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相由心生。」查文斌道:「對於他這般的修行者而言,有句話叫做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心中若是住著魔,手裡捧著的佛也會是個魔,他真的要好好感謝葉秋。剛才葉秋那一刀不光斬掉了他手捧的那尊佛,更是斬掉了他心中的那尊魔。佛家叫一葉障目,這是修行過程中極容易誤入的歧途,也許這一刀真的能讓這世間多出一個真活佛來。對了,剛才那番打鬥,你們沒受傷吧?」

  胖子擦了擦脖子上的血跡道:「嗨,小事。不過查爺,想不到惹急了,你也會和那些喇嘛干起架來。咱查爺和人拼起了拳頭,這可是頭一遭的事兒,打起架來那也是很生猛的嘛,哈哈哈,這架打的還是過癮的!」

  談笑間,查文斌一直看著三樓,他知道那裡才是自己最後的目標,阿蘭還在。

  「你們在這兒等我。」

  他開始獨自迎著那樓梯慢慢往上走,一層,兩層,三層。當他拐過彎走到那條走廊上時,他隔著老遠便看見了蹲在走廊另一頭的紅衣阿蘭。

  阿蘭雙手抱膝,把頭埋入雙腿之間,她彷佛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結局,只是在那等著他們決出最後的勝負罷了。

  「為什麼不走?」查文斌輕聲道:「你可以走的。」

  阿蘭抬起頭,幽怨的看了她一眼,冷哼道:「裝好人?要是裝好人,你會拿我女兒做文章嘛!你們都是一路貨色,都是周成雄的走狗!你們不就是想我要我的命嘛,我死了還不願意放過我,那你就來吧!動手吧!」

  查文斌嘆了一口道:「我不是來收你的,我是來救你的,我是受你母親之託……」

  「我媽?我媽在哪!」阿蘭嗖的一下就出現在了查文斌的跟前,兇相畢出道:「臭道士,你拿了我的女兒不算,還想拿我媽,真當我好欺嘛!」

  「你媽已經不在了,」查文斌頓了頓道:「她為了讓我來勸你,不惜放棄做人的機會。你不能一錯再錯了,不能再辜負大家的一片苦心了。」

  「錯的人是我嗎?」阿蘭反問他道:「請問我為自己報仇何錯之有?那般的骯髒潑皮憑什麼還能好好活在這個世上?既然老天爺不給我伸冤,那我只能自己討個說法!」

  「他的對錯自有公道來斷,你既已為亡人便不得再這陽間興風作浪……」

  「公道?」阿蘭打斷了他的話,哈哈大笑道:「真是可笑啊,你居然對我講公道,是他玩弄拋棄我在先,又殺害我再後,害得我家破人亡!就因為他有權有勢,就能什麼事兒都沒有?到頭來反倒成了我的錯了,敢問這公道在哪?這公道何來!臭道士,我讓你取我性命,不過是因為我女兒在你們手上,你可千萬不要以為是我怕了你們!」

  「哎,你誤會了……」查文斌又把如何遇到凌若水,如何收養她的過程以及她母親如何來找自己的事情說了一遍,那阿蘭聽了還是將信將疑。不得已,查文斌只好道:「即是如此,那就勞煩姑娘跟我走一趟吧。」

  查文斌說著便打開了一個半寸長的小瓶,那阿蘭一狠心道:「也罷,被人騙了一輩子,也不差最後這一回了。」話音剛落,那阿蘭便是化作了一縷青煙鑽進了瓶子。

  回到查家,查文斌將那瓶子倒扣過來,用手指輕輕彈了瓶底三下,一個人影便從瓶子裡慢慢鑽了出來,越變越大,直到那一襲紅衣出現。

  她環顧四周,只見這裡到處儘是孩童的用具,那張小床邊還墊著一床碎花的棉布毯子,她一眼辨認出這是自己那天包著女兒所用的抱被,這是她親手挑選的。

  阿蘭急切的轉身問道:「她在哪?」

  「你現在還不能見她,因為你們已經陰陽相隔,若是為了她好便是要遠離她才是。」查文斌頓了頓道:「這是我的家,也是你女兒以後的家。我給她取名凌若水,我會把她當成親生女兒一樣照顧,我會撫養她長大成人,等到她長大了懂事了,我也會告訴她真正的身世……」

  阿蘭痛苦的叫道:「求你了,不要告訴她!我不配做她的母親,她也沒有那般惡毒的親生父親!」緩了緩她的臉上又露出了一絲微笑道:「凌若水,真是個好名字!查先生,謝謝你,謝謝你所作的一切,來世我做牛做馬都會來報您的大恩大德。

  只是,周成雄不死,難解我心頭之恨!待我取了他的狗命,先生要殺要剮,哪怕將我打的魂飛湮滅我也無話可說!」

  「我說過,你是已死之人不得參與陽間糾葛,若非真要這般做便是害了若水那孩子。你所犯下的錯,終究會變成天罰降臨到她的身上,她將會替母還債!」他又道:「相信我,這世上是有公道的,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陽間的事兒自然有陽間的法來斷,我相信周成雄咎由自取終究是逃不過這天道輪迴的。我答應你,我會用陽間的法子讓他得到該有的下場,我絕不會容許這樣的惡人還能繼續橫行霸道!」

  第五百五十三章 救贖

  在宗教和傳統文化中,一個人今生的成就與富貴是和他的道德掛鉤德德。

  老子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所以古人講,欲求財必先積德。在一個家族中,德也有承傳關係,但這種承傳都是有因果的,不是無緣無故的。所以我們一直有種說法,老人積德會給子孫積福;老人作孽會給子孫積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