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天仇道:「要真這麼說來,那《蘭亭序》沒準還是有可能的,那依查先生的看法,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查文斌正色道:「若你的目的還是尋得想要的東西,那我們便只能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了。」

  「不不不,查先生您誤會了,」張天仇指著他身後的那幾個人道:「我的兄弟們死的死,傷的傷,現在我只想活著把他們給帶出去,既然查先生通曉陰陽數術,懇請先生看在救人積德的份上帶上兄弟我,我保證再也不敢亂來。何況這裡還有安培寇海那個小人,好賴我還能幫襯先生一把。」

  「行了行了,」胖子揮手道:「你肚子裡頭那點小伎倆誰都清楚,都是千年的狐狸就別在這兒跟我們談聊齋了。想跟著我們,也行,你就真是順手撈點什麼出去我們也不會在意,但是醜話說在前頭,要真是有什麼《蘭亭序》一類的玩意,你可別想伸手。」

  張天仇道:「那哪能啊,就算真有的話那也是留給查先生的。」

  「放屁!」超子道:「你別拿我們跟你當一路貨色,廢話少說,拿兩把槍來。」「裝備都在這兒,你們挑……」

  查文斌拿出羅盤繞著四周轉了一下,從位置上看與他的判斷基本一致,他到:「古語云,天開於子,地辟於丑,人生於寅,所有想要萬年長生的人都會選擇把自己藏在寅時位,但從這裡過去,前面一定會經過金中人,說不定我們能遇到安培寇海……」

  第三十九章 迷失空間

  《類經圖翼》曰:「蓋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生克循環,運行不息,而天地之道,斯無窮已。」

  陰陽本於易經,而五行出於八卦,道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都由陰陽相互作用而產生,如日月、天地、男女、上下正負等等,說的是事物的消長,統一和對立;而五行則是陰陽這種基礎認識上的衍生,是一種萬事萬物具體運行起來的軌跡,讓處於那個時代的人能夠通過五行來尋找到自然變化的規律,如果說陰陽是平面的二維思考,那麼五行的基礎就是更加複雜的三維世界。

  而五行葬法的記載最早可以追隨到夏商時期,五行的「行」字,就是一個空間。

  在河南安陽一個叫作「小屯村」的殷墟,曾經出土過一個叫作叫「倒金字塔」的古代帝王陵墓。那個陵墓的形狀是一層一層,上面大,下面小,到最下面、最底下的時候,就像亞洲的「亞」字,中間就是一個棺材,這個形狀就像一個倒金字塔。現代考古考證,這個「亞」就是四方,再加中間就是五方。

  這種等級的墓葬在奴隸制社會中是屬於常見的,因為那個時候的人權觀念還沒有形成,君主或者諸侯在對待奴隸就像對待自己的私有財產,具有對其的任意處置權。而根據王妮子所述和張天仇的信息,這座墓葬原本是修給王子晉的,王子晉是東周年間的太子,彼時恰好還處於奴隸制社會,作為一個精通「道」的人,他的墓葬擁有如此複雜的排列和規模是可以理解的。

  而這也恰恰是查文斌所擔心的地方,若真如王妮子所言,族長可以入內享受後世香火,那麼族長一定會是在正中的位置。這些人死後依舊享受著族人五行死氣源源不斷的供給,那麼《蘭亭序》在其中也並非沒有可能,因為這種風水局並不是所有後人能夠看出其中的蹊蹺的,他們只是把自己葬於那個位置視為一種祖先給自己的榮耀罷了。

  等到胖子和超子武裝完畢,張天仇也把手下都給集結了起來道:「查先生,從現在起,我的人就是您的人,怎麼弄,您說了算。」

  「第一,路可以斜著走,但心術不可不正;第二,不許隨意觸碰這裡的任何東西。」

  張天仇把那頭點的就像是小雞啄米似得,一個勁的再三保證,查文斌又用硃砂給了每人手掌上畫了一道符,說是可以抵禦這裡陰氣的入侵。這東西雖說看不見摸不著,但就和一個人住在空蕩蕩的大房子裡久了會生病一樣。

  查文斌認為,此處的構造是藉助了天然的溶洞,其內部的線路異常複雜卻又互相連通,所以會經常出現一些岔路,而這次張天仇非常配合的選擇了同行。查文斌一直是跟著羅盤的方位在走的,而在大約一個小時後,他發現自己的羅盤出現了異常,指針開始有不規則的輕微抖動現象。

  「查先生,怎麼不走了?」張天仇道:「是不是這裡也有那種東西啊?」

  查文斌看著四周高低不平的峭壁和那些彎來彎去的支路,這一路過來都好像走進了有無數分支的毛細血管一樣,這裡有很強的磁場在干擾著羅盤,再看一旁那塊凸出來的岩石,他總覺得好像剛才也看到過。

  「這麼強的磁場,就說明附近一定有金屬大量堆積,」查文斌道:「就是這地方拐來拐去的,我怎麼覺得一直在裡面兜圈子。」

  「我也有這個感覺,」風起雲道:「這裡就像個迷宮一樣,我看還是用做記號的方式,沿途標上號,但是大家絕不能走散了。」

  「讓你的人拿掉所有的金屬裝備,然後圍成一個圈兒,」查文斌道:「我要你們幫我組成一道牆。」他想要用這個方式找到那個干擾點,如果能鎖定干擾的方向,那也就意味著五行葬中的「金」位就能被找到。

  只見他雙腿盤坐在地上,將羅盤左右雙手托著放在自己的胸腹上,輕輕吸了一口氣道:「八宮分列二四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若有千重鎖,定有王侯居此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