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距離和聯軍的站都已經過了兩天時間。

  這兩天裡唐軍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堅決咬住劉武周不放。

  兩下前後大小戰陣十三次,唐軍每戰皆勝斬首無算,但是自身的體力也到了瀕臨崩潰的地步。

  為了不讓突厥獲得喘息之機,李世民命令全軍晝夜行進裹糧而行,不讓突厥人歇腳,自己自然也沒法休息。

  這種打法在這個時代極為罕見,哪怕是屈突通這種老將,也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窮追不捨的打法。

  大多數情況下,追擊的目的都是為了擴大戰果獲取首級軍功。

  這種行為肯定要講一個成本,如果損失大戰功微,也就放棄了。

  再不然就是自己心裡有把尺,知道多少戰功或者首級,是自己這支部隊的上限。

  到了差不多,也就會見好就收,繼續追下去自己可能就會吃虧,就算不吃虧所得和付出的也不成正比。

  就像現在唐軍這樣,兩日兩夜不眠不休的追擊,讓士兵都累成這副模樣。

  大軍更是嚴重脫節,目前李世民控制的也就是玄甲騎外加自己麾下的數千精銳騎兵,加起來不超過一萬五千人。

  其餘兵馬並不是戰死受損,而是因為追不上腳步被迫停下。

  好在李世民派了侯君集前去收攏這部分人馬,倒是不至於擔心他們逃跑。

  可即便如此,軍隊現在的狀態也還是很危險。

  一個個累得都已經到了極限,又得不到糧食補充,對於人體而言,也是極大的負擔。

  雖然大軍裹糧前行,但是軍中乾糧可不是民間可比。

  為了保存的時間長些,乾糧又干又硬很難咬動。

  要說吃的話,怎麼也得弄碗水,再不然拿火烤一烤。

  可是李世民為了追擊突厥人,根本不給大家吃糧的時間。

  要求士兵在馬上解決吃喝拉撒,別耽誤追擊的時間。

  這就導致大部分人這兩天實際根本沒吃飯,也就是渴極了的時候喝幾口水。

  這也就是李世民平日裡深得將士之心,外加這次勝仗確實漂亮把他的聲望推到了極限。

  換個其他元帥這麼安排,下面的兵士怕是早就鼓譟不幹了。

  哪有這怎麼折騰人的?

  不就是突厥人麼,跑了就跑了,你這樣窮追不捨又有什麼好處?

  他們雖然礙著李世民的面子沒鬧,李世民自己心裡也知道,這件事對於士兵的影響有多大。

  正常情況下,自己也不會那麼干,但是現在卻是不得不如此。

  哪怕他們再怨恨自己,自己也得咬牙堅持走下去!「突厥人以狼為神,向來以狼神苗裔自居,自認為自己就是草原的狼,其他人都是他們的獵物。

  這次也讓他們知道一下,自己成為獵物是什麼滋味。

  就算那些僥倖不死的,經過這次戰敗,今後聽到大唐二字也照樣會心膽俱碎。

  我估計他們也不敢輕易再來中原。」

  徐樂看著火堆緩緩說道,言語裡也滿是誇讚之意。

  按說徐樂和他的玄甲騎作為先鋒,這種追逐戰他的任務最重也最累。

  要說怪話,他最有資格說。

  但是徐樂非但什麼都沒說,還全力支持李世民的主張,帶領玄甲騎衝鋒在前。

  這十三次連戰連勝,固然是因為唐軍掌握了主動權,也和徐樂的捨命搏殺每次打長痘衝鋒在前密不可分。

  李世民也不和徐樂客氣,而是點頭道:「孤要的就是他們不敢再起進犯中原的念頭。

  否則八部突厥輪番來攻,我們就什麼都做不成了。

  此番既是鬥勇也要鬥智,最重的目的就是讓突厥人知道,不管比什麼,他們都只能是輸家。」

  徐樂道:「故意放走劉武周的部下給突厥人造成拖累,又因為要用劉武周的兵馬帶路不好鬧僵,這些步兵帶也得帶不帶也得帶。

  再趁他們休息時發動攻擊,讓敵人得不到喘息。

  我軍雖然人困馬乏士卒疲憊,敵人的情況只會更糟。

  我敢說現在的突厥人連睡覺都要睜開一隻眼!前方就是鼠雀谷,這地方正好給他們做埋骨地!」

  李世民微笑道:「孤和樂郎君一個心意。

  孤這次不和他們玩陰謀,要用就是用陽謀。

  有本事不要逃,停下來好好較量較量分個高低。

  只會逃命算什麼本事!他們不是靠著騎射手段自認為可以來去如風誰也捉不住麼?

  這回就看看,他們能跑到哪裡去!」

  這兩日的激戰,唐軍收穫不僅在於斬首上。

  更重要的是戰略層面,唐軍牢牢控制先機。

  結社率本想進入晉州休整,結果被唐軍追擊進城失敗。

  又想進入呂州,結果又吃了個敗仗。

  非但是沒能進入城市,反倒是眼睜睜看著呂州城在他面前換上大唐旗幟,就連原本的守將都被義軍在城頭斬首,給結社率一個下馬威。

  兩天時間長途行軍接連戰敗,突厥人的處境自然是比唐軍糟糕多了。

  唐軍所有的問題他們都有,唐軍沒有的問題他們也有。

  比如說士氣,再比如說安全問題。

  原本結社率還想過放棄大軍自己逃,可是在接連的戰敗以及義軍蜂起,四處攻擊後,他也放棄了這個打算。

  現在在軍隊裡,他還能保住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