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們漢人也叫他東崑崙,」天成道:「把烏拉格峰又叫木孜塔格峰。」

  「崑崙,果然是崑崙!中國的神話起源於崑崙,終結於蜀山!」

  在中國的神話體系里,崑崙是個繞不過去的坎。世人皆知崑崙山是神州大地的祖庭山,也是中華龍脈的發源地,被稱為萬祖之山。

  可很多人卻不知道,崑崙山其實並不是一座綿延的山脈,而是分為了東、中、西三個部分。簡單來說,這是一座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全長達到兩千五百公里的巨龍。

  中國上古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很多都與崑崙山有關,所以它也被認為是炎黃子孫的發源地。而在黃河文明之前的先秦時代,就一直描述黃河的源頭就出自崑崙。其實神州文明的起源就是從西北這些高原開始,順著黃河來到中原,再分一支去了巴蜀,進而在華夏大地開枝散葉。

  而在道教的神仙體系里,西崑侖中的瑤池是西王母的道場,而中崑崙則是闡教大本營玉虛宮元始天尊的地盤,那麼東崑崙呢?其實道教的神仙典籍里一直沒有明確,但無論是史上關於道教神仙小說的記載,還是民間的傳說,都認為,東崑崙是三皇和三清的道場。

  其一,自古神州大地,以東方位為尊。崑崙三分天下,西和中都有主,東邊這麼好的位置自然不會缺神仙搶。而能在神仙體系里高於那兩尊大神的,用腳趾頭就能算出來。

  其二,諸多神話小說里都曾提到,太上老君來自崑崙,伏羲也是在崑崙悟出了河圖洛書,才有了八卦,後又傳給西岐的姬昌,這才有了今天的八卦體系,而伏羲位列三皇之一,三皇便是天、地、人三界最高領袖。

  但比起中西崑侖的各種傳說,東崑崙似乎低調的快要被人遺忘。因為它的位置也是三座崑崙山脈里最偏僻的,想要到達,就需要穿過整個無人區,這對於古時需要朝聖的人來說是巨大的困難。就算是現代裝備的支撐下,想要挑戰橫穿無人區,每年依舊還有很多人送命。

  比如他們此行的氣點茫崖,雖說是個市,但方圓兩百公里以內幾乎都是無人的戈壁,這裡是個天然與世隔絕的地方。

  他們去過西崑侖,也曾到訪過中崑崙,如今一路追隨著終於是到了東崑崙。

  沒有誰能夠理解查文斌心中的激動,他在神州的大地上,近乎是走出了一個完美的圓。而這個圓,便是他所信仰的道,一路傳播和成長的圓。從一個終點,他逆行著,終於是即將走到了那個傳說中的起點。

  如果這個世上真的還有神,那麼查文斌相信,它一定就在這裡。

  第六百五十六章 一醉三千秋

  山的腳下,有一片淡藍色的湖泊,它靜靜的躺在那裡。站在遠處眺望,湖泊的東邊處隱約坐落著幾座小山村。天成說,那裡就是魔鬼谷從,次但老人的家。

  藍天、白雲,如明珠一般墜入凡間的湖泊,如聖人一般白雪皚皚的山峰。此番的景象,堪比人間仙境,竟然會有這樣的名字,著實讓人意外。

  達瓦漢子急匆匆的朝著湖邊奔襲,他們也一刻不敢停留,緊隨其後。

  一座小屋的院子裡,一個老人正佝僂著腰翻動著石板上的白色晶體。他慢慢站起身來,用手遮擋著額頭,回望著遠處而來的行人。

  達瓦也看見了他,這個一直狂奔的漢子終於停了下來。他用雙手叉著腰,弓著身子在原地大口大口的哈著氣,這裡是海拔4000米的高原,他況且如此,就更別提後面那些人了。

  他就是要找的次但老人。

  一進院子就聞到了滿鼻的草藥味兒,老人和藹友善的站在那兒與他們微笑。

  猴爺走過去握著老人的手,與當年那一見,次但老人的容貌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只第一眼,他便認出了他。

  幾番寒暄,眾人被請進了屋子。屋內的陳設很簡單,一堆炭火,一把熏的漆黑的陶壺。地上是用獸皮鋪著的墊子,大家席地而坐,四處堆滿了各種叫不出名字的草藥。

  老人接過查文斌遞送的丹藥,先是摸,後是看,再是聞。而他臉上的表情也從和藹慢慢變的嚴肅起來。

  好一會兒,他又把丹藥重新放進了盒子交還給了查文斌。

  「送給你這顆藥的人,還在嗎?」

  查文斌想了想道:「說不在,其實也在。說在,其實也不在了。」

  老人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又伸出了六根手指道:「這味藥有個名字,叫做六神散。由玉樹、不死樹、沙棠、絳樹和以及瑤樹,這五種神木所結之果,再取其核磨成粉而制。其中又要再家一味琅玕為藥引。」

  說到這兒,他便搖了搖頭道:「這六味藥,任選其一,都不該屬於人間凡品。而這琅玕更是珍中之珍,送你藥的這個人,我實在無法猜出他的來歷。」

  他所說的這些藥名,就連猴爺這個做了一輩子藥的人都沒聽過,就更加別提他們其他人了。

  雖說這心裡涼了一大截,但查文斌還是沒死心,又問道:「敢問老前輩,哪裡有這六種藥?」

  老人摸了摸自己的鬍鬚,緩緩道:「玉虛崑崙,上有木禾,其修五尋。珠樹、玉樹在其東,璇樹、不死樹在其西,沙棠,絳樹在其南,碧樹、瑤樹在其北,琅玕在其中。」

  猴爺一聽,眼睛放光道:「如此說來,崑崙山脈確有這六味藥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