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第104章
身後追兵的腳步聲漸漸逼近,韋香和李裹兒躲在假山堆砌起的縫隙之間,隱藏好自己的身形,等到人們的身影看不見了,這才從假山之中緩緩走出。
「母后,」李裹兒用力抱緊了韋香的手臂,輕聲道,「父皇他……」
韋香沒有說話,只是扯著她的衣袖快步朝著李顯所指出的位置跑去,李裹兒腳步一頓,手指忽然顫抖了一下,「母后……求您了,告訴我吧!」
韋香依然沉默著,帶著她躲開把守的追兵。
李裹兒停下腳步,她望著韋香的側臉,「父皇說會和我們一起走,我要在這裡等他!」
韋香心頭驟然漫起無邊的無奈和憤怒,她劈手給了李裹兒一巴掌。
晚風吹拂,李裹兒低著頭,髮絲亂糟糟地堆在額前,擋住了她的眼睛,她執拗地站在原地,不肯再走半步。
「如果不是你肆意妄為,惹得朝臣不滿,兄弟鬩牆,你父皇怎麼會那般操勞?如果不是你做事輕率,怎麼會被人抓住空子,設下毒計致我們於死地?現在你還在這裡耍小性子,你以為還有誰能慣著你嗎?慣著你的人已經死了!」韋香咬牙道。
李裹兒忽然抬眼。
就在此時,遠處喪鐘長鳴,一群白鶴撲簌簌展翅衝上雲霄。
喪鐘已鳴,聖上駕崩。
李裹兒全身顫抖了起來,她一把甩開韋香的手,想要往李顯的寢殿而去。
一隻手猛然摟住了她的腰,另一隻手捂住了她滿是淚水的臉頰,韋香毫不猶豫地朝著李裹兒的後頸上敲下去。
李裹兒只覺得後頸一痛,隨後眼前一黑,便什麼都看不見了。
韋香將李裹兒的一隻手搭在自己肩上,肩背用力將她背在了身上。
她背著李裹兒進了密道,密道之中的路並不平整,好幾次從斜處插出來的石頭劃破了她的衣角,但她神情專注,扶著李裹兒的手紋絲不動,愣是平平穩穩走過了半程。
「父皇……我要父皇……」韋香背後傳來李裹兒低低的呢喃聲。
韋香長出了一口氣,張開嘴無聲道:「我也想要。」
帶著上官婉兒的馬車一路風馳電掣,卻忽然被截停了。
臨淄王早早下了命令,所有人一律不得出城,宵禁時期仍在街上遊蕩的,直接就地處決。
而剛剛,一道聖旨從宮中傳出來,由聖上身邊的宮侍拿來的,其上只有短短几句話,卻讓所有人大驚失色。
皇后韋氏,安樂公主李裹兒,以及大唐昭容上官婉兒弒君弒父,罪不容誅,見之立斬,斬者賞千金。
軍士們面面相覷,都猶豫著不敢做聲。
宮侍尖著嗓子怒道:「大膽!爾等還不接旨謝恩?!」
這時候,人們才反應過來,紛紛跪地領旨,他們仔細地將聖旨看了一遍又一遍,確定無誤後馬上列成小隊,前往洛陽城各個角落巡查。
城門前很快空曠起來,只有一名男子站在原地,低著頭似乎在沉思些什麼。
一隻手搭在了男子肩上,他嚇了一跳,猛地回過頭去,只見身後是一位熟人,平日與他父親是至交好友,可以說得上是看著他長大的,如今在臨淄王座下當值,叫作李懷忠。
「崔小子,」李懷忠關切地望著他,「怎麼了?怎麼一個人站在這裡?」他頓了頓,又道,「時間到了,快散值回府吧,今日宮中不太平,還是早些回去。」
崔湜愣了一下,看著李懷忠的眼睛,莫名其妙問道:「方才那位宮侍說的是真的嗎?真的是韋後她們殺了陛下嗎?」
