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
聽完許旭光這邊的經歷,燦爐谷的弟子更生氣了:「他們要是值得你救,就不會事後還倒打一耙!走!師兄帶你揍他們去!」
藥廬的弟子心思更細一些:「白猿還是少個名頭。那群人敢這麼對它,也是因為它沒個名正言順的來歷。若能正式拜入劍閣,那群人哪裡還敢使壞?」
之前因為白猿住在起雲峰上,他們沒想過這個問題。
「你說得有道理。白猿,要不你先去把一念峰爬了吧。等你登過了一念峰,我帶你去找他們。先揍他們一頓,再嚇死他們!然後再揍他們一頓!」燦爐谷弟子道。
只要登上了一念峰,就是劍閣的弟子了!
一念峰上有禁制,唯考一念「堅」,對凡人來說是爬山,對已經有了修為的白猿也會自動顯化為更難的考驗。但誰都沒擔心白猿可能爬不過。它能入劍尊的眼,怎麼可能過不了一念峰嘛!
白猿登上一念峰後,盯著峰頂八個大字看了很久。
世濁則逆,道清斯順。
「別看了,來來來,我們帶你去拜祖師殿!」其他劍閣弟子招呼它。一群人又熱熱鬧鬧地帶著他去朝岳峰。
登上朝岳峰,日光照在祖師殿的金頂上,暈出一圈柔和的光。
劍閣弟子們皆肅衣斂容。
祖師殿中供奉著劍閣歷代祖師,有的已經杳然無蹤,或輪迴漂泊不知何去,或消隕於劫難。
祖師殿前又有一聯:一劍擔生死,一心承是非。
祖師殿內,左右老柱朱漆,爐中青煙裊裊,好像才被人供上了三炷香,供桌前,立著一個高大的背影,白衣墨袍,竹枝挽發。
雙文律轉過身,用目光止住了這群弟子們下拜。
他看向白猿,問了一個問題:「『世濁則逆,道清斯順。』你怎麼看這句話?」
白猿想了片刻,開口講話還是磕磕絆絆的。它努力用人言表達清楚,第一句話的大意是:我不懂。
旁邊的劍閣弟子眼前一黑。恨不能張嘴幫它答了。
祖師問這個問題,明顯是有深意的機緣呀!
世濁則逆,道清斯順。多明白的道理啊!世情若是混亂污濁,就要逆而行之,不要與之同流合污;天道若是清正太平,就順道而行。
緊接著他們就想起來了,白猿一讀書就犯困,一遇到考背書就躲起來……
白猿還在磕磕絆絆地解釋:它明白這句話的表意,可它不知道該怎麼做。
想要決定自己該逆行還是順行,就需要先判斷世道是濁還是清。
可是,誰來判斷世道是濁還是清呢?
我嗎?
可是,我怎麼知道我的判斷是正確的呢?我難道能夠確保我的心和天地之道是一致的嗎?
別人嗎?
可是,我怎麼知道這個人是正確的呢?如果我能確定這個人的正誤,豈非也能確定自己的正誤?
它結結巴巴地說完,把一旁的劍閣弟子們都說愣了。
手中長劍為何而揮?何為濁何為清何為逆何為順?
一劍擔生死,一心承是非。
他們的劍已經擔過許多次生死,他們的心承住是非了嗎?
白猿忐忑地看著雙文律。
雙文律微笑,目光示意向一旁的案桌,桌上有一隻茶壺、一個空杯。
「給我倒一杯茶。」
見白猿發愣,它身旁的劍閣弟子偷偷戳它:「愣著幹嘛?快倒茶啊!」
白猿呆愣愣地過去,倒茶、跪拜、敬茶。
雙文律接過茶飲了一口,茶杯一放,走出了祖師殿。
其他劍閣弟子們拉著白猿走出祖師殿後,就忍不住替它激動起來。
祖師接了這杯敬師茶,就算認可了白猿做個弟子!雖然這拜師儀式不全,大約只能算作一個記名弟子,但這可是劍尊啊!!!
呆愣了半晌的白猿忽然一蹦躥了老高,好像終於從震撼勁兒里反應過來,喜得抓耳撓腮。
「我、有,我有,有師父了!我有,師父,了!」它越叫越順暢,越叫越高興,快樂地漫山遍野跑起來,「我有師父了!我有師父了!」
……
北涼洲,不歸阜。
北涼洲的風很硬,能紮根在不歸阜岩土上的荒草也很硬。它們春夏濃密如發,到了秋天,褪去生機喜人的綠意,就顯出一根根扁窄如劍的葉形,像北涼洲的風一樣,又韌又硬。
它們的根很深,扯是扯不斷的,硬去拔,會被劍鋒一樣的葉緣割了手。
荒草中有一座塌了頂的老亭,不知是何人修建的。夏遺占了不歸阜後,也懶得去修。
亭中有張石桌,還剩三個石墩。扶起來兩個,倒著一個。
夏遺和方拂歌各坐一個。
他們倆此時倒能在同一張桌子旁坐一會兒。
夏遺有些厭。方拂歌不再老用言語撩撥他,他也懶得反懟回去。
其實這才是他的常態。他大部分時間都沒什麼興趣。
他的魔心太不安分,像天天牽著一隻精力旺盛的巨犬,可如果鬆了手,這隻巨犬可不會撒手沒,只會拖著他無止境地瘋跑。像曾經百年一輪迴永無止境地入魔。
任誰天天扯著這麼一隻巨犬,都不會再有心情和精力去做別的事。
自從失了朱紫閣這具化身,方拂歌好像專心要從夏遺身上證明雙文律的失敗一樣,不再總有的沒的刺激他,開始認認真真同他講魔的道路。
藥廬的弟子心思更細一些:「白猿還是少個名頭。那群人敢這麼對它,也是因為它沒個名正言順的來歷。若能正式拜入劍閣,那群人哪裡還敢使壞?」
之前因為白猿住在起雲峰上,他們沒想過這個問題。
「你說得有道理。白猿,要不你先去把一念峰爬了吧。等你登過了一念峰,我帶你去找他們。先揍他們一頓,再嚇死他們!然後再揍他們一頓!」燦爐谷弟子道。
只要登上了一念峰,就是劍閣的弟子了!
