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這兩樣,他的把握就大多了。至於那道半是保障半是監視的劍意,用就是了。

  作者有話說:

  季延波:天工樓主關千鎖的徒弟。當初關千鎖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奪血鏽刀時,季延波推了他一把。——41章

  ——

  弓紅云:水月坊弟子。爭奪昊祇神位時,嚴中傑等人入幽洲,弓紅雲透漏給他們盛驚曉(最強劍修系統)也在幽洲的消息——52章

  透漏給盧驕霖(主神攻略任務),她拜師的歸故衣是水月坊主花空謝的化身——71章

  ——

  烏葉舟:萬劍峰天才弟子。先被盛驚曉打敗,後引薦他見到陸漸休(桃姑山鎮封破損之事),昊祇神位之事結束後,修為增長,又擊敗了盛驚曉,盛驚曉執心入魔。——章節太多就不一一引出了,只寫首章末章。首章49章,末章61章

  ——

  方拂歌是真的很會演,超多。

  ——

  十里青山遠,潮平路帶沙。數聲啼鳥怨年華。又是淒涼時候,在天涯。——南柯子·憶舊宋仲殊

  76章引用過第一句。

  ——

  25章雙文律當時挑斷的因果是夏遺和血鏽刀相關的因果,他不想讓夏遺摻和進去,很麻煩,所以乾脆挑斷因果。所以後來血鏽刀在涼洲的時候,夏遺總是錯過。

  第84章

  朔洲。

  茫茫白漠,風沙如雪。

  一頂又一頂厚實的白帳子扎在白色的沙漠裡,帳沿墜著彩色的絲絛,在風裡搖動。帳頂披著或紅或藍的長旗。最中心的那一頂帳子上,披著的是繡金的長旗。

  帳子裡鋪著厚厚的織花地毯和獸皮,帳頂描繪著星圖,或大或小的群星還在緩緩轉動。中間一張矮几,矮几兩側,分別坐著一個人。

  計天星打量著對面的人。他是占星宗的太上長老,也是宗門內唯一一個修為達到第七重天璣境的修士。

  他是受邀前來,邀請他的人,就是坐在矮几另一側的人——一個穿著白袍的女人。

  她戴著兜帽與面紗,袍角、兜帽邊沿與面紗下角都墜著精美的金飾,以防白漠中的風將它們揚起。

  帳篷內沒有風,但是有彩繡織金、流蘇垂地的軟墊,有又厚又軟的獸皮,有鎏金的架,還有架子上金喙鐵爪的鷹。

  而這一切都成了背景和襯托,襯得對面這個女人神秘而美麗。

  她被遮得只露出一雙眼睛,這雙眼深邃得像星空,讓人忍不住想要探尋。

  這不是魅術,而是藏有群星之力——魔氣運使的群星之力。

  看到這雙眼睛,計天星對接下來的交易有了更多的信心。

  「白靈神女……」計天星意味深長道。

  白靈神女是朔洲中新崛起的一股勢力,從邊陲之地開始,迅速整合了許多小勢力。這種速度很不正常。

  實力再高的修士,也沒有辦法把各種不同勢力在短時間內整合得協同一心。除非——她有操控人心的能力。

  這一般是魔修的手段。

  如今天宮地府已立,正統的神道修士都在真靈位業圖上呢。這沒來沒由的信仰「神女」,只可能是魔修。

  但朔洲本來就是一個地處偏遠的大洲,生機薄寡,這裡修行不易,道魔之分便沒有那麼嚴苛。

  計天星會來找白靈神女,是因為她提出了一場交易:

  白靈神女自稱手中有天斗魔的「一斗天星」。

  天斗魔也是一個修為達到第八重天璇境的大魔,於七百年前左右銷聲匿跡,不清楚是死了還是怎樣。一斗天星是天斗魔成名的法寶,號稱一隻方斗內,盛盡群星天斗。

  這固然誇張了些,但也「一斗天星」的確可以稱得上是修星斗之法的至寶。

  計天星被困第七重天璣境已有數百年了。占星宗的傳承已經盡了,他想要突破,只能另尋機緣。

  越高境界的機緣越難尋到。他不打算轉修魔道,但同為星辰道,天斗魔的法寶作為前路參考很足夠了。

  「我帶來了你要的《陰符天機注》,『一斗天星』呢?」計天星從矮几上推過幾頁殘冊,問道。

  白靈神女已用她目中的力量證實了她確實擁有「一斗天星」,就算不是「一斗天星」,那也是不弱於此的星辰道寄託。現在該他證實自己交易的誠意了。

  一個第六重天權境的魔修,想要與自己交易第七重的功法術法。計天星不介意她將交易地點定在自己的地盤。修行九重境,越往後境界之間的差距越大。

  她有這樣的警惕才是正常的。

  白芽倚在軟墊堆積成的軟榻里,伸手拈起殘冊,從袍下露出的手臂潔白無瑕,透著生機勃勃淡粉色。

  她翻了翻殘冊,確認這裡面的東西的確夠得上她所用。

  楚狂人給了她強悍的修為,但卻沒來得及留下功法傳承,她翻過楚狂人的儲物袋,裡面有丹藥法寶等等,就是沒有功法——楚狂人將它們毀掉了。他的功法,都是別人用來操縱偶的絲線。

  白芽沒有得到過修行傳承。她在五靈宗只是一個雜役弟子,只知道前兩重境界的功法,法術也只有寥寥幾個沒什麼大用的。後來她坑死了那個魔修,但從他那裡得到的功法也不全。

  楚狂人給了她足有第八重天璇境的修為,但經過強行傳功的損耗後,她現在只有第七重天璣境的修為。

  白芽對這些修為適應得很快。她也有一顆執心,她要一直活下去,要踏著那些生來就能欺侮她、看不起她、憐憫她、對她曾經渴求之物棄如敝履的人,爬到他們的頭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