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頁
虛妄之物,何以執著?
他願意為求道而犧牲。
他似乎該做出第三個選擇。
雙文律又問了自己第二個問題:
我的道是什麼?
堅。
他在堅於什麼?
劍嗎?
不。劍只是外物,是他求道的寄託,修行的顯化。
心嗎?
不。他尚未成道,前路尚遠,心亦有瑕。既如此,有何可堅?
道嗎?
不。乾坤之道尚未完善,缺漏處處,如何能堅?
以堅為道,卻無物可堅。
既然如此,他問了自己第三個問題:
我該堅於什麼?
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雙文律抬起他握劍的左手。他的劍已經再起不了作用了,可是他沒有鬆手。到頭來,他的手中也只有一劍而已。
「你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沓臨惋惜道。
在一個大千世界之道的碾壓下,他的劍心再一次破碎,在破碎的一剎那,雙文律鬆開了手。這一次,他再沒有重聚劍心。
他放下劍、放下修為,放下一切非他所堅之物。
讓沓臨來斬一斬看吧,看他所堅為何,看他能否,於此絕境當中再開一條新的前路!
……
雙文律在最後一刻,頓悟成為乾坤的護道者,乾坤晉升為大千世界。
護道者,能以眾生之身,為世界開闢前道,是謂護道。
但那是一個大千世界的規則傾軋。彼時乾坤的魂魄之道尚未完善,他的魂魄和他的劍心一起破碎了。
在他將亡的一剎,無數絲線攀上了他的魂魄。這是乾坤的眾生因果。
乾坤用它的眾生,將這即將消亡的魂魄強行挽留了下來。
沓臨退避了。
一個大千世界,一個有著護道者的大千世界。哪怕這個護道者只剩下最後一口氣,一切都已經不同了。
一個拼命的大千世界和它的護道者,可以使沓臨受到它不想承受的重創。
樊藤之網寸寸枯朽,雙文律跌坐在這一片枯朽的殘片中,含著一口氣,不能動,不能言。他要守著這一口氣,威懾著隨時可能捲土重來的沓臨和其他覬覦乾坤的存在。
柏崖綁著斷了的骨頭,把他從樊藤的殘片中挖出來,一步一步背回了劍閣,卻對他的情況束手無策。
乾坤用眾生因果纏住他的魂魄,但因果不是藥。治不了傷,救不了命。
魂魄碎成那個樣子,的確再沒有挽回的機會。
所以當他斬入魔淵那一劍時,心中的確充滿了憂慮。
魔淵與其它世界的情況不同。它已經與乾坤相接,可以逐漸蠶食重創中的乾坤。
他只有一劍的力量。不出這一劍時,就與頑石無甚區別。無法助乾坤抵禦魔淵的蠶食。
他只有出這一劍,將魔淵的道也斬傷,才能使它無力蠶食乾坤。
可是,乾坤在這三百年中離開了原來的坐標,但位置並不太遠。若他死去,沓臨會不會重新找到乾坤?
乾坤重創未愈,能不能抵禦得了魔淵的入侵?
他把劍閣放在了最險的位置,劍閣……能不能撐得住?
師兄重情重義,他會不會因此生出心障?
……
可他除了這一劍,就再也沒有別的力氣了。
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以為這一劍就是最後的終局了。
但他還有一世遺落在乾坤當中。
在雙文律入道的那一世,因乾坤之道不全,走得是「斬俗身」這種早已被廢棄的路子,這被斬去的一世,與血鏽刀結合成了乾坤中的一個異物。
其他因乾坤早年規則不全而生的異物,都已在乾坤晉升大千世界時被磨滅。
但乾坤沒有磨滅血鏽刀。它留著這個如嵌蚌中的砂石,以此為根基,花了九百年,收全了雙文律每一點破碎的魂魄,用它的眾生,挽留住這顆破碎的劍心。
雙文律的劍心仍然通明無暇,但三寸之後,牽扯著無數眾生的因果。
他的魂魄已經癒合,卻無意斷去這些因果。
「他們不是我的困縛,是我救命的繩索。」雙文律撫劍道,「眾生即乾坤。」
他抬眼看向沓臨:「你把這當成我的缺處,就已經敗了。」
「只會拿起劍,不會放下劍,活人就成了死物的傀儡。」
「一味開拓,一味進取,只會向前,只看向前,最後,除了看不見盡頭的前路,什麼也留不下,什麼也沒有。」
「時機到了。」夏遺對劍光低喃道。
他按住心口,他感覺自己這顆掙脫了魔淵之道枷鎖的心,在全新的跳動中,為此產生了無法言說的撼動。他再看這劍心上的層層因果,一切都已不同了。
「眾生即乾坤……」他低低喃道。
乾坤從來沒有拋棄過它的眾生。乾坤一直在試圖容納他。他那受盡苦楚百年一世,並非乾坤給他安排的命。那是魔淵的道在乾坤的道中牽引出來的道路。
夏遺在這莫大的撼動當中,尚未穩固的修為悄然沉澱。
沓臨世界當中,方拂歌接到了夏遺的傳訊。
與此同時,沓臨的天地也動搖起來。日月星辰的光輝開始晦暗。所有合道者驚愕地抬頭。
他們感受到道在動搖。
策辟雲自定中出,同樣仰頭,低喃:「目空心空,萬相無蹤。」
他願意為求道而犧牲。
他似乎該做出第三個選擇。
雙文律又問了自己第二個問題:
我的道是什麼?