一念峰上有禁制,唯考一念「堅」,對凡人來說是爬山,對已經有了修為的白猿也會自動顯化為更難的考驗。但誰都沒擔心白猿可能爬不過。它能入劍尊的眼,怎麼可能過不了一念峰嘛!
白猿登上一念峰後,盯著峰頂八個大字看了很久。
世濁則逆,道清斯順。
「別看了,來來來,我們帶你去拜祖師殿!」其他劍閣弟子招呼它。一群人又熱熱鬧鬧地帶著他去朝岳峰。
登上朝岳峰,日光照在祖師殿的金頂上,暈出一圈柔和的光。
劍閣弟子們皆肅衣斂容。
祖師殿中供奉著劍閣歷代祖師,有的已經杳然無蹤,或輪迴漂泊不知何去,或消隕於劫難。
祖師殿前又有一聯:一劍擔生死,一心承是非。
祖師殿內,左右老柱朱漆,爐中青煙裊裊,好像才被人供上了三炷香,供桌前,立著一個高大的背影,白衣墨袍,竹枝挽發。
雙文律轉過身,用目光止住了這群弟子們下拜。
他看向白猿,問了一個問題:「『世濁則逆,道清斯順。』你怎麼看這句話?」
白猿想了片刻,開口講話還是磕磕絆絆的。它努力用人言表達清楚,第一句話的大意是:我不懂。
旁邊的劍閣弟子眼前一黑。恨不能張嘴幫它答了。
祖師問這個問題,明顯是有深意的機緣呀!
世濁則逆,道清斯順。多明白的道理啊!世情若是混亂污濁,就要逆而行之,不要與之同流合污;天道若是清正太平,就順道而行。
緊接著他們就想起來了,白猿一讀書就犯困,一遇到考背書就躲起來……
白猿還在磕磕絆絆地解釋:它明白這句話的表意,可它不知道該怎麼做。
想要決定自己該逆行還是順行,就需要先判斷世道是濁還是清。
可是,誰來判斷世道是濁還是清呢?
我嗎?
可是,我怎麼知道我的判斷是正確的呢?我難道能夠確保我的心和天地之道是一致的嗎?
別人嗎?
可是,我怎麼知道這個人是正確的呢?如果我能確定這個人的正誤,豈非也能確定自己的正誤?
它結結巴巴地說完,把一旁的劍閣弟子們都說愣了。
手中長劍為何而揮?何為濁何為清何為逆何為順?
一劍擔生死,一心承是非。
他們的劍已經擔過許多次生死,他們的心承住是非了嗎?
白猿忐忑地看著雙文律。
雙文律微笑,目光示意向一旁的案桌,桌上有一隻茶壺、一個空杯。
「給我倒一杯茶。」
見白猿發愣,它身旁的劍閣弟子偷偷戳它:「愣著幹嘛?快倒茶啊!」
白猿呆愣愣地過去,倒茶、跪拜、敬茶。
雙文律接過茶飲了一口,茶杯一放,走出了祖師殿。
其他劍閣弟子們拉著白猿走出祖師殿後,就忍不住替它激動起來。
祖師接了這杯敬師茶,就算認可了白猿做個弟子!雖然這拜師儀式不全,大約只能算作一個記名弟子,但這可是劍尊啊!!!
呆愣了半晌的白猿忽然一蹦躥了老高,好像終於從震撼勁兒里反應過來,喜得抓耳撓腮。
「我、有,我有,有師父了!我有,師父,了!」它越叫越順暢,越叫越高興,快樂地漫山遍野跑起來,「我有師父了!我有師父了!」
……
北涼洲,不歸阜。
北涼洲的風很硬,能紮根在不歸阜岩土上的荒草也很硬。它們春夏濃密如發,到了秋天,褪去生機喜人的綠意,就顯出一根根扁窄如劍的葉形,像北涼洲的風一樣,又韌又硬。
它們的根很深,扯是扯不斷的,硬去拔,會被劍鋒一樣的葉緣割了手。
荒草中有一座塌了頂的老亭,不知是何人修建的。夏遺占了不歸阜後,也懶得去修。
亭中有張石桌,還剩三個石墩。扶起來兩個,倒著一個。
夏遺和方拂歌各坐一個。
他們倆此時倒能在同一張桌子旁坐一會兒。
夏遺有些厭。方拂歌不再老用言語撩撥他,他也懶得反懟回去。
其實這才是他的常態。他大部分時間都沒什麼興趣。
他的魔心太不安分,像天天牽著一隻精力旺盛的巨犬,可如果鬆了手,這隻巨犬可不會撒手沒,只會拖著他無止境地瘋跑。像曾經百年一輪迴永無止境地入魔。
任誰天天扯著這麼一隻巨犬,都不會再有心情和精力去做別的事。
自從失了朱紫閣這具化身,方拂歌好像專心要從夏遺身上證明雙文律的失敗一樣,不再總有的沒的刺激他,開始認認真真同他講魔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