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無味、無臭、無聲、無色、無始、無終,無可指名……」這聲音是越來越小,到了後面便就再也聽不到了。

  「師傅、師傅!」醒來後,胖子那瓶營養液已經輸完了,他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嘀咕道:「無極?蛋?這裡難道是就是傳說中的混沌!」

  無極是比太極更加原始的終極狀態。而他師傅所說的那段話是出自道德經,這是他從小便要熟讀的經文,這段話的意思是:雖知道潔白,卻安守於昏黑,便能做天下的榜樣。能做天下的榜樣,永恆的德性不相差失,便可回復到不可窮盡的真道。

  《道德經》之所以會被如此的推崇,除了其奠定了道教的理論體系之外,更為難得的是它還是一本哲學書。其中的哲學並不是給尋常的普通人看的,而是給統治者,它所有的出發點都很高,是以、地、國、家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是當權者必須要熟讀的聖人經典。

  它的本意是要教人「知其白,守其黑」,這是一種大智若愚的境界,也是對修道者最基本的要求。所以道者大多數不願意參與紛爭,也不願意爭強好勝,他們生來淡泊名利,遊走於天地之間只為感受天地自然。老子人為這種心態是決定一個人能否延年益壽的基礎,而真道亦是無窮無盡的,沒有終極,是一片混沌,等待著後人不斷去探索。

  天地開闢之前,它已經存在了無限的時間,而且會永恆地存在下去,空間上它也是無限的,不局限於任何一個具體的區域。因此用無極的範疇稱道。

  在宇宙演化的角度使用無極一詞,常與太極對舉,指比天地未辟、但卻是天地直接起始的混沌更加古老、更加終極的階段,這一階段,就是道。因此,無極是太極的根源。修道者都追求與道合一,道門術語稱與道合真,在具體機制上便是返回到元初的終極的狀態,這就叫做復歸無極。

  所以,道的終極就是無極,無極就是道的原義。

  而一個帝王,要想做天下的榜樣,就讓自己的江山永恆,就要有「知其白,守其黑」的德行。有個成語叫:德不配位,要想做好帝王便要有帝王的德行,若不然這江山是坐不穩的。

  這一連串的信息讓查文斌有些明白了:樓言說,進入這座萬年樓的都是真龍天子命格,凡人是進不來的,試問一個能做天子的人該會有怎樣的胸襟和品德?

  天子天子,是天選之子的意思。如果說這個球形空間變成一個測試,那麼即使是有人僥倖闖進來了,但他沒有天子的德行也最終是會被困死在這裡的。

  那麼怎樣才算是一個天子的德行?查文斌是凡人,他沒有天子之心,但他熟度過聖人術,也曾苦修道德,他在想如果自己是一個天子被困在這樣的環境裡會做什麼?

  「應該不會像我這樣到處胡亂想轍吧,」查文斌苦笑道:「天子該有天子的氣度,即使被困也應該保持著自己的風度,但那種自信又豈是我這樣的一介布衣能夠做到的呢。我明白,這是一個混沌,就如同盤古開天闢地之前的那個世界,可我不是盤古,亦沒有帝王之心,如何開天闢地……」

  這時,他懷裡的那隻三足蟾動了一下,查文斌猛的意識到自己懷裡還有幾樣東西。盡數掏了出來,正是那五枚印章!

  翻著手裡的那些印章,查文斌道:「樓言說過,秘密就在這些印章里,只有拿到了五嶽真形才能進來。傳說中,盤古死後,四肢和頭顱化作了五嶽,將天地撐開……」

  於是他立刻把那五枚印章按照人形的方位開始在地上擺弄了起來……

  第四百六十六章 過去未來

  五嶽,按照東西南北中的位置擺放起來。查文斌坐在地上,等待著奇蹟的出現,可印章並沒有像孫悟空的金箍棒那樣變大,無論你怎麼擺放,實際上它還是一塊印章。

  他自己都覺得自己有些傻,無奈只好把那些印章又都給收了起來。可他觸摸到那印章下方刻著的一圈圈圖案時,他忽然靈機一動道:「莫不是這些圖案就是地圖?」

  這些印章上的圖案,他早已熟記於心,按照之前古博軒在送他這些印章時也曾經說過,這些圖的作用就是就是一種等高線。在古代,這種畫圖的方式叫做「圓山」,而圓山其實就是一種地圖,於是他變嘗試著按照這五嶽圖鑑上的線條用圓山的法子來走走看。

  五個地圖,從哪個圖開始走又是個問題。之前他就研究過這些印章,但始終沒有得出什麼好的結論,因為他發現有些線條其實是不完整的,與當今五嶽的地形圖比,只有某些小部分是可以對的上,但多數依舊是無法匹配的。

  因為現在所處於一片白色的濃霧中,他根本就沒辦法看那印章上的圖案,也就只能靠回憶了。腦海里,五個圖案分別顯現出現,正打算隨即選一個的時候,他腦子裡一閃,若是把這五副圖連起來會怎樣?

  之前他從未做過這樣的嘗試,但這一次通過記憶,他不斷的調整著五圖的位置,當那些斷開的線條逐漸找到了新的連接點後,他豁然發現這五個印章本來就是一幅圖的五個部分罷了!

  還是按照五嶽的分布,五幅圖逐漸融成了一張圖。那些曾經自己覺得疑惑的位置,一下子變的開朗了起來,從哪裡進,到哪裡轉彎,再到哪裡出來,對於一個懂得「圓山」的道士,這些複雜的圖案和一張現代標準地圖比並沒有任何區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