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梁川終於轉頭看了他一眼,嗯了聲,「一路平安。」

  江湛並非這村野之人,來這也不過一時,遲早是要回去的。梁川也不意外。

  「梁兄弟。」江湛忽然道,「你要不要帶上你夫郎,跟我一起走?」

  「我?」梁川這下是真意外了,怔了片刻,才道:「去哪?」

  「自然是去京師了。」

  「作何?」

  江湛笑了兩聲,「你若跟我一起走,不出十年——」

  他伸出一雙手,想了想,又只剩下一隻,「不,五年,我斷定你必能富貴滔天。」

  當今幼帝不過五歲,江湛父親江承弼是承襲了爵位的鐵帽子王,如今京中風雲變幻,正是用人之際。

  凡天元俱都兇狠好鬥,加之這類人天性也比常人聰慧機敏些,兩相加持之下,很能成事。

  尤其梁川又比他見過的人,都要更機警些。

  梁川看他一眼,「我對行醫沒什麼興趣。」

  「……」

  江湛想起自己當時為了讓梁川信服,隨口扯過的謊話,說自己家世代行醫,還出過太醫院院判,給皇帝老子瞧病。

  可這話本就漏洞百出,再看他周身氣度,只消稍一思索,便知他說的假話。

  梁川不是個會說笑的人。他故意這麼說,實際是已回絕了。

  江湛乾笑一聲,半晌,才道:「梁兄弟,你既不願跟我一起,那也隨我一道去京師看看吧?」

  梁川還想拒絕,江湛卻道:「太醫院裡有全天下最好的大夫,內閣有飽覽書籍的學士,若說當今什麼地方對我們這類人的情況知曉的最多,那也只有京師了。」

  「地元這類人,每一回發病,就像是過了那鬼門關一遭,梁兄弟,你是見過的。若有幸能得遇見契合的天元,那還好說。可如若不能,一日一日熬下去,多的是有熬壞身子的。更別提往後若是孕育……」

  梁川突然想到了自己的親娘。

  她是個模樣很好看的女人。雖說啞了,但後來水頭村有人提起那啞女時,也都說她生的是少見的靈秀。

  可不知是不是因生下了他而虧了身子,亦或是有別的緣故,沒過多久,她便撒手人寰。

  一陣沉默。

  梁川的確也想曉得更多。

  他看向江湛,「何時出發?」

  江湛笑了:「時間不等人,我的車馬卻能等得。待你料理好父母弟妹,還有家中田地,我們再走不遲。」

  --------------------

  作者有話要說:

  下章直接進京了!(會回村的,說是農民攻那就到最後還是農民攻)

  -

  補充一個私設(前面也有提到過):

  ao結合,能生出a/b/o。但a和b結合或者o和b結合的話,就只能生出a或者b了,是生不出o的。算是隱性基因?哈哈哈

  第44章

  兩月後,京師繁華之地。

  正是隆冬時季,上京城的風景,卻像是與別處都不同些。

  這樣的寒冷的天氣,長街之上仍是人來人往,不輸平日裡半分熱鬧。

  有兩道人影行在人群之中,一高一矮,分外顯眼。

  不為別的,實是二人裝扮,與京中風潮大不相同。

  像是那高大的漢子穿著一件黑色大氅,瞧著像是以什麼動物皮毛粗糙製成的,矮些的那少年則頭戴一頂鹿皮做的半舊帽子,穿一件厚絨絨的素白襖子,衣領上還簇著一小圈兒白色的毛毛。

  是京里八百年前都沒時興過的樣式,倒像是打哪個山溝溝里出來的樸實莊稼人。

  饒是如此,這衣服卻沒將二人樣貌拉下去半分。

  尤其是那少年,衣領上那圈兒毛毛圍著他臉旁,襯的一張小臉蛋是愈發的瑩白如玉,一顰一笑,是這上京城裡都少有的顏色。

  有些行人先是瞧二人衣服,但瞧著瞧著,便不由被他臉蛋勾去視線。

  這二人正是梁川與陳小麼了。

  二人自一月半前從上巧村出發,隨江湛一道,乘坐馬車一路南下。因走的是官道,一路上停下來歇息也少,三人在三日前便抵達了京師。

  本就快入冬了,田裡活兒沒剩多少,走前,梁川又幫著翻了田收了尾,讓一家人能安安心心過冬,最後還託了馬有財幫忙看著陳家屋子。

  家裡算是沒什麼要操心的了。

  此次回京,溫岑沒同他們一道回來。

  溫岑雖是已同江湛重修舊好,但他在上巧村開書塾不過半年,得村民照拂頗多,此刻撒手就走,留一幫正學著字的娃娃們不管,未免有些教人寒心。

  尤其那書塾裡頭,有那麼一兩個,還真是有些天分的,溫岑打算帶著他們,在明年開春的縣試下場試一試。

  溫岑雖是終究要回京師的,但這事兒事兒得慢慢來,急不得。

  到了京師的前兩日,梁川同陳小麼都在客棧休息,今日才出來閒逛。

  梁川側眸看向陳小麼,「冷不冷?」

  「不冷。」陳小么半張臉都埋在那圈毛毛裡頭,只餘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四處看著,聲音歡快的跟鳥雀兒似的,「比村里可暖和多啦!」

  這倒是實話。

  上巧村在北邊兒,年年冬日都下大雪,厚厚一層敷在土地上,天寒地凍。到了那時候,家家戶戶都要燒火炕,晚上才能睡的踏實。

  哪像這京城,雖是已至臘月,可這寒意卻跟天上細絲絲的小雪一樣,薄薄的,積也積不起來多少,更覺不出什麼刺骨的寒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