聽到崔湜的話,李懷忠眼底瞬間閃過一絲冷光,他的面容肅然起來,低聲告誡道:「崔湜,這話在我這裡說一說也就罷了,可千萬別說到別人那裡去……你與上官昭容之間的那些風流韻事我也聽說過,可這宮中的事情翻來覆去,總沒一個準,盛衰之間,轉瞬顛倒,上一刻還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下一刻說不準便是家破人亡,滿族抄斬,咱們顧好自己尚且小心翼翼,哪還有那麼多閒心去尋求真相?」
崔湜垂下眼睛,拱手道:「不才受教,多謝將軍指點。」
「稱不上指點,」朝堂之上翻滾半生的將軍連忙扶住崔湜的手臂,低聲勸道,「這些事我們不能管,也管不了,還是早些回去,跟你父親說說話,然後蒙頭睡上一覺,明日便又是一天了。」
過了許久,崔湜才點了點頭,直起身來,告別李懷忠,轉身慢慢朝著自己的馬車而去。
馮小寶掀開門帘望向外頭,皺著眉頭道:「怎麼回事?」
馬車前,一名身著紅色薄衫的女子攔住了馬車,她抬頭望著對宮中局勢一無所知的馮小寶和趙謙,開口便是擲地有聲的幾個字:「宮中有令,立斬上官婉兒。」
趙謙眼神一變,手慢慢摸上了腰間的短刃,一邊緊緊盯著眼前的女子,「你是誰?」
「我叫紅袖,你們可能沒聽說過我,但你們一定聽說過我夫君,」她抬起眼眸,直直看向馮小寶,「……來俊臣。」
馮小寶抬了抬眉,仔細從女人臉上找到了幾縷故人痕跡。
他轉頭看向趙謙,「是我們的人。」
紅袖鬆了一口氣,回頭看了一眼燈火通明的關卡,急聲道:「把婉兒帶下來跟我走,你們之前的路線已經被封住了,夫君替你們又另外開闢了一條出城的路,你們帶著婉兒跟我走。」
身後追兵的腳步聲漸漸逼近,韋香和李裹兒躲在假山堆砌起的縫隙之間,隱藏好自己的身形,等到人們的身影看不見了,這才從假山之中緩緩走出。
「母后,」李裹兒用力抱緊了韋香的手臂,輕聲道,「父皇他……」
韋香沒有說話,只是扯著她的衣袖快步朝著李顯所指出的位置跑去,李裹兒腳步一頓,手指忽然顫抖了一下,「母后……求您了,告訴我吧!」
韋香依然沉默著,帶著她躲開把守的追兵。
李裹兒停下腳步,她望著韋香的側臉,「父皇說會和我們一起走,我要在這裡等他!」
韋香心頭驟然漫起無邊的無奈和憤怒,她劈手給了李裹兒一巴掌。
晚風吹拂,李裹兒低著頭,髮絲亂糟糟地堆在額前,擋住了她的眼睛,她執拗地站在原地,不肯再走半步。
「如果不是你肆意妄為,惹得朝臣不滿,兄弟鬩牆,你父皇怎麼會那般操勞?如果不是你做事輕率,怎麼會被人抓住空子,設下毒計致我們於死地?現在你還在這裡耍小性子,你以為還有誰能慣著你嗎?慣著你的人已經死了!」韋香咬牙道。
李裹兒忽然抬眼。
就在此時,遠處喪鐘長鳴,一群白鶴撲簌簌展翅衝上雲霄。
喪鐘已鳴,聖上駕崩。
李裹兒全身顫抖了起來,她一把甩開韋香的手,想要往李顯的寢殿而去。
一隻手猛然摟住了她的腰,另一隻手捂住了她滿是淚水的臉頰,韋香毫不猶豫地朝著李裹兒的後頸上敲下去。
李裹兒只覺得後頸一痛,隨後眼前一黑,便什麼都看不見了。
韋香將李裹兒的一隻手搭在自己肩上,肩背用力將她背在了身上。
她背著李裹兒進了密道,密道之中的路並不平整,好幾次從斜處插出來的石頭劃破了她的衣角,但她神情專注,扶著李裹兒的手紋絲不動,愣是平平穩穩走過了半程。
