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關明舉:……

  有人捅了捅他:「誒,是這樣麼?」

  關明舉:「……我就來過三趟青碧山,只知道這祖宗埋一棵柳樹下,我太爺手植的茶花。其他的,我哪知道那麼清楚……」

  姜之瑤看了眼那個捅小關的:「你模樣肖似豐釧啊,是他家後人吧。豐釧墓離老關的不遠,樹後走上個七八十步,乃是一個圓頂墓碑,漢白玉砌的。往下掘七米半深,好大一口楠木棺材。豐釧家做絲綢生意的,裡面只是粗粗放了兩卷上好的,他挺心愛的蠶絲被。但埋了九十年後,這被子也就開始朽,兩百年後,就徹底修壞了。現在就算開啟,也只能看到一些布絲布片。」她頓了頓,「放心開吧,也沒啥值錢物件了,是不?」

  豐釧家後人:……

  看到一豐釧一關明舉的反應,鬧事群眾發現事情不像他們想的那樣。

  這姑娘實在太奇怪了,誰能這麼輕鬆說出哪個人的墓是誰,埋在哪,裡面陪了啥,精確多少年開始朽??她就好像盯著看到一切似的!

  末了,有人想通了:「姜寧!你家做古董的!祖祖輩輩特麼的是不是都記錄下怎麼下葬怎麼陪葬的!」

  姜寧:……「不是啊。」他也呆了,自家根本沒這種奇葩紀錄,是一;姜瑤瑤從來都熱愛學習,不吝把時間浪費在古董上,是二;姜瑤瑤現在變得他完全不認識了,是三。

  沉默之中,人群盡頭忽然踱步過來一個叩著拐杖的垂暮老人。有人認出這是輔助水利局掘墳,幫忙的國家第一號文物專家杜興旺老先生。

  李皆石:?他跑出來做什麼。

  不過,反對水利局是有理由的,可杜興旺老先生只是來幫忙,純屬無辜背鍋,大家看到他走過來,也不多說什麼,只是眼底個個嘲諷,順從讓道而已。

  杜興旺道:「我中華泱泱文化,下葬也好、擱置陪葬物也好,斷斷不會有人去做紀錄。自家人不會做,更別人旁人做。那姜家,自然沒有這樣的秘辛。」

  所有人:……那怎麼回事?

  杜興旺看了眼此時坐在石頭上的姑娘:「姜瑤瑤麼,我是認得的。她在這一行當,有極難得的天賦異稟。你們都知道最近新聞報導的秘色瓷做法公開了吧。新聞上後來都說是我發現的配方,實際上,是她說出來的。」

  姜寧不予否認,其他人都瞪大了眼睛。

  姜之瑤也沒想到他提起這件事。當時秘色瓷公開,她不想太出人風頭,跟杜興旺說把功勞歸給他就好。之前一些發文說是女高中生發現配方的,也在杜興旺的徒弟胡專家的幫助下,撤了稿子。

  杜興旺:「她說的每一句話,我本人以名聲擔保,都是真實的。你們大可以相信。若擔心掘墳影響祖先們屍骨完整,可以把這顧慮放置一邊。」

  雖然大家很疑惑,覺得姜瑤瑤是個奇怪的瘋子,但杜興旺可不是。

  這成天出現在央視文化頻道的專家,多麼會鑑定國寶,多麼懂歷史的,拿名聲擔保,可不是在開玩笑。

  李皆石終於走到杜興旺身邊,低聲問:「杜老,真行麼?」

  他沉著點了點頭。

  啟夏微微鬆了一口氣,如此,起碼媒體的這些記者,不會把姜之瑤說得那麼不堪吧——

  下一秒。

  果然有人唱反對:

  「等著,等著!就算你們夥同一氣,知道怎麼掘墳,那我們也不答應!」

  「不答應,不答應!」

  「好好的墳,埋這兒都埋慣了!我們祖宗不願挪地兒!」

  「死者為大!你住了幾千年的房子,你原因搬家嗎?搬到哪兒?」

  「青碧山就是我們的,我們祖宗的!搬個屁!你讓我們祖宗答應,他答應麼?!」

  李皆石皺起眉頭,和杜興旺相視。這就是他最擔心的事兒。炸青碧山這事兒,歸根到底技術問題都是小問題,解決這些孝子賢孫們的心結,才是大問題。祖宗答應?祖宗都死了投胎多少輪了,能答應?

  他忽然看到那石頭上少女也皺了眉,像是身體有些不適的樣子。她微微蜷身,扶了扶肚子。等再度抬起頭來,眼睛裡一斂方才的凶色,有點點篤定。

  但很快,那抹不悅就消除掉。姑娘睥睨四方,靜了靜後,幽幽道:

  「他們還真答應。」

  李皆石:……

  杜興旺:……

  姜寧:……

  所有人:……

  一時間萬籟俱寂的,只有蓊鬱樹木隨風擺動。雲層漸聚,在她身後映了一塊不大不小的光斑。女生對著下方眼角輕蔑,但也有悲哀。

  「還真都答應。」辛苦了,不枉我哭上兩宿,跟你們說清利害。

  「雖然也不大樂意吧,像是遭遇了滅頂之災。」你們痛極,我何嘗不會這樣想?

  「我跟他們說清過小月河洪水泛濫這些事,大家也都理解了。」燒過七八本書和五六篇列印論文,看來你們看明白了,都懂了。

  「他們說,想明白了。老骨頭都沒什麼用,等挖出來後,一把火燒掉即可,灑到小月河裡;陪葬的,交給你們也沒大用,且給杜老研究去。」姜之瑤微微閉上眼。

  她再度睜開眼睛的時候,剛剛趕到人群最前的啟夏,清晰看到她眸子邊上,一滴清澈的淚珠。

  姜之瑤輕顫著說:「他們說,都明白了,全想明白了。等山炸了,也不在這小明城彌留了,都要投胎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