堅。
他在堅於什麼?
劍嗎?
不。劍只是外物,是他求道的寄託,修行的顯化。
心嗎?
不。他尚未成道,前路尚遠,心亦有瑕。既如此,有何可堅?
道嗎?
不。乾坤之道尚未完善,缺漏處處,如何能堅?
以堅為道,卻無物可堅。
既然如此,他問了自己第三個問題:
我該堅於什麼?
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雙文律抬起他握劍的左手。他的劍已經再起不了作用了,可是他沒有鬆手。到頭來,他的手中也只有一劍而已。
「你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沓臨惋惜道。
在一個大千世界之道的碾壓下,他的劍心再一次破碎,在破碎的一剎那,雙文律鬆開了手。這一次,他再沒有重聚劍心。
他放下劍、放下修為,放下一切非他所堅之物。
讓沓臨來斬一斬看吧,看他所堅為何,看他能否,於此絕境當中再開一條新的前路!
……
雙文律在最後一刻,頓悟成為乾坤的護道者,乾坤晉升為大千世界。
護道者,能以眾生之身,為世界開闢前道,是謂護道。
但那是一個大千世界的規則傾軋。彼時乾坤的魂魄之道尚未完善,他的魂魄和他的劍心一起破碎了。
在他將亡的一剎,無數絲線攀上了他的魂魄。這是乾坤的眾生因果。
乾坤用它的眾生,將這即將消亡的魂魄強行挽留了下來。
沓臨退避了。
一個大千世界,一個有著護道者的大千世界。哪怕這個護道者只剩下最後一口氣,一切都已經不同了。
一個拼命的大千世界和它的護道者,可以使沓臨受到它不想承受的重創。
樊藤之網寸寸枯朽,雙文律跌坐在這一片枯朽的殘片中,含著一口氣,不能動,不能言。他要守著這一口氣,威懾著隨時可能捲土重來的沓臨和其他覬覦乾坤的存在。
柏崖綁著斷了的骨頭,把他從樊藤的殘片中挖出來,一步一步背回了劍閣,卻對他的情況束手無策。
乾坤用眾生因果纏住他的魂魄,但因果不是藥。治不了傷,救不了命。
魂魄碎成那個樣子,的確再沒有挽回的機會。
所以當他斬入魔淵那一劍時,心中的確充滿了憂慮。
魔淵與其它世界的情況不同。它已經與乾坤相接,可以逐漸蠶食重創中的乾坤。
他只有一劍的力量。不出這一劍時,就與頑石無甚區別。無法助乾坤抵禦魔淵的蠶食。
他只有出這一劍,將魔淵的道也斬傷,才能使它無力蠶食乾坤。
可是,乾坤在這三百年中離開了原來的坐標,但位置並不太遠。若他死去,沓臨會不會重新找到乾坤?
乾坤重創未愈,能不能抵禦得了魔淵的入侵?
他把劍閣放在了最險的位置,劍閣……能不能撐得住?
師兄重情重義,他會不會因此生出心障?
……
可他除了這一劍,就再也沒有別的力氣了。
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以為這一劍就是最後的終局了。
但他還有一世遺落在乾坤當中。
在雙文律入道的那一世,因乾坤之道不全,走得是「斬俗身」這種早已被廢棄的路子,這被斬去的一世,與血鏽刀結合成了乾坤中的一個異物。
其他因乾坤早年規則不全而生的異物,都已在乾坤晉升大千世界時被磨滅。
但乾坤沒有磨滅血鏽刀。它留著這個如嵌蚌中的砂石,以此為根基,花了九百年,收全了雙文律每一點破碎的魂魄,用它的眾生,挽留住這顆破碎的劍心。
雙文律的劍心仍然通明無暇,但三寸之後,牽扯著無數眾生的因果。
他的魂魄已經癒合,卻無意斷去這些因果。
「他們不是我的困縛,是我救命的繩索。」雙文律撫劍道,「眾生即乾坤。」
他抬眼看向沓臨:「你把這當成我的缺處,就已經敗了。」
「只會拿起劍,不會放下劍,活人就成了死物的傀儡。」
「一味開拓,一味進取,只會向前,只看向前,最後,除了看不見盡頭的前路,什麼也留不下,什麼也沒有。」
「時機到了。」夏遺對劍光低喃道。
他按住心口,他感覺自己這顆掙脫了魔淵之道枷鎖的心,在全新的跳動中,為此產生了無法言說的撼動。他再看這劍心上的層層因果,一切都已不同了。
「眾生即乾坤……」他低低喃道。
乾坤從來沒有拋棄過它的眾生。乾坤一直在試圖容納他。他那受盡苦楚百年一世,並非乾坤給他安排的命。那是魔淵的道在乾坤的道中牽引出來的道路。
夏遺在這莫大的撼動當中,尚未穩固的修為悄然沉澱。
沓臨世界當中,方拂歌接到了夏遺的傳訊。
與此同時,沓臨的天地也動搖起來。日月星辰的光輝開始晦暗。所有合道者驚愕地抬頭。
他們感受到道在動搖。
策辟雲自定中出,同樣仰頭,低喃:「目空心空,萬相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