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頁
追風以前的訓練員就是侯小五,侯小五出勤的時候老是帶著它,還管它叫兒子。
向姍揉著狗腦袋熱淚盈眶:「你怎麼把它帶出來了?」
小蔡從背包里掏出一大袋狗糧和一些罐頭:「追風已經退役了,黎隊把它領養回來,以後它就在這兒幫咱們守院子,繼續為民服務。」
追風哈哧哈哧地喘著熱氣,向姍噙著淚卻笑得很開心:「怎麼就你和追風來了?頭兒呢?」
小蔡搖了搖頭:「可能是在去找余師兄的路上,也可能在去找聶醫生的路上。」
大家都習慣了黎縱的四處奔波,可無論他有多忙,一周總要回來兩次。
同年夏天,向姍的孩子出生了,是個漂亮的女孩兒,黎縱在產房外焦急地等了足足二十七個小時,因為是破曉時分出生,所以黎縱給她取名叫侯照曦,小名叫暖暖,希望她一生如朝陽般溫暖而充滿希望。
小暖暖長得很快,不到一歲就已經能搖晃著走路了,眉眼間也有了一些侯小五的影子,小蔡嚴格篩選了兩位住家保姆幫向姍帶孩子,可小丫頭太皮了,成天在院子裡爬來爬去,追風尾巴和腦袋上的毛都被她抓禿了。
秋天過得很快,又是一年的冬天,今年綝州下起了大雪。
除夕當晚,市局整個禁毒和刑偵的人在向姍的院子裡充當廚師,向姍和侯小五的父母都遠道而來,一院子的人熱熱鬧鬧地吃了一頓年夜飯,唯一的遺憾,是黎縱還是沒回來。
時光翩躚,有的人向前走了,有的人永遠留在了過去,有的人卻選擇停留在過去。
除夕守歲之夜,黎縱自願留在市局幫大家值班。
他坐在值班室里,照著大龍灣流域的地圖規劃著名下一次要走訪的具體路線,手機一響他立馬就會接。
這兩年他連號碼都沒換過,他總想著余霆會忽然給他打電話。
忽然,門口崗亭的值班員推開門:「黎隊,門口來了個老太太,說自己叫李蘭英,專程來找您的。」
……
值班室里,黎縱拿了一個電火爐放在李蘭英腳邊給她驅寒。
李蘭英已經八十歲高齡,當初黎縱調查水箱小男孩的時候向她要過資料,她早就想來問問有沒有找到俞楓的下落,只是她不知道黎縱在哪個單位,這幾年托關係打聽了好久,這才從譚山坐動車過來。
暖爐的光泛黃刺眼,李蘭英頭髮已經全部花白,她戴著老花鏡翻開手裡的小相冊:「這些都是當年的老照片,這個孩子就是俞楓。」
黎縱接過相冊,照片裡是一群孩子在一棵大榕樹底下的合影,余霆站在第一排最左邊,和旁邊的小孩之間隔著一個人的距離,顯得像個局外人。
「這孩子孤僻,也不愛說話,就是特別懂事,」她說著紅著眼笑了,「你們找到他了嗎?」
李蘭英年紀大了,跑著遠的路在除夕夜來到市局,想必是查到了黎縱的單位一天也不願意多等。
「找到了。」黎縱竭力用笑容掩蓋內心的落寞和悲傷。
李蘭英很開心:「他過得怎麼樣啊?做什麼工作的?」
黎縱淺淺地笑著,說:「他現在是人民警察,只是他現在有任務在身,暫時回不來。」
李蘭英幾乎喜極而泣,嘴裡一直念著:我就知道他是個好孩子。
夜雪茫茫,黎縱撐著傘送她離開時,她還拉著黎縱的手說如果余霆回來了一定要告訴她,黎縱笑著答應了,看著車消失在街尾,黎縱撐著傘站在大雪裡久久沒有挪開腳步。
他那番話騙得了李蘭英,卻騙不了自己。
他一直都想著余霆一定還活在世界的某個角落,他不停地找,不停地找……兩年了,整整兩年他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尋找,可余霆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一邊祈禱,一邊又沒辦法徹底欺騙自己,他知道余霆不會就這麼扔下他,余霆說過他永遠都不會離開,如果他還活著……
如果他還活著是不是早就該回來了?
