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隨著殺戮他的精氣神也越來越旺盛鬥志越來越高,高聲呼喝吆喝殺敵,只待一個衝鋒間就把面前的玄甲騎徹底摧毀。

  可就在這個時候對面的敵人卻突然有了變化,宗羅睺只覺得敵人的軍陣逐漸變得厚實,原本即將打穿的陣型,重又密集起來。

  這還不說,自己的壓力反倒是越來越大。

  原本還以為是垂死掙扎,但是很快發現不是這麼回事。

  對方的刀槍從四面八方襲來,身旁部下接連倒下。

  原本只在正面出現的敵人,什麼時候跑到兩翼去了?

  而且正面的對手並沒有因為這個變化變得薄弱,這就說明不是敵人分兵而是增兵!這是怎麼搞的?

  還不等宗羅睺明白過來,韓約、秦瓊、薛氏兄弟等人已經帶兵出現,並且投入了和金城騎的交鋒之中。

  原本是牆陣對牆陣,兩面金屬牆壁對撞。

  現在變成了三面金屬人牆向一起擠,而被擠壓的對象正是金城騎!作為金城騎二當家,終究是要和下面的軍漢有所區別。

  饒是廝殺正酣之時,宗羅睺也得注意觀察戰場。

  這一看就看出了問題,其他各路兵馬哪去了?

  怎麼從四路聯軍變成了自己一家的兵馬力抗整個玄甲騎?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歸去來(十四)

  薛舉和徐樂之間的較量,已經到了極為緊要的時刻。

  兩條馬槊如同兩條黑龍,已經拿出了渾身解數,發現還是吃不下自己的同類,就只好用最原始最野蠻的方式對撞!當技巧失去作用後,就只能以蠻力決出高低。

  兩人都是對自己的膂力充滿信心之人,以力破局都是素來認可的最佳手段,今日就還是用這種方式攻擊對手。

  你一槊我一槊,你來我往互有來回,徐樂只覺得兩臂酸麻胸中發悶,周身的氣血運行已經不似一開始那麼順暢,隨著喉嚨的甜腥味道越來越沖,這口血隨時都可能噴出。

  不過即便如此,自己也不能放棄!更不能示弱!自己難受,薛舉難道就舒服到哪裡去了?

  雖然看不到對方表情,但是徐樂堅信,他的情況和自己差不多。

  自己要吐血,他也肯定是難受的很。

  雖然其膂力在自己之上,但是這種差距還不足以形成碾壓。

  現在這種盤槊對抽的打法,只要拉不開彼此力量的檔次,誰都不會太好過。

  自己架開薛舉的槊固然是眼冒金星身體搖晃,他難道不是也一樣?

  這時候比的就是誰更能堅持,誰的意志又更為堅定,誰能挺到最後誰就有勝利的希望。

  兩人一個是抱定必勝信念,出世以來從不曾言敗更不認為自己會輸給敵人。

  另一個則是滿懷仇恨,挾私仇以交戰,也不會輕易打退堂鼓。

  這樣的兩個人進入到搏命環節,誰又會主動往下退?

  這個問題其實誰也說不出特別篤定的答案,哪怕讓兩人再打一場,是什麼結果都難說。

  但是今時今日,最先撤退的還是薛舉。

  這位金城霸王以勇武聞名,加上又是有名的性如烈火,一旦發起脾氣來不管不顧。

  這樣的人給人感覺肯定是打架不要命,一旦殺得興起就不管不顧。

  事實上以往的戰鬥也確實是如此,一旦投入戰鬥中,薛舉就什麼都顧不上。

  很多時候軍隊的指揮權就交給宗羅睺等人,自己只顧著斬將奪旗再不就是殺人。

  這麼個人現在又是一肚子仇恨,按說就是不管什麼局面都會打到底才對。

  但現在最先退出對決的,卻正是這位金城霸王。

  就在兩人的大槊盤旋對抽一輪之後,薛舉架開徐樂的槊,但是並沒有像之前那樣還以顏色,而是猛地撥轉馬頭就走。

  饒是徐樂一時間都沒反應過來,愣了一下才明白,敢情是對手逃了?

  他和薛舉交戰的時候,五感六識都用在捕捉薛舉動作上,對其他的顧不到。

  這個時候才有餘暇分心他顧,隨後便發現了問題所在:戰場情勢變了。

  金城騎開始了撤退,退得很是狼狽。

  在玄甲騎的追擊下,不時有金城騎兵被斬落馬下。

  雖然有軍將拼死抵抗,但是在如同潮水一般的玄甲騎面前,這種抵抗註定是徒勞的。

  大多數人則選擇緊催坐騎拼命地逃,口內更是發出陣陣呼喝。

  在這種情況下,已經無法保持之前的牆式陣型。

  而離開陣型的騎兵對上依舊保持軍陣的玄甲騎,結果就是一部分人僥倖逃脫,大多數人難逃喪命厄運。

  這也看出來薛舉的兵法沒有學到家。

  玄甲牆陣進退有法,這不光是一個進攻陣型,而是一套戰法的基礎所在。

  把牆式衝鋒練會之後,就等於是武人練就了深厚的基本功,扎馬刺槍樣樣皆能,然後還要系統訓練武藝才能成為真正的高手。

  薛舉這就像是只練了扎馬就以為自己已經練成,不知道後面還有很多東西。

  就像是撤退,按說騎兵進攻如牆,撤退的時候也是有自家法度的。

  彼此配合互相幫扶列陣而退,才能保證傷亡降低到最小。

  像他這麼撤,很多時候就是無意義的損失。

  薛舉顯然也是看到了自家軍隊的情形,生怕被卷進去才開始逃,不過……想走哪裡這麼容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