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是彥桓因為土地整改一事殺了太多士族大家,臨到他退位之時,讓有說他暴虐。畢竟餓死的百姓在某些人眼裡是算不得人的,死再多也不會被那些人放在心上,只有跟他們一樣從富貴鄉里長大的才子佳人才算得上人。那紅顏薄命的才女陸三姑娘,那些轟然倒塌的簪纓世家,都值得讓他們耗費筆墨哀嘆惋惜。

  但彥桓並沒有在意誰會不會繼續罵他,他跟程錦前往燕州行宮前,反覆吩咐彥潯,別忘了再去去邊疆尋彥淳的屍骨。他們的那個小女兒太頑皮,非要做什么女將軍去與戎狄打仗,結果真做成了女將軍,卻死在了邊疆,屍骨都不全。然後彥桓一一交待了其他孩子的事,又囑咐了彥潯要厚待那些為國而死的臣子家眷。最後彥桓才提到了彥澤,他沒有多吩咐什麼,只讓彥潯看著辦。彥潯顧念兄弟情分,便在登基後,給彥澤加封了郡王。

  在前往燕州行宮的路上,彥桓對笑道:「差一點就再也回不來燕州了。」

  「不要胡說,這不是就要去燕州了麼?」程錦一手反握著彥桓的手,一手輕輕撫著他的眉眼、他的臉頰、他的頭髮。

  程錦總覺得她和彥桓才剛成親不久,她似乎才被彥桓掀開蓋頭,但轉眼兩人都白髮蒼蒼。程錦摸著彥桓的頭髮,忍不住翹了下嘴角,其實只有她白髮蒼蒼,彥桓前不久還尋了個秘方,讓人把他的頭髮染黑了,只因為程錦贊了幾句新晉的探花郎姿容出眾。

  彥桓的身體這十年來都不大好,他年幼時吃苦吃得太多了,略微上了些年紀,許多病症就起來了。而且他心軟了,最起碼在程錦看來,比她心軟。所以當遭遇彥澤忤逆,當知道彥淳戰死時,在知道一些近臣為了推進他制定的政策而死時,他的心結就一層層壓了下來。

  任憑程錦如何費力為他調理身子,彥桓終究還是大病了一場。

  在病中,彥桓有時候清醒,還會跟程錦說笑:「我本來不知道該怎麼做皇帝的,都是因為看到了阿錦想做個好皇后,我就也學著做了。我這次要是不行了,那等我們再遇到,阿錦就把你做太后時見到的事,說給我聽吧,我最喜歡聽阿錦說話了。」

  但彥桓有時候病得糊塗,就扯著程錦的手,或者說:「這裡太冷太黑了,阿錦救救我,別讓他們一直關著我。」,或者說:「珍珠開門,你別把我……我關在外面,我要見姑娘……」

  程錦便只得一遍遍地跟彥桓說著:「我在的,別害怕。」

  那段日子,程錦就守在彥桓床前,彥桓的呼吸稍微微弱一些,程錦也嚇得呼吸一窒。

  待彥桓好不容易熬過去,程錦就也病倒了。待兩個人好起來,程錦更覺得年紀不饒人,便是再捨不得手裡的權勢,也不得不鬆開手了。程錦和彥桓商議過後,彥桓便提前退位,跟程錦一道去了燕州行宮。程錦和彥桓都不是奢靡之人,本不喜歡大興土木修建什麼行宮,只是到了燕州,終究要有個落腳的地方。而且又不只是他們住,他們還帶著幾個孫子孫女過來,另外還有些伺候他們的人。便簡單修建了一處住所,說是行宮,卻也不過是一間大宅子,比燕州的一些大戶人家的宅院都還顯得簡樸許多。

  因為行宮建成這樣,倒讓一些燕州的人家害怕越過皇家,忙著重新整改宅子。還是彥桓另外下了令,才止住了這個風氣。

  地點是程錦挑的,地下有溫泉,可以方便彥桓調養身體。

  彥桓在燕州住下,也真的一天比一天身子好了。他帶著孫輩捉魚,捉到了,就跟個孩子一樣到程錦跟前炫耀。他跟著程錦一道指點孫輩種菜種藥,然後一道製藥制香。甚至彥桓還會讓那些孫子抓來螞蚱,讓他和程錦烤著吃。更多的時候彥桓和程錦會帶著孩子們出去走走,看看尋常百姓人家都怎麼過日子的。以彥桓和程錦現在的身份,看到尋常人家的日子雖都是「好」的,可彥桓和程錦能辨出那些是真的「好」,那些是被修飾出來的「好」。然後彥桓和程錦便將這些事都教給自己的孫輩,讓他們也能早點知道,這些官員是怎麼製造出個太平盛世的。

  雖然有些「好」日子是製造出來的,但程錦和彥桓也能看出來如今的光景確實比早些年強了許多。

  彥桓和程錦返回行宮的時候,正下著綿綿細雨,彥桓給程錦下了馬車。彥桓便撐著傘,跟程錦一邊走一邊說著方才看過的農田。有塊田種著的莊稼,程錦和彥桓都沒見過,只聽那家農戶說是他從慶國外面帶回來的種子,那莊稼不挑地,結出來的糧食雖然口感不好,卻也能吃。

  彥桓和程錦便留了心,便是現在日子比先前好一些了,還有些人在挨餓。就算分得了土地,但難保有個天災人禍的。而且也不見得所有人都能分得好地。彥桓和程錦如今想得還是怎麼能讓更多的人不挨餓,挨餓的人少了,日子就安穩下來了。

  彥桓和程錦走到內殿,才聽得太監來報說是程老夫人來了。太監口中的程老夫人就是珍珠,程遠的終老都是珍珠照看下來的。程遠臨終前,便將珍珠認作了義女,讓她跟著姓了程。珍珠一直住在燕州,如今彥桓和程錦既來了燕州,程錦自然要和珍珠常見面的。因此珍珠來到了行宮,也不用遞什麼牌子,都會直接被太監帶到了內殿侯著。

  珍珠如今也是老夫人了,但在程錦跟前就還是個會撒嬌的小妹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