他在街邊站了很久,看著路燈下昏黃的街道,大雪紛飛,零點的鞭炮聲敲響了新一年的起點,夜空綻放起了璀璨的煙花,此起彼伏,久久不息……
新年的年關還沒過,黎縱的計劃就被打亂了。
常祈的第七次公審本來定在立春之後,可常祈突然在獄中查出了癌症晚期,一口氣把和曹定源、龍建業的勾當和盤托出,甚至還交代了華融和境外人口販賣的犯罪事實。
常祈拿出了一份被販賣至境外的人口名單,名單上21個拐女性身份信息和買家信息一應俱全,其中一半以上的被拐女性都是綝州本地人,大多是無父無母的孤兒,剩下的都是外來務工人員。
由於名單上買家的所在的位置是緬老金的交界處,華國的警方無法直接跨境執法,省里立刻決定將這份名單傳給在境外當地臥底的線人,並委派綝州公安安排人出境秘密與線人進行接應,黎縱就是第一接頭人,隨行的只有祁鈺一人。
這次的行動位於境外三不管地帶,他們二人的主要任務就是跟線人接上頭,找到買家的具體位置,想辦法確認名單上的被拐女性是否有生還者,以及有沒有更多的華國籍被害者,摸清楚買家在當地的勢力和武裝,再看情勢和邊境警方協同行動。
黎縱和祁鈺喬裝成船工,在一輛柴油貨輪的船艙底下待了三天,於正月十五凌晨從老廟的孟帕碼頭上岸。
向姍揉著狗腦袋熱淚盈眶:「你怎麼把它帶出來了?」
小蔡從背包里掏出一大袋狗糧和一些罐頭:「追風已經退役了,黎隊把它領養回來,以後它就在這兒幫咱們守院子,繼續為民服務。」
追風哈哧哈哧地喘著熱氣,向姍噙著淚卻笑得很開心:「怎麼就你和追風來了?頭兒呢?」
小蔡搖了搖頭:「可能是在去找余師兄的路上,也可能在去找聶醫生的路上。」
大家都習慣了黎縱的四處奔波,可無論他有多忙,一周總要回來兩次。
同年夏天,向姍的孩子出生了,是個漂亮的女孩兒,黎縱在產房外焦急地等了足足二十七個小時,因為是破曉時分出生,所以黎縱給她取名叫侯照曦,小名叫暖暖,希望她一生如朝陽般溫暖而充滿希望。
小暖暖長得很快,不到一歲就已經能搖晃著走路了,眉眼間也有了一些侯小五的影子,小蔡嚴格篩選了兩位住家保姆幫向姍帶孩子,可小丫頭太皮了,成天在院子裡爬來爬去,追風尾巴和腦袋上的毛都被她抓禿了。
秋天過得很快,又是一年的冬天,今年綝州下起了大雪。
除夕當晚,市局整個禁毒和刑偵的人在向姍的院子裡充當廚師,向姍和侯小五的父母都遠道而來,一院子的人熱熱鬧鬧地吃了一頓年夜飯,唯一的遺憾,是黎縱還是沒回來。
時光翩躚,有的人向前走了,有的人永遠留在了過去,有的人卻選擇停留在過去。
除夕守歲之夜,黎縱自願留在市局幫大家值班。
他坐在值班室里,照著大龍灣流域的地圖規劃著名下一次要走訪的具體路線,手機一響他立馬就會接。
這兩年他連號碼都沒換過,他總想著余霆會忽然給他打電話。
忽然,門口崗亭的值班員推開門:「黎隊,門口來了個老太太,說自己叫李蘭英,專程來找您的。」
……
值班室里,黎縱拿了一個電火爐放在李蘭英腳邊給她驅寒。
李蘭英已經八十歲高齡,當初黎縱調查水箱小男孩的時候向她要過資料,她早就想來問問有沒有找到俞楓的下落,只是她不知道黎縱在哪個單位,這幾年托關係打聽了好久,這才從譚山坐動車過來。
暖爐的光泛黃刺眼,李蘭英頭髮已經全部花白,她戴著老花鏡翻開手裡的小相冊:「這些都是當年的老照片,這個孩子就是俞楓。」
黎縱接過相冊,照片裡是一群孩子在一棵大榕樹底下的合影,余霆站在第一排最左邊,和旁邊的小孩之間隔著一個人的距離,顯得像個局外人。
「這孩子孤僻,也不愛說話,就是特別懂事,」她說著紅著眼笑了,「你們找到他了嗎?」
李蘭英年紀大了,跑著遠的路在除夕夜來到市局,想必是查到了黎縱的單位一天也不願意多等。
「找到了。」黎縱竭力用笑容掩蓋內心的落寞和悲傷。
李蘭英很開心:「他過得怎麼樣啊?做什麼工作的?」
黎縱淺淺地笑著,說:「他現在是人民警察,只是他現在有任務在身,暫時回不來。」
李蘭英幾乎喜極而泣,嘴裡一直念著:我就知道他是個好孩子。
夜雪茫茫,黎縱撐著傘送她離開時,她還拉著黎縱的手說如果余霆回來了一定要告訴她,黎縱笑著答應了,看著車消失在街尾,黎縱撐著傘站在大雪裡久久沒有挪開腳步。
他那番話騙得了李蘭英,卻騙不了自己。
他一直都想著余霆一定還活在世界的某個角落,他不停地找,不停地找……兩年了,整整兩年他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尋找,可余霆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一邊祈禱,一邊又沒辦法徹底欺騙自己,他知道余霆不會就這麼扔下他,余霆說過他永遠都不會離開,如果他還活著……
如果他還活著是不是早就該回來了?
他在街邊站了很久,看著路燈下昏黃的街道,大雪紛飛,零點的鞭炮聲敲響了新一年的起點,夜空綻放起了璀璨的煙花,此起彼伏,久久不息……
新年的年關還沒過,黎縱的計劃就被打亂了。
常祈的第七次公審本來定在立春之後,可常祈突然在獄中查出了癌症晚期,一口氣把和曹定源、龍建業的勾當和盤托出,甚至還交代了華融和境外人口販賣的犯罪事實。
常祈拿出了一份被販賣至境外的人口名單,名單上21個拐女性身份信息和買家信息一應俱全,其中一半以上的被拐女性都是綝州本地人,大多是無父無母的孤兒,剩下的都是外來務工人員。
由於名單上買家的所在的位置是緬老金的交界處,華國的警方無法直接跨境執法,省里立刻決定將這份名單傳給在境外當地臥底的線人,並委派綝州公安安排人出境秘密與線人進行接應,黎縱就是第一接頭人,隨行的只有祁鈺一人。
這次的行動位於境外三不管地帶,他們二人的主要任務就是跟線人接上頭,找到買家的具體位置,想辦法確認名單上的被拐女性是否有生還者,以及有沒有更多的華國籍被害者,摸清楚買家在當地的勢力和武裝,再看情勢和邊境警方協同行動。
黎縱和祁鈺喬裝成船工,在一輛柴油貨輪的船艙底下待了三天,於正月十五凌晨從老廟的孟帕碼頭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