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最後一句話是與門口候著的酒博士所說。趙祐面色更冷了,只冷著臉尋了個空位自顧自的坐下。
屋裡的小娘子們有的臉紅了,小郎君們有的招呼他們坐下,有的騰挪位子,忙忙碌碌好一陣子才都坐定。
蘇頌就自來熟的問:「說些什麼?」
盧嬌嬌嫣然一笑:「說些樊樓的事。」
這可難不倒蘇頌,他紙扇一展,就開始細細分說樊樓,趙祐則細細打量明月奴,但見那小娘子臉頰微紅,神色有些許迷離,頭上的鬢髮也有些松,偏耳邊一對明月璫在耳垂下晃啊晃,直晃得他心裡發亂。
旁邊蘇頌猶自不覺,還在滔滔不絕:「別看樊樓如今繁華,可樊樓前些年換了人經營,可真是差點虧光。從前樊樓每日光是上繳酒稅就能兩千錢,每年從官府購買的酒麴重達四萬斤哩!」
他在那裡念叨舊事,寇相又是如何臨危受命,不想任由這樣巨大的財稅來源丟失,如何三顧茅廬,幫助那店主轉危為安。
一旁竹娘眼睛亮晶晶的。旁邊小娘子們笑著說:「這可是我們竹娘翁翁。」王蘭珠將竹娘推出來,她們玩鬧一會,王蘭珠已經卸去敵意,與明月奴這幫人玩得格外熟稔,因而才有此舉。
旁邊蘇頌又驚又喜,吱哇亂叫:「你居然是寇相的孫女!」
月奴瞧得心裡歡喜。說不定姐妹會與這位公子成就好事呢!
阿彌陀佛,漫天神佛保佑,這輩子竹娘可萬萬不要與宋亮有什麼交集!
想到這裡,她忍不住打量了宋亮一眼,看他正趴在湘妃竹美人靠上歇著,心裡一陣高興,登時嘴角上翹,眉眼彎彎。
看在趙祐眼裡就分為刺目。
又是與諸男子混坐一處一起飲酒,又是偷瞄宋亮,哼!上回還說什麼自己只心悅太子,非太子不嫁!
趙祐的臉色一陣沉似一陣,蘇頌在眾人的矚目中心舒展自如聊了許久,端起茶水的間隙才瞧到趙祐的臉色,怎的?倒比適才還冷酷?簡直能將方圓十里的樹木都凍死。
他眼珠子一轉,提議道:「既然酒喝得酣暢,不若我們玩個擊鼓傳花如何?」
小郎君小娘子們自然拍手叫好,樊樓里有現成的酒具,只說一聲便備好呈了上來。
蘇頌便宣布酒令:「擊鼓傳繡球,行令官驟然喊停,然後說一種花名,拿到繡球的人要說一首詩或詞,並現場指出這花的存在。或花樣或玉佩、荷包圖案。若是答不上,則要接受懲戒。」
諸人聽清說好,蘇頌自作行令官,又讓自己的小廝開始擊鼓。
鼓聲驟停,第一個拿到繡球的是竹娘,蘇頌道:「桂花。」
竹娘不慌不忙吟詩:「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又指了指盤中的桂花梅子蘸醬里細細碎碎的干桂花。
鼓聲又響起來,第二個拿到繡球的一位男學的小郎君龍飛,蘇頌道:「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他指了指酒樓垂下來的大紅色金線繡荷花帷幕。蘇頌點點頭。
鼓聲第三次響起來,拿到繡球的是趙祐,蘇頌懷著戲謔之心,環顧四周,好半天才出題:「芍藥。」
趙祐不以為然道:「芍藥綻紅綃,巴籬織青瑣。」
他環顧四周想找尋出芍藥的圖案,忽然明白了為何適才蘇頌打量了好半天:原來他適才是特意尋找一個四周沒有的圖案!
是兄弟嗎啊?!!?
趙祐看著蘇頌得意的笑歪了身子,狠勁瞪了他一眼。打算認輸算了。
誰知道這時候坐在他斜對面的月奴忽得從鬢後一摸,居然摸出一朵舒展自如的芍藥花。
趙祐:!
