的烏紗帽可就保不住了。連忙道:
「以陛下聰明敏捷的文思,和崇高的聖德,為今年所出的兩道詩賦題目,體格雅麗,意思遐遠,考生捧讀相慶賀,自古未有。學子們加倍進行嚴格研究,深刻思索,反覆磨礪,使詩賦對仗工穩,音韻和諧。」
高鍇微微抬起頭,用眼睛掃了皇上一下,皇上微閉雙目,似認真傾聽,又似當耳旁風,他揣摸不出皇上的心思,只好道:
「陛下,今年的詩賦,比去年又勝數籌。臣日夜考較審批,怎敢不公正準確地推選?其中進士李肱的《霓裳羽衣曲》詩,最為迥出,更無其比。詞韻既好,抒寫又全面,臣前前後後吟詠近三五十遍,即使讓南朝何遜再生,也不會超過他!李肱又是宗族子弟,臣把他拔為狀頭第一人,以獎勵他的才幹。」
高鍇略略停頓,又掃了皇上一眼,皇上睜開雙目,很注意聽自己的話,心裡頗為感動,皇上一定對自己的選才很滿意,高興地道:
「此次大選,湧現出許多超俗賢才。張裳的詩,也非常之好僅次於李肱。臣把他選為第二名。沈黃中的《琴瑟合奏賦》,好似《昭明文選》中的《雪月賦》,臣選他為第三名。王牧的賦,自立意緒,言語不凡,臣選他為第四名。柳裳的詩賦,興思敏速,日中便成,臣選他為第五名,以上五人,臣擢之為中科,其餘三十五人,臣也把他們一起定為及第。」
令狐綯聽到這兒,心裡稍稍安定。義山弟沒能進入前五名,在三十五人之中也不錯了。這老東西!給面子就給大一點嘛,為什麼不讓義山弟進入前五名呢?真是的!
高鍇又奏道:「李肱的舊體文章寫得也很好,大有韓公愈之風,人長得英俊瀟灑,每每看見他,臣以為日後他一定會官至卿相,皇族宗枝有這樣的奇才,實在說乃是皇家之大幸與榮光。李肱等人的詩賦,如有差錯,臣敢承受欺天之罪。關於李肱的詩賦,伏望陛下聖慈,特別恩賜獎賞,宣示文武百官,以勸皇族宗子們加倍努力向他學習。臣謬誤難免,有損主司一職,不勝縷縷之誠。考生詩賦輯為一卷,僅隨奏狀,奉進聖覽。」
不知什麼時候,皇上又把雙目閉上,似已入睡,沒有任何表示。文宗皇上還在想著自己堂堂一代天子,竟然被家奴宦官控制,氣憤難消,耿耿於懷。
三
二月二十四日,天剛破曉,皇宮中更漏聲停了,秘書省的大門大開,東堂上的金榜已經高高懸起,學子們圍擠在金榜下,查找著自己的名字。
李商隱隨著人流,向皇宮涌去。
皇親貴戚宗子和公主郡主們,坐著有金鳳凰裝飾的豪華馬車,大官僚們帶著他們的公子和小姐,騎著快馬,邊說邊笑,一路歌聲,也老遠趕來看榜。
京城十二條大街兩邊的高樓上,家家都捲起帘子,觀看那些匆匆趕路的學子,有的學子神采飛揚,英俊似仙子;有的學子垂頭喪氣,滿臉晦氣像鬼魂。
旭日冉冉,朝霞滿飛,黃鶯在枝頭上鳴唱,春風撫愛著垂柳,輕輕飄拂。
李商隱來到東堂,遠遠看見一大群人,圍在金榜前,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老爺爺帶著孫子來看榜。爺爺眼神不好,孫子便一個個念著名字。孫子當念到自己的名字時,高興地跳起來,可爺爺卻依然板著面孔,要求孫子再念叨兩遍,還求旁邊的學子再重複一遍,才相信孫子確實金榜有名,高高中第,才咧開沒牙的嘴,笑起來。
突然,有人念叨李商隱的名字,他吃了一驚。又有個清脆的姑娘聲,道:
「是他,看!李商隱也中了第!七妹這回也該高興了吧?」
「六姐,你不高興嗎?韓畏之也榜上有名。」
從人縫中,李商隱才看清,站在榜前,有兩個女子正在調笑,口口聲聲不離自己的名字和韓畏之,略略走近,仔細一瞧,那女子不正是王家七小姐嗎?頓時心跳不能自已。七小姐身旁有個清秀書生,笑道:「七妹真有眼力,看看,這個李商隱還在我的前面哩,我們不僅是同年,他還是我的年兄呢。」
「誰讓你按榜上名次排長幼次序啦?他比你年紀小,你是兄他是弟。」
「七妹,你怎麼知道他比我小?你們已經交換生辰八字啦?」
交換生辰八字就等於訂婚,七妹滿臉羞紅,羞惱地拉著六姐告狀。
人越聚越多,七小姐的身影不斷被人遮住,李商隱不得不往前擠了擠,想看個真切,也想多看幾眼。與她分別近半年了,只是初到長安在街口車上,匆匆看了那麼一眼,她「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李商隱事後懊悔好長時間,去李十將軍家拜訪,也未能看見她,今日邂逅金榜前,真是緣份,再不能錯過了!
