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本帥只是希望限制唐軍的速度。

  如果他們的騎兵跑起來,咱們想走就不容易了。」

  這時候結社率和宋金剛的態度都在變。

  結社率不敢再那麼盛氣凌人,宋金剛則表現得比以往更亢,但同時還是耐著性子講解。

  其實這時候了,大家都有個默契。

  仗打成這樣,安全都成問題。

  這時候還要做口舌之爭或是爭面子,那就真的是自己嫌命長。

  宋金剛看了一眼結社率和執必思力:「騎兵交戰最重速度,我用恆安軍的任命絆住玄甲騎,讓他們沒辦法跑起來。

  只要騎兵不能來往馳騁,戰鬥力就要打一半的折扣。

  突厥勇士此時只要一個衝鋒。」

  執必思力搖頭道:「這就別想了。

  兒郎們打得太苦,現在根本沒法集結。

  更別說讓他們和玄甲騎打。

  說句難聽話,就算他們吃飽喝足,都未必有這個膽量,更別說現在。

  逼他們過去,也是送死。」

  結社率這次沒有攻擊執必思力,反倒是點頭道:「金狼騎也是一樣。

  沒有兩三日休整,不可能和唐人廝殺。

  三十六計走為上!撤!」

  宋金剛帶著劉武周脫離戰場,當然不是為了保存實力接應結社率、執必思力他們。

  宋金剛對戰場的把握非常敏銳,當時就看出來情況不對,尤其是郭子和的態度不對勁。

  這就不是個打仗的奮威,強行打下去,很有可能恆安甲騎要蒙受巨大損失。

  所以來了個逃之夭夭,帶著大軍先行撤退。

  可是宋金剛也知道,就這麼走了,自己肯定是交代不下去的。

  就算是唐軍那邊不找自己麻煩,草原各部能饒了自己?

  金狼令箭一下,草原八部的怒火足以把恆安軍化為齏粉。

  是以他們退出戰場後稍作休整,就來到這裡準備打接應。

  這都是宋金剛的主意,他能看出聯軍敗局已定,也能猜出他們必要要往這裡逃。

  畢竟戰前勘測地形自己也在場,不管是從地形地貌還是從結社率的眼神,他都能確定其逃跑方向。

  以救駕之功抵臨陣逃脫之罪,這雖然不是突厥人的行事作風,但是就眼下這個情況,哪怕是金狼騎阿史那,也得做變通。

  在宋金剛的估計裡面,自己就算不能力挽狂瀾,至少也能抵擋一陣。

  突厥軍和自己的兵馬配合之下,多多少少也能給唐軍製造麻煩,這也是他的用意所在。

  要說反敗為勝打敗唐軍,這個可能性實在太低。

  只能是給唐軍製造麻煩,讓他們畏懼傷亡不敢再追下去,這才有一點希望。

  否則一個追一個逃,那怎麼也是個死。

  可是現在的情況超出了預料,誰能想到阿史那居然混帳到這個地步。

  不但不肯派兵支援自己和唐軍打,反倒是要把恆安軍當棄子!他那話的意思再明確不過,把機動力較差的步兵丟下,和唐軍消耗爭取時間,然後騎兵逃之夭夭。

  這是藍突厥該說的話?

  宋金剛這時候手握重兵且對阿史那相當於救星,難免有脾氣。

  何況這事關係重大,哪裡還能忍得住?

  聞言直視結社率,怒道:「咱們能撤,那些步兵怎麼撤!現在勝負未分,我們怎能踟躕不前!」

  執必思力不等結社率開口,搶先說道:「勝負未分?

  不見得吧?

  你再看看,是勝負未分麼?」

  說話間執必思力馬鞭朝著前方遙遙一指,只見馬鞭所指方向煙塵蕩漾塵土飛揚,仿佛有無數條土龍正在飛速衝來。

  只看煙塵就知道,來的人馬比玄甲騎只多不少,而且還是騎兵。

  否則不會有這種聲威,也不會讓大家都覺得腳下大地震得像是要裂開。

  唐軍的主力騎兵到了!有這種聲勢的,自然只可能是李世民所率唐軍主力。

  隨著他的到來,玄甲騎和唐軍主力騎兵總算是可以匯合。

  這對於徐樂來說自然是好消息,可是對於宋金剛來說,就是壞的不能再壞的那種消息。

  他忍不住怒視執必思力,一句髒話險些脫口而出!你們這幫執必部的兵將是幹什麼吃的?

  為何就不能阻擋李世民,讓自己專心對付玄甲騎?

  就算沒看過兵書,好歹也是常年草原遊獵的主,難道不知道分割包圍,集中力量殲滅一部這種道理?

  這邊擋住玄甲騎,那邊拖住唐軍主力,就還有重創玄甲騎的機會。

  現在這可如何是好?

  就在他思慮的當口,李世民的兵馬已經加入戰團。

  李世民一馬當先持弓而進,很快就知道了徐樂所在的方向。

  徐樂正在韓約的遮護下,放開手腳與這些恆安步兵廝殺。

  兩翼的騎兵已經在剛才的交鋒中被打散了。

  恆安甲騎原本就不知道該怎麼對付牆陣,更別說被韓約從後攻擊一下子就被打亂了陣腳。

  那些恆安甲騎的老底子既顧念和玄甲騎的香火情分,更考慮到自家現在是為誰賣命。

  要說替劉武周廝殺也就算了,現在是替突厥人和玄甲騎拼命,犯得上麼?

  作戰意志不高,屬於能躲就躲能藏就藏。

  那些非嫡系的騎兵倒是敢打,但是戰鬥能力和勇氣並不匹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