蘇頌:……
月奴笑眯眯將芍藥朝著趙祐用力一甩,趙祐本能的伸手接住,幾乎是咬牙切齒對蘇頌說:「如何?」
月奴在旁瞧得心滿意足,她今日出門時花房進獻上了一株芍藥花,這個季節能有芍藥盛開著實稀罕,於是她打賞完花農後又順手摘了一朵芍藥鮮花在髮髻間,此刻見趙三郎為難,想起那天夜裡在禹王台,兩人也算是患難之交了,於是隨手搭就他一下。
屋裡諸人目瞪口呆。
一片安靜中,伏在竹躺椅上的宋亮忽得起身,口齒清晰的念了一句情詩:「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接著又蒙頭大睡。
作者有話要說:
備註①:北宋汴京一些酒家提供外賣服務。
抱歉今天更的晚,去看了牙醫,整天都疼得難受影響了寫文。
第53章 、互相壁咚
……
屋內死一般的寂靜。
半響趙祐才不自然的摸摸鼻子,咳嗽一聲,手裡的芍藥花梗轉上一轉,卻不知為何壓根兒沒還給月奴。
「不成!」蘇頌鐵面無私,「說了要自己指,別人幫手可不成。」他說「別人」時特意拖長了聲音。
在場都是正青春少艾的小兒女,哪個還聽不出來?當下就哄堂大笑,就這蘇頌還不放過:「你們犯了規矩,要罰你們倆。」
一群人唯恐天下不亂的敲打著桌子、酒杯,叮叮哐哐助陣:「要罰!要罰!」
蘇頌一示意,立刻有酒樓的小廝將懲罰用的簽桶捧上來,竹製大簽筒裡面插滿一根根竹條,上面寫明了要罰的事宜。蘇頌作為行令官從中抽了一簽。他瞟了一眼,樂得嘴都歪了:「抽中此簽者當攜伴,單手撐牆,圈伴於懷,對視背一首雙聲疊韻詩,若笑則再罰。」
屋裡的小娘子們有的臉紅了,小郎君們有的招呼他們坐下,有的騰挪位子,忙忙碌碌好一陣子才都坐定。
蘇頌就自來熟的問:「說些什麼?」
盧嬌嬌嫣然一笑:「說些樊樓的事。」
這可難不倒蘇頌,他紙扇一展,就開始細細分說樊樓,趙祐則細細打量明月奴,但見那小娘子臉頰微紅,神色有些許迷離,頭上的鬢髮也有些松,偏耳邊一對明月璫在耳垂下晃啊晃,直晃得他心裡發亂。
旁邊蘇頌猶自不覺,還在滔滔不絕:「別看樊樓如今繁華,可樊樓前些年換了人經營,可真是差點虧光。從前樊樓每日光是上繳酒稅就能兩千錢,每年從官府購買的酒麴重達四萬斤哩!」
他在那裡念叨舊事,寇相又是如何臨危受命,不想任由這樣巨大的財稅來源丟失,如何三顧茅廬,幫助那店主轉危為安。
一旁竹娘眼睛亮晶晶的。旁邊小娘子們笑著說:「這可是我們竹娘翁翁。」王蘭珠將竹娘推出來,她們玩鬧一會,王蘭珠已經卸去敵意,與明月奴這幫人玩得格外熟稔,因而才有此舉。
旁邊蘇頌又驚又喜,吱哇亂叫:「你居然是寇相的孫女!」
月奴瞧得心裡歡喜。說不定姐妹會與這位公子成就好事呢!
阿彌陀佛,漫天神佛保佑,這輩子竹娘可萬萬不要與宋亮有什麼交集!
想到這裡,她忍不住打量了宋亮一眼,看他正趴在湘妃竹美人靠上歇著,心裡一陣高興,登時嘴角上翹,眉眼彎彎。
看在趙祐眼裡就分為刺目。
又是與諸男子混坐一處一起飲酒,又是偷瞄宋亮,哼!上回還說什麼自己只心悅太子,非太子不嫁!
