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頓了頓繼續道:「何人能夠歸墟,自然是得道之人。此番各位當中,多已經歷過生死,早已逃離陰陽束縛,自然便也可穿過這歸墟之途。得大天機者,必經歷磨難,否則這望樓豈不是人人得來皆可進入。」

  樓言的話,說白了,就是這些人都是已經打破了現世規則的人。這些人在過去,都只能是那些參破了規則而得道的人。當然,像胖子和超子這般顯然不是什麼得道高人,但他們卻又實實在在的打破了生死的規則。

  聽明白了他的這番話,查文斌終於有些明白,為何樓言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對他們既下死手,又不停的後手相救。的確,他是掌握那個世界規則的人,只有他才能幫這些「肉體凡胎」們去擺脫生死的輪迴。

  「仙人就在樓頂,能不能見到,就看各位的造化。」

  那不過是一方半個手臂長的泥土燒紙的建築模型,超子親眼見過,它就那麼一點大。到底是他們人被縮小了,還是那座樓被放大了?誰也不知道。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在那座荒島上,的確沒有任何建築存在,就更加別提這種一眼便覺得熟悉的中國式磚塊了。

  查文斌問他道:「你以前來過嘛?」

  「沒有,」樓言如實道:「我從未真正進過望樓,放心,和你們一樣,都是第一次。」

  「那座樓我記得上下一共是五層,」超子道:「四個面,一層比一層窄,好像也不大。」

  「可它卻裝下了一整座世界,」樓言頓了頓又道:「不過,這世界從來也就不大。在有些人的眼裡,萬里河山才是世界。可在有些人的眼裡,世界便只有他眼睛裡看到的方寸之餘。」

  一圈走了下來,為什麼說是一圈呢?因為樓言發現了地上出現了蠟燭滴落過的痕跡。這是最初他們出發的地方,地上的鞋印也印證了他們不過是轉了一個圈兒。這一圈下來,兩邊都是磚牆,絲毫沒有任何多餘的發現。

  「如果這就是你所謂的世界,那我想有個地方挺適合你的。」風起雲道:「監獄!這不就是一座圍城嘛,而且還是一座不大的圍城。」

  不想樓言卻道:「人的一生本來就是一座圍城。這些磚,雖然被我們踩在腳下,但卻也把人深深的囚禁在裡面。望樓便是一座讓大家來突破自己的圍城,只有站得越高,才能看得越遠,突破了肉體的生死,接下來便是要去提升精神的境界。」

  風起雲道:「但我不想在這裡繼續轉圈了,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轉,當然要繼續轉」樓言繼續道:「每個人不都在自己的圍城裡轉來轉去,最後有些人找到了出口,而有些人終身都會被困在這座圍城裡。相信我,只要你繼續轉下去,一定會找到那個突破口。

  第一圈便是了解這個世界,你已經做的很好了,才第一圈就道明了人生是被困在是圍城裡的本質。接下來,第二圈,每個人相隔一段距離,一直到看不見前面那個人的背影時,再出發。」

  胖子捅了捅超子道:「老何,別聽他的,我們還是跟查爺一起走。」

  「不,分開走。」查文斌道:「雖然友情和親情是人生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人生來的時候是獨立的,我們必須學會用獨立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所以,這一關,我贊同他的說法。」

  第七百六十一章 道路

  都以為第一個走的會是查文斌或者樓言,但出人意料的是,葉秋最先站了出來。

  「我先去。」

  風起雲攔著他道:「幹嘛要你先去呢。」

  他道:「因為我已經困在我的圍城裡很久了。」

  如果說孤獨,在這一干人里,葉秋的心的確是最特別的那一個。即使後來斗丫頭的到來,也依舊沒能讓他徹底打開。現代心理學家在研究一個人的人格以及性格養成時,通常都會從這個人的幼年時期入手。

  通常來說,一個人的人格,在三歲左右便開始建立,在六歲左右,人格已經形成。並且人格一旦形成之後,對一個人的影響便是終身的,可人自己通常又不會去視察到這一點。殊不知,一個人後半生過的幸福與否,往往其實在六歲左右便已經決定了。

  像葉秋的這樣沉默,寡言,孤獨的人,並不是健康的。查文斌也曾經試圖去解開他的心結,但那時的葉秋的外面套著一層厚厚的殼。雖然他很信任查文斌,也信任院子裡的每一個人,可他明白,維持自己冷漠和孤獨的形象,對他來說才是最好的選擇。

  他很強大,強大到連樓言都說他是肉體的巔峰。但同時,他的內心又很弱小,弱小到根本不敢去觸碰這個真實的世界。與其說他在尋求孤獨,不如說他是在逃避,逃避那個正視真正自己的視角。

  但,現在一切都不同了,他的身邊有了另外一個女人。雖然斗對他從未有過任何要求,可葉秋知道,人如果一旦選擇了自己的伴侶,就該要對這個伴侶承擔起該承擔的責任。

  他也想和斗去做一些戀人之間該做的事情,但現在,他和斗就連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都是一種奢侈。葉秋是不合群的,可沒有人天生是不合群的,只不過他像一隻蠶,吐著絲把自己裹得越來越緊。

  葉秋走了,他想在這座圍城裡去見一見那個許久許久都未曾見過的小男孩,那個五六歲記憶中被一次次丟進狼窩裡瑟瑟發抖的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