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真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六公主一陣猶豫,最後還是被韓如月認真的視線打動,只得點頭,「五哥其實也來參加宴會,只是他不喜歡這種氣氛,此時一定是找個地方喝酒。這樣吧,我們先挑個沒人的地方等,我派宮女去找他。」

  韓如月點頭,三人便找了一個人煙稀少的涼亭,坐在裡面等著五皇子過來。

  過了沒一會,遠遠就見一名身披雪白披風,裡面穿著紅色金龍長衫,打扮得俊秀非凡的修逸朗緩緩走來。

  眼看著他就要到涼亭這邊,後面突然冒出一個人影,攔在他的面前。

  「哎呀,糟了。」六公主驚叫一聲,鬱悶不已。

  她聽說竹陽郡主喜歡五皇兄的事,就是沒料到竹陽郡主居然瘋狂到,能跑到沒人的地方將五皇兄堵住。

  韓如月氣得不輕,她找皇子是有要緊的事情詢問,竹陽郡主難道就不能別耽誤事?

  她起身就要去找他。

  被五公主攔住,「這時不適合你出馬,還是我來吧。」

  五公主站起身,垂著頭,極其不情願地走到五皇子身邊,不知說了什麼,到是成功讓竹陽郡主讓開,沒再過多的糾.纏。

  修逸朗來到涼亭時,一臉的心有餘悸,「竹陽莫不是瘋了,小爺和她說的還不清楚,她到底要小爺怎樣?」

  「估計竹陽郡主是真的太喜歡你了。」憋了半天,六公主終於擠出一句。

  修逸朗得意一笑,「果真是拜倒在本少爺的英姿下,哈哈,本少爺的魅力果真不同凡響。」

  六公主垂下視線,對於驕傲自滿的五皇兄,她表示沒啥好說的了。

  兄妹兩人插科打諢,到是讓氣氛活躍不少。

  韓如月也能冷靜下來,對著修逸朗問道:「五皇子,你可知九王爺現如今身在何處,當真在嘉峪關軍營?」

  修逸朗眸子閃了閃,沒想到韓如月如此敏銳,如此細微的事情竟也能發現。

  「小九叔的確在嘉峪關,不過並不是預計的軍營,而是更邊疆的主要要塞。他此次前去,為的就是調查邊疆的真實情況。」

  韓如月早知道修夜擎身負重任,得到這個回答,並沒有太過意外。

  「現在關於他的傳聞,是他自己放出的風聲,還是住手邊疆的將軍當真出了問題?」

  修逸朗眸子裡的讚賞不再加以掩飾,不得不說,韓如月果真敏銳,若是男子的話,他都想收為幕僚。

  「一半一半吧,一開始是他們故意設下的陷阱,小九叔也算是將計就計。」

  韓如月點頭,只要能將主動權掌握在手中,一切都不算問題。

  韓如月忐忑不安地心終於落到實處,整個人放鬆下來。

  「韓二小姐,你先回去好好歇息一番,等小九叔有了消息,小爺一定第一時間通知你。」

  修逸朗懶洋洋地笑著,狹長的桃花眼眸光瀲灩,大刺刺地落在她的臉上。

  韓如月並沒計較他的視線,她出來也有一段時間,也應該回去了。

  向兩位請辭後,六公主目送兩人出了視線,確定韓如月不會聽到,六公主才問向修逸朗:「五哥,你為何要告訴她事情,你不是說,這時不能讓人知曉嗎?」

  「她是小九叔的未過門妻子,我既然已經知曉,便應當告訴給她。更何況,這也不涉及任何的秘密,不算泄露秘密。」

  六公主點頭,「五哥,那竹陽郡主可如何是好,她老纏著你,這也不是辦法。」

  一提到那個女人,修逸朗帥氣的面容頓時陰沉下來,「那女人根本就是瘋了,最近給她找點事情做,別閒得老出來。」

  另一邊的韓如月和韓宓一起向外走,兩人眼看著快要到達大門口,一襲打扮非凡的韓新月恰好下了馬車,抬腳往裡面走。

  只見她梳著雲近香髻,頭頂斜插著一支金鑲寶石點翠花簪,身穿五彩對孔雀紋錦衣,腳上穿一雙雲頭錦鞋,當真是艷麗非凡。

  看到韓如月時,捂著唇,發出誇張的笑聲:「咦,這不是我的好二妹妹和表姐嗎?你們怎麼從裡面出來了?難不成被人發現邀請的名單上並沒有你們,而被攆出來了?」

  韓新月一開口便是一陣嘲諷,模樣真是說不出的討人嫌。

  韓如月輕輕一笑,「裡面人多,看著就讓人覺得累得慌,我已經辭別公主,想要回府。到比不得大姐姐,連邀請函都沒得到,只能趁著宴會開始後,偷偷來。」

  韓新月臉上的笑容再也掛不住,她的確沒得到邀請函,又不想錯過和公主接近的機會,便好說歹說找了人,才能入府。

  此時被韓如月當面撕開遮羞布,只覺得整個人暴露在所有人面前,即難看,又尷尬。

  韓新月用袖子遮著臉,生怕有人發現自己,鬼鬼祟祟地回到馬車上,片刻不敢耽擱地落荒而逃。

  韓如月心情不好,決定要找梁府麻煩,才能解決讓自己好受一些。

  於是,她把鄭勇、孫久明和李浩忠都叫進府里。

  這三人都是她培養出來的親信,自從將娘留給她的鋪子都拿在手裡後,就讓他們三個管著。都得到不錯的發展,收益提高得也越來越多。

  「讓你們打聽的事,你都打聽好沒?」韓如月一邊品著才泡好的花果茶,一邊淡淡啟唇,問著三人。

  鄭勇資歷最大,他先站出來,「二小姐果然料事如神,我們順著你給的線索,得到確切的消息,將梁府偷偷在外面開設的買賣全都搞清楚了。」

  「那梁老爺當真是膽子大的,自己在朝為官,背地裡居然敢參合到賣鹽之中,就不怕被人發現。」孫久明冷笑著嘲諷,顯然對這種事情格外地不恥。

  韓如月把.玩著白瓷茶盞,用它捂著雙手。

  說起來,會知道梁府敢參合到販賣私鹽中,還是上輩子無意間知道的。

  她想了很多種對付梁府的方法,可哪一個都未必能讓他們一蹶不振,也只有販賣私鹽這一點,足夠他們一家死得不能再死。

  本朝律令,販賣私鹽者死。

  梁老爺當然知道這是死路一條,可忍受不了它的巨額回報,便鋌而走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