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以前,侯大利是國龍集團的太子,在集團內部地位很高。如今,侯大吉出生,侯大吉的媽媽喬亞楠住進國龍大酒店。侯大利在國龍集團的處境出現了微妙變化。江克揚長期跟在侯大利身邊,接觸了不少富二代,很清晰地感受到這個變化。

  侯大利撥通父親電話,道:「爸,我到陽州辦案,剛到國龍大酒店。」

  離婚之後,這是兒子第一次回到國龍大酒店,侯國龍看了看日程單,道:「那你先休息一會兒,我回來吃晚餐。別走啊,我們要聊一聊。」掛斷電話後,他沉默了一會兒,招來工作人員,推掉晚上所有應酬,隨即又給喬亞楠打電話。

  侯大利正在和江克揚閒聊之時,門口傳來一個幼兒不太清晰的說話聲。隨即一個幼兒出現在門口,搖搖擺擺走過來。喬亞楠跟在幼兒身後,道:「大吉,叫哥哥。」

  兩歲的侯大吉沒有對哥哥的記憶,好奇地打量眼前兩個陌生的大人。他忽然伸出小胖手,對侯大利道:「哥哥。」他發音不太準確,「哥哥」發成了「多多」。

  眼前的侯大吉與自己有血脈聯繫,雙眼明亮,充滿童真。侯大利抱起弟弟,道:「你叫什麼名字?」

  「侯大吉。」幼兒經常說起自己的名字,發音奶兮兮的,但頗為標準。

  喬亞楠看到侯大利抱起了她的兒子,明顯鬆了口氣,道:「大利,你爸要回來,等會兒我們在小廳吃飯。」

  很長一段時間,喬亞楠霸占了江州電視台的屏幕,不僅出現在《江州新聞》上,還是文化欄目的主持人。江克揚對其印象特別深刻,此刻見到這朵「江州臉」出現在侯家,再次感嘆金錢的巨大力量。

  喬亞楠帶著兒子侯大吉來房間看望哥哥,說了幾句閒話,便帶侯大吉離開房間。

  過了一會兒,樓梯響起了急促的說話聲,還有對話機「沙啞」的聲音。侯大利在屋內聽著這些響動,有了一種大戰即將開打的荒謬感。幾分鐘後,侯國龍推開了侯大利所住的房間門。他這些年比以往胖了一些,肚子微微凸了出來,但雙眼依然有神,如探照燈一樣掃視兒子的房間。

  江克揚原本在說話,當侯國龍出現在門口之時,他的話如遇到寒流一般,被凍得縮了回去。

  侯國龍走到沙發邊,向江克揚點了點頭,坐了下來。

  服務員進屋,為侯國龍泡上江州團茶。江州團茶是江州茶廠系列產品之一。這個系列的普通產品是江州團茶,高端產品是江州毛峰。侯國龍保持著創業初期的老習慣,只喝江州團茶。由於江州茶廠不再生產團茶,夏曉宇便收購了一家江州老茶廠,專門為大老闆生產江州團茶。

  喝了一口醇濃茶水,侯國龍道:「你在省公安廳的專案二組,有什麼案子需要找我?」

  侯大利介紹道:「這是江克揚,江州重案大隊的,如今抽調到省廳專案二組。」

  侯國龍打斷道:「你不用介紹,我見過江克揚,他還幫過我們的忙。很早以前,我們的貨物在鐵路上被盜。那時江克揚很年輕,應該剛參加工作,帶著幾個輔警把人抓了回來。那時不叫輔警,通稱『跑二排的』。老吳所長是我的朋友,他經常夸江克揚。」

  這是十幾年前的事情,是江克揚參加辦理的第一起重大盜竊案件。聽到侯國龍談起多年前的案子,江克揚不禁佩服眼前大老闆的記憶力。

  聊了幾句閒話,侯大利直奔主題:「專案二組正在偵辦楊帆案和白玉梅案。白玉梅是秦永國煤礦的財務人員,後來遇害。今年,我們在月亮湖發現了白玉梅的屍體。」

  「十幾年前的案子,物是人非。你怎麼破?破不了。」侯國龍靠著椅背,如獅子一樣微微眯起眼睛,朝面前的兩人來回掃了兩眼。

  侯大利道:「能否破案是我們的事情,我們需要全面了解白玉梅的情況。」

  父子倆的對話馬上來到擦槍走火邊緣,兩人的目光如子彈,在空中「啾啾」亂飛。

  「你想要知道什麼?」侯國龍在集團里素來說一不二,唯獨面對兒子時總是毫無辦法。

  侯大利學著滕鵬飛的動作,揉了揉臉頰,道:「說實在話,我也不是太清楚,所有不起眼的線索或許都有用。如果要說範圍,我想知道楊國雄、黃大磊、秦永國、白玉梅之間的事,還有所有與楊國雄有競爭關係的人和事,包括爸的國龍集團如何與楊國雄競爭。」

  侯國龍眉毛原本揚了起來,聽到「爸」這一聲稱呼,揚起的眉毛慢慢恢復原狀,呼了一口氣,道:「楊國雄身上江湖氣太濃了,和黑社會大哥不清不楚。八十年代初做生意,江湖氣濃一些是優點。時代變化了,他這人沒有與時俱進,一條道走到黑,最終把自己玩壞了。」

  侯大利道:「楊國雄最初靠摩托起家,後來摩托徹底垮了,爸和丁總是否聯合起來搞他?」

  侯國龍望了窗外一眼,目光穿透雲層,似乎回到八十年代:「楊國雄眼光不錯,很早就認定摩托能起來。我們還在修摩托的時候,他就開始造摩托。江州摩托是八十年代的江州標誌。等到江州摩托出現在大街小巷,我和丁晨光這才醒過神來,原來不僅可以修摩托,還可以造摩托。楊國雄的缺點是不注重技術積累,江州摩托總體粗糙,容易熄火,特別是剎車不好,事故比較多。國龍摩托有後發優勢,研究了江州摩托的得失,集中力量改造剎車系統。丁晨光的思路和我相似,也注重抓質量。大家營銷水平差不多,質優者勝。楊國雄對我們兩家懷恨在心,認為是搶他的飯碗,造謠、誣衊、恐嚇我們的技術員,最過分的是挖斷工廠道路,這種下三爛的事情很多,層出不窮。他的思維和手法都落後了,總想著和競爭對手血拼,根本不是解決問題的思路。加強內部管理,提高技術水平,改造營銷體系,搭建資金渠道,這才是他應該做的事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