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跟楊總談好了,這兩幢樓讓給我來修。」關江州急於做兩幢樓,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錢。以前也缺錢,但是不緊迫,可是誤食毒品之後,花錢多,對金錢更為渴望。如果能完成兩幢樓的項目,那就能解燃眉之急。

  關百全如看傻子一樣看著老三,道:「楊永福為什麼要對你這麼好?」

  關江州道:「我和楊總是哥們兒。」

  關百全忍無可忍地道:「夠了,這事免談。我警告你,以後不要和楊永福來往。楊永福是楊國雄的兒子,我和楊國雄有矛盾,這是明擺著的事情。如今楊國雄的兒子靠著女人上位,給你點小恩小惠,我不相信有這種好事。你要真想做事,就從最基層的崗位做起,你哥和你姐都是這樣。」

  關江州道:「我需要錢。」

  關百全道:「每個月一萬塊錢,夠花了。」

  關江州道:「我交了女朋友,這點錢不夠。」

  關百全不想再聽老三鬼扯,道:「你把女朋友帶回家,讓她跟徐靜談。如果真是合適的對象,我可以考慮增加生活費。我再次警告你,別和楊永福糾纏。我和他爸結了深仇。」

  父子最終不歡而散,關江州離開的時候,女秘書遠遠地站在一邊,不敢靠近。關江州剛從國外回來後,曾在公司總部上過班。他喝酒以後把不住性子,帶著喝得爛醉的辦公室女文員去開房。事後,女文員找到徐靜哭訴,準備到公安局告發。經過徐靜調解,還賠了一筆錢,總算把事情壓下去。這事以後,關百全對留洋歸來的老三格外失望,看著就煩。

  離開父親的公司,關江州暴躁起來,猛踩油門。

  回到羅馬小區不久,關江州又難受起來,喝過了跳跳糖水,終於緩過勁來,從地上爬起來,擦掉了鼻涕,用力踹桌子:「徐靜,你不仁,別怪我不義。你斷我財路,我要你老命!」

  一直以來,關家三兄妹都覺得如果不是徐靜強行出現在爸爸身邊,他們的媽媽不會病亡。如今關江州染上毒,急需用錢,徐靜更成為自己賺錢的絆腳石。新仇加舊恨,關江州殺心大起。

  關江州以前在國外的時候,認識一個有著特殊癖好的朋友,他收集了很多國外的兇殺案例,還經常與關江州等人分享。這些兇殺案例千奇百怪,有的作案手法匪夷所思。他給朋友發了郵件,過了不到一小時,朋友把郵件傳了回來,郵件里有一個大大的附件。

  打開附件,哈欠又起。關江州再喝了跳跳糖水後,挑中了一個案例,細細研究,直到將整個過程完全弄明白。他決定先去弄清楚父親的行程,只有等到父親不在江州時,計劃才能順利實施。

  8月18日上午9點,侯大利駕車來到省公安賓館,參加為期兩天的培訓。

  參會的人不多,會議開得非常紮實。

  上午,各級領導提要求、交代任務、通報省公安廳命案積案各個小組的進展情況。

  下午,第二組組長侯大利和第七組組長林海軍分別匯報破案經過。省公安廳命案積案專案組共分為七個小組。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專案二組偵破了湖州系列殺人案,專案七組成功追逃兩人,來了一個開門紅。這一次會議的明星人物就是侯大利和林海軍。兩人講完之後,再由參會人員提問。參會人員都是偵查戰線的高手,對湖州系列殺人案為什麼要重新確定偵查方向最感興趣,一直追問這個關鍵環節。侯大利熟悉湖州三案每個細節,講完「沙發上的血滴」「受害者妻子對受害者很冷漠」等細節之後,贏得了熱烈掌聲。

  8月19日,省刑偵總隊刑偵顧問授課以後,來自公安部的兩位刑偵顧問為參會人員授課。

  其中一位刑偵顧問是大法醫,講課深入淺出,內容極有針對性。侯大利運筆如飛,記下首席大法醫的講話內容:「現場分析是從命案已經發生的結果入手,運用逆向思維,分析判斷案件發生時的初始狀態。現場分析的真正任務不是簡單的影像式反映現場,不能單純鏡面反映,而要經過感覺、印象進行思考,逐步了解現場各種事物的內部矛盾,了解它的規律性,了解此現象和彼現象的內部聯繫,從而作出準確的判斷,掌握事物的本質,達到揭示現場真相的理性認識。」

  類似理論在大學裡學過,只是當時沒有實踐,對其理解不深不透。這些年侯大利接觸了大量案件,再來聽理論,便聽懂了理論的針對性和對現實工作的指導性。

  「現場勘查一要全面,不僅要勘查第一現場,還要勘查可能存在的第二、第三現場,不僅要勘查中心現場,還要勘查外圍現場,不僅要勘查主體現場,還要勘查關聯現場……二要深入,不僅要勘查物體表面,還要勘查物體的裡面,不僅要肉眼勘查,還要運用現代技術器材進行勘查,不僅要在現場進行勘查,必要時還要提取檢材進行實驗室檢驗,不僅要檢查衣著、屍表,還要對屍體進行解剖,做法醫病理組織學檢驗……三要真實……」

  大法醫講完,侯大利整整記了二十頁,打了十幾個著重號。

  會議結束,省刑總老朴把侯大利叫到身邊,道:「不到公安賓館吃飯,那邊的飯菜不好吃,沒味道。到刑總伙食團吃飯,伙食團的面好吃,超級牛。你是刑總的人,卻幾乎沒有在刑總待過,今天我請你參觀你的單位。」

  來到省刑總辦公樓,老朴帶著侯大利將所有能走的樓層走了個遍,然後到一樓餐廳。辦公樓里人不多,有些冷清。到了一樓餐廳,剛進門就聽到說笑聲,二三十人在餐廳吃飯,三三兩兩圍坐在一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