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發現秦昆的自行車時,又質問起來:「此乃何物?」

  「此物為腳力車。」

  「哈?車長這樣?端的可笑。」

  秦昆心中吐槽這群沒見過世面的傢伙,問道:「幾位官爺,這裡是哪?」

  「臨江縣,聽過嗎?」

  秦昆一愣。

  「臨江……???」

  「怎麼,你又是哪裡人?莫不是北方來的探子?」

  隊長手掌不經意摸向佩刀。

  秦昆倒是笑了:「您聽我的口音,像哪的人?」

  隊長一愣,旁邊小兵插嘴:「隊長,這是當地口音啊。」

  隊長握刀的手稍稍鬆懈:「閣下行蹤詭異,身旁這腳力車也詭異,敢不敢與我明說一下身份?」

  這就是當面盤問了。

  都知道自己是當地口音,還在心生懷疑,明顯是自己的打扮和行為舉止非常奇怪,秦昆相信,自己一旦回答不好,會被毫無理由的拿下。

  望著這隊人不過十二位,自己擺平他們不成問題,但秦昆也不想多生事端,開口道:「幾位官爺有所不知,在下自幼行走江湖,被師父帶走學了二十多年墨家術,這是初次回鄉,有些不認識了。」

  幾人一愣。

  隱士高人?

  難怪氣質和言談舉止不似凡俗之流。

  「敢問閣下老家在哪?」

  「陰川。」

  秦昆可不敢報出秦家村或者老廟鎮的大名,也不知道這是什麼年代,秦家村和老廟鎮到底存不存在,只能報出陰川縣的地名。

  隊長徵詢地望向剛剛說話的小兵,小兵明顯是當地人,聞言一喜:「頭兒,離我家不遠,兄弟聽過白石川嗎?」

  小兵期望地看來。

  秦昆思忖,白石溝自己倒是聽過……不過那幾條旱溝,莫非曾經也有大川流淌?

  「就是孤峰一座的那個地方?」

  秦昆說出了白石溝的地貌,小兵連忙點頭,更熱情了:「對對對,就是那!哈哈,都是鄉里鄉親的,在下彭敬,敢問閣下尊姓大名?」

  「秦昆。」

  秦昆終於鬆了口氣,幾個官兵也不再懷疑,放他離去。

  來到城裡,秦昆發現此刻的臨江城是有些小了,比後世小了十倍不止,不過這裡自古就是戰略要地,又是交通樞紐,再小也是有很足的人氣。

  沿街叫賣的、運輸木料石料的車輛、酒肆、兵器鋪子、藥房比比皆是,無不是靠著提供軍事便利而餬口的。

  走了一路,看了一路新鮮,秦昆終於找到了點熟悉的感覺了。

  「原來是臨江……這彈琴的老頭,到底用的是誰的因果線……」

  秦昆唏噓,目光看向自己來時的方向。

  既然這裡是臨江,剛剛那座荒山就是天虎山了。

  生死道九地之一的天虎山雖然存在感不高,但也在臨江,但它坐落在臨江西南,比較偏僻。天虎山宗門建立於五代,據說和郭威有關,此刻那裡既然是荒山,證明此時是在五代之前……

  「五代之前嗎……唐?隋?南北朝?」

  秦昆望向街上的服飾,漢人和少數民族的服飾都不少,這三個時代都是華戎雜錯的民族大融合時代,他也猜不出個所以然。不過目光卻看向北郊離城裡最近的那座山。

  月壇山!

  「嗯……斗宗自元代由北向南,現在臨江還是燭宗、符宗、祭家三處,祭家老窩雖然不清楚,但燭宗、符宗一直都在月壇山附近,不如過去打探一下?」

  說去就去。

  秦昆為了避免太扎眼,把自行車放在一戶看起來樸實的農戶家裡,又給了一瓶山楂水,說這是深山仙門精釀至品山楂汁,可延年益壽,農戶起初不願意,流著眼淚,被逼著喝了一口,然後驚喜連連,急忙把自行車藏到家中地窖,向秦昆拍著胸脯保證會妥善保管秦昆的腳力車,才依依不捨目送秦昆遠去。

  流雲衫換上,加上頭髮本來就不短,秦昆走出巷子時就不那麼乍眼了。

  哼著小曲走在臨江街頭,秦昆忽然覺得遠處煙塵滾滾。

  一瞬間,街上一令官呼喊:「敵襲已至城北十里,各自戒備!」

  連續三遍,秦昆本以為要人心惶惶,最後發現只有小型的騷亂,然後百姓竟然還是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只是有些炊餅等小吃攤罵罵咧咧關了鋪子:「他奶奶的,讓不讓人做生意了。」

  秦昆愕然,幫著收拾門口的凳子,好奇道:「店家,敵襲城北十里了,這群人怎麼不回家躲著?」

  老闆看見秦昆在幫忙,才好心解釋:「咱臨江是兵家要地,打仗多,但山川河流阻隔,大仗卻不多,各自戒備就是小心小股敵人入城。都不急。全城戒備的時候回家躲著就行……」

  老闆顯然經歷過大場面了,秦昆受教一般點點頭:「那既然大家不用躲著,你們這些攤子怎麼就收了?」

  「嗨!那群兵痞集合時候總喜歡順些吃食,我們這是怕了。不跟你說了,官兵來了!」

  老闆關了門,好幾股官兵從街道向城北匯集,顯然不是什麼精英,路過時有的還調戲兩下民婦,哄搶一些百姓的東西。

  秦昆看著這群也就十幾、二十多歲的官兵,是又好氣又好笑。

  這麼大的年紀就上戰場,著實可悲,不過見他們那混帳模樣,也是無可奈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