「父皇……我要父皇……」韋香背後傳來李裹兒低低的呢喃聲。
韋香長出了一口氣,張開嘴無聲道:「我也想要。」
帶著上官婉兒的馬車一路風馳電掣,卻忽然被截停了。
臨淄王早早下了命令,所有人一律不得出城,宵禁時期仍在街上遊蕩的,直接就地處決。
而剛剛,一道聖旨從宮中傳出來,由聖上身邊的宮侍拿來的,其上只有短短几句話,卻讓所有人大驚失色。
皇后韋氏,安樂公主李裹兒,以及大唐昭容上官婉兒弒君弒父,罪不容誅,見之立斬,斬者賞千金。
軍士們面面相覷,都猶豫著不敢做聲。
宮侍尖著嗓子怒道:「大膽!爾等還不接旨謝恩?!」
這時候,人們才反應過來,紛紛跪地領旨,他們仔細地將聖旨看了一遍又一遍,確定無誤後馬上列成小隊,前往洛陽城各個角落巡查。
城門前很快空曠起來,只有一名男子站在原地,低著頭似乎在沉思些什麼。
一隻手搭在了男子肩上,他嚇了一跳,猛地回過頭去,只見身後是一位熟人,平日與他父親是至交好友,可以說得上是看著他長大的,如今在臨淄王座下當值,叫作李懷忠。
「崔小子,」李懷忠關切地望著他,「怎麼了?怎麼一個人站在這裡?」他頓了頓,又道,「時間到了,快散值回府吧,今日宮中不太平,還是早些回去。」
崔湜愣了一下,看著李懷忠的眼睛,莫名其妙問道:「方才那位宮侍說的是真的嗎?真的是韋後她們殺了陛下嗎?」
聽到崔湜的話,李懷忠眼底瞬間閃過一絲冷光,他的面容肅然起來,低聲告誡道:「崔湜,這話在我這裡說一說也就罷了,可千萬別說到別人那裡去……你與上官昭容之間的那些風流韻事我也聽說過,可這宮中的事情翻來覆去,總沒一個準,盛衰之間,轉瞬顛倒,上一刻還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下一刻說不準便是家破人亡,滿族抄斬,咱們顧好自己尚且小心翼翼,哪還有那麼多閒心去尋求真相?」
崔湜垂下眼睛,拱手道:「不才受教,多謝將軍指點。」
「稱不上指點,」朝堂之上翻滾半生的將軍連忙扶住崔湜的手臂,低聲勸道,「這些事我們不能管,也管不了,還是早些回去,跟你父親說說話,然後蒙頭睡上一覺,明日便又是一天了。」
過了許久,崔湜才點了點頭,直起身來,告別李懷忠,轉身慢慢朝著自己的馬車而去。
馮小寶掀開門帘望向外頭,皺著眉頭道:「怎麼回事?」
馬車前,一名身著紅色薄衫的女子攔住了馬車,她抬頭望著對宮中局勢一無所知的馮小寶和趙謙,開口便是擲地有聲的幾個字:「宮中有令,立斬上官婉兒。」
趙謙眼神一變,手慢慢摸上了腰間的短刃,一邊緊緊盯著眼前的女子,「你是誰?」
「我叫紅袖,你們可能沒聽說過我,但你們一定聽說過我夫君,」她抬起眼眸,直直看向馮小寶,「……來俊臣。」
馮小寶抬了抬眉,仔細從女人臉上找到了幾縷故人痕跡。
他轉頭看向趙謙,「是我們的人。」
紅袖鬆了一口氣,回頭看了一眼燈火通明的關卡,急聲道:「把婉兒帶下來跟我走,你們之前的路線已經被封住了,夫君替你們又另外開闢了一條出城的路,你們帶著婉兒跟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