趙祐的臉色一陣沉似一陣,蘇頌在眾人的矚目中心舒展自如聊了許久,端起茶水的間隙才瞧到趙祐的臉色,怎的?倒比適才還冷酷?簡直能將方圓十里的樹木都凍死。
他眼珠子一轉,提議道:「既然酒喝得酣暢,不若我們玩個擊鼓傳花如何?」
小郎君小娘子們自然拍手叫好,樊樓里有現成的酒具,只說一聲便備好呈了上來。
蘇頌便宣布酒令:「擊鼓傳繡球,行令官驟然喊停,然後說一種花名,拿到繡球的人要說一首詩或詞,並現場指出這花的存在。或花樣或玉佩、荷包圖案。若是答不上,則要接受懲戒。」
諸人聽清說好,蘇頌自作行令官,又讓自己的小廝開始擊鼓。
鼓聲驟停,第一個拿到繡球的是竹娘,蘇頌道:「桂花。」
竹娘不慌不忙吟詩:「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又指了指盤中的桂花梅子蘸醬里細細碎碎的干桂花。
鼓聲又響起來,第二個拿到繡球的一位男學的小郎君龍飛,蘇頌道:「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他指了指酒樓垂下來的大紅色金線繡荷花帷幕。蘇頌點點頭。
鼓聲第三次響起來,拿到繡球的是趙祐,蘇頌懷著戲謔之心,環顧四周,好半天才出題:「芍藥。」
趙祐不以為然道:「芍藥綻紅綃,巴籬織青瑣。」
他環顧四周想找尋出芍藥的圖案,忽然明白了為何適才蘇頌打量了好半天:原來他適才是特意尋找一個四周沒有的圖案!
是兄弟嗎啊?!!?
趙祐看著蘇頌得意的笑歪了身子,狠勁瞪了他一眼。打算認輸算了。
誰知道這時候坐在他斜對面的月奴忽得從鬢後一摸,居然摸出一朵舒展自如的芍藥花。
趙祐:!
蘇頌:……
月奴笑眯眯將芍藥朝著趙祐用力一甩,趙祐本能的伸手接住,幾乎是咬牙切齒對蘇頌說:「如何?」
月奴在旁瞧得心滿意足,她今日出門時花房進獻上了一株芍藥花,這個季節能有芍藥盛開著實稀罕,於是她打賞完花農後又順手摘了一朵芍藥鮮花在髮髻間,此刻見趙三郎為難,想起那天夜裡在禹王台,兩人也算是患難之交了,於是隨手搭就他一下。
屋裡諸人目瞪口呆。
一片安靜中,伏在竹躺椅上的宋亮忽得起身,口齒清晰的念了一句情詩:「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接著又蒙頭大睡。
作者有話要說:
備註①:北宋汴京一些酒家提供外賣服務。
抱歉今天更的晚,去看了牙醫,整天都疼得難受影響了寫文。
第53章 、互相壁咚
……
屋內死一般的寂靜。
半響趙祐才不自然的摸摸鼻子,咳嗽一聲,手裡的芍藥花梗轉上一轉,卻不知為何壓根兒沒還給月奴。
「不成!」蘇頌鐵面無私,「說了要自己指,別人幫手可不成。」他說「別人」時特意拖長了聲音。
在場都是正青春少艾的小兒女,哪個還聽不出來?當下就哄堂大笑,就這蘇頌還不放過:「你們犯了規矩,要罰你們倆。」
一群人唯恐天下不亂的敲打著桌子、酒杯,叮叮哐哐助陣:「要罰!要罰!」
蘇頌一示意,立刻有酒樓的小廝將懲罰用的簽桶捧上來,竹製大簽筒裡面插滿一根根竹條,上面寫明了要罰的事宜。蘇頌作為行令官從中抽了一簽。他瞟了一眼,樂得嘴都歪了:「抽中此簽者當攜伴,單手撐牆,圈伴於懷,對視背一首雙聲疊韻詩,若笑則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