他正在往前擠時,七小姐突然轉過身子,睜大了眼睛,看見了他,高興地驚呼道:
「今年考得如何呀?」
高鍇奏道:「今年試賦題目是《琴瑟合奏賦》,試詩題目是《霓裳羽衣曲》。寫得最好的有五名。其中最佳者是李肱。
請陛下聖覽。」
宦官把五人的詩賦從高鍇手中拿走,呈遞給皇上。
文宗皇上一篇篇覽過後,道:「皇族宗子李肱的詩賦,真的很好嗎?沒有再比他強的啦?」
高鍇心裡有些發慌,如果皇上提出疑義,自己的烏紗帽可就保不住了。連忙道:
「以陛下聰明敏捷的文思,和崇高的聖德,為今年所出的兩道詩賦題目,體格雅麗,意思遐遠,考生捧讀相慶賀,自古未有。學子們加倍進行嚴格研究,深刻思索,反覆磨礪,使詩賦對仗工穩,音韻和諧。」
高鍇微微抬起頭,用眼睛掃了皇上一下,皇上微閉雙目,似認真傾聽,又似當耳旁風,他揣摸不出皇上的心思,只好道:
「陛下,今年的詩賦,比去年又勝數籌。臣日夜考較審批,怎敢不公正準確地推選?其中進士李肱的《霓裳羽衣曲》詩,最為迥出,更無其比。詞韻既好,抒寫又全面,臣前前後後吟詠近三五十遍,即使讓南朝何遜再生,也不會超過他!李肱又是宗族子弟,臣把他拔為狀頭第一人,以獎勵他的才幹。」
高鍇略略停頓,又掃了皇上一眼,皇上睜開雙目,很注意聽自己的話,心裡頗為感動,皇上一定對自己的選才很滿意,高興地道:
「此次大選,湧現出許多超俗賢才。張裳的詩,也非常之好僅次於李肱。臣把他選為第二名。沈黃中的《琴瑟合奏賦》,好似《昭明文選》中的《雪月賦》,臣選他為第三名。王牧的賦,自立意緒,言語不凡,臣選他為第四名。柳裳的詩賦,興思敏速,日中便成,臣選他為第五名,以上五人,臣擢之為中科,其餘三十五人,臣也把他們一起定為及第。」
令狐綯聽到這兒,心裡稍稍安定。義山弟沒能進入前五名,在三十五人之中也不錯了。這老東西!給面子就給大一點嘛,為什麼不讓義山弟進入前五名呢?真是的!
高鍇又奏道:「李肱的舊體文章寫得也很好,大有韓公愈之風,人長得英俊瀟灑,每每看見他,臣以為日後他一定會官至卿相,皇族宗枝有這樣的奇才,實在說乃是皇家之大幸與榮光。李肱等人的詩賦,如有差錯,臣敢承受欺天之罪。關於李肱的詩賦,伏望陛下聖慈,特別恩賜獎賞,宣示文武百官,以勸皇族宗子們加倍努力向他學習。臣謬誤難免,有損主司一職,不勝縷縷之誠。考生詩賦輯為一卷,僅隨奏狀,奉進聖覽。」
不知什麼時候,皇上又把雙目閉上,似已入睡,沒有任何表示。文宗皇上還在想著自己堂堂一代天子,竟然被家奴宦官控制,氣憤難消,耿耿於懷。
三
二月二十四日,天剛破曉,皇宮中更漏聲停了,秘書省的大門大開,東堂上的金榜已經高高懸起,學子們圍擠在金榜下,查找著自己的名字。
李商隱隨著人流,向皇宮涌去。
皇親貴戚宗子和公主郡主們,坐著有金鳳凰裝飾的豪華馬車,大官僚們帶著他們的公子和小姐,騎著快馬,邊說邊笑,一路歌聲,也老遠趕來看榜。
京城十二條大街兩邊的高樓上,家家都捲起帘子,觀看那些匆匆趕路的學子,有的學子神采飛揚,英俊似仙子;有的學子垂頭喪氣,滿臉晦氣像鬼魂。
旭日冉冉,朝霞滿飛,黃鶯在枝頭上鳴唱,春風撫愛著垂柳,輕輕飄拂。
李商隱來到東堂,遠遠看見一大群人,圍在金榜前,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老爺爺帶著孫子來看榜。爺爺眼神不好,孫子便一個個念著名字。孫子當念到自己的名字時,高興地跳起來,可爺爺卻依然板著面孔,要求孫子再念叨兩遍,還求旁邊的學子再重複一遍,才相信孫子確實金榜有名,高高中第,才咧開沒牙的嘴,笑起來。
突然,有人念叨李商隱的名字,他吃了一驚。又有個清脆的姑娘聲,道:
「是他,看!李商隱也中了第!七妹這回也該高興了吧?」
「六姐,你不高興嗎?韓畏之也榜上有名。」
從人縫中,李商隱才看清,站在榜前,有兩個女子正在調笑,口口聲聲不離自己的名字和韓畏之,略略走近,仔細一瞧,那女子不正是王家七小姐嗎?頓時心跳不能自已。七小姐身旁有個清秀書生,笑道:「七妹真有眼力,看看,這個李商隱還在我的前面哩,我們不僅是同年,他還是我的年兄呢。」
「誰讓你按榜上名次排長幼次序啦?他比你年紀小,你是兄他是弟。」
「七妹,你怎麼知道他比我小?你們已經交換生辰八字啦?」
交換生辰八字就等於訂婚,七妹滿臉羞紅,羞惱地拉著六姐告狀。
人越聚越多,七小姐的身影不斷被人遮住,李商隱不得不往前擠了擠,想看個真切,也想多看幾眼。與她分別近半年了,只是初到長安在街口車上,匆匆看了那麼一眼,她「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李商隱事後懊悔好長時間,去李十將軍家拜訪,也未能看見她,今日邂逅金榜前,真是緣份,再不能錯過了!
他正在往前擠時,七小姐突然轉過身子,睜大了眼睛,看見了他,高興地驚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