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頁
衛孟喜當即一點頭,「行,你們給我,但不是借,算你們入股投資,咱們這次就干一票大的。」
她就開始算帳,對紅森林,她的心理價位是1.5億,她手裡現在是有2億現金,但不能全投在裡面,她還得留點余錢干別的,鐵礦山買下來後還得準備開採的軟硬體、基礎設施建設,光這就得再準備五千萬,要知道這裡的鐵路和公路可不是無償使用的,從紅森林到衛家港的距離,她修鐵路還不知道要花出去多少……
再加上港口建成之後還得再投入五千萬左右的基建,她先預留出這部分的話,鐵礦投資上就只能拿出1.5億左右,缺口就是五千萬。
這還是最理想的預算狀態。
不由分說,衛孟喜把大傢伙拉到一起,開始算帳,兩個億的投資里,她出1.5億,占了75%的股份,剩下的就讓大傢伙湊。她以前沒意識到股份分紅的爽,這幾年看著侯愛琴張大娘等人每年都能靠著文具廠得到一筆不菲的收入,這就是她回報身邊人的方式。
願意主動幫她的人,她也應該感謝他們。
蘇奶奶、衛姥爺、孟舅公每人一千萬,各占股5%,孟二哥那邊一說也知道這是小喜回報的賺錢機會,當即拿出五百萬,趙春來兩口子則是三百萬,而侯燁那邊則非常爽快,大手一揮她還差多少他就出多少。
最後,六個人按照各自出資比例分了剩下的25%的股份,衛孟喜的大股東地位絕對不會動搖。
反正,用蘇奶奶那陰陽怪氣的語氣說:以後啊,衛雪衛紅把張川張江領回去,衛東把小燕娶進門,這些股份還不是又回到了你衛總手裡?
於是,1999年3月18號,衛孟喜買下了澳洲西部的一座儲量巨大、品質優良的露天鐵礦山,這是衛氏礦業集團在海外投資的第一座礦山,也是她邁向世界的第一步,最重要一步。
時間尚未進入新世紀,衛孟喜的征程卻已邁出了新的征程。
第170章 全家所向,星辰大海!
時間如白駒過隙, 很快來到二十一世紀。
在進入新世紀的第二年裡,發生一個歷史性的大事件——龍國加入世貿組織了!
那一天的龍國人有多激動,衛孟喜不太記得請了, 可能是年紀大了, 明明才過去兩年的事,可她卻已經模糊了, 只記得那天晚上, 礦區的孩子們,在自家這幾個崽子的帶領下,喝了好幾箱啤的白的,還在工人廣場上徹夜狂歡。
跳迪斯科都快把地面給跳塌陷了。
那音樂聲,吵得衛孟喜這幾年睡眠奇好的人都忍不住想發火,這群死孩子幹啥不好偏要擾民!
但不止他們, 就是金水煤礦的工人們也歡欣鼓舞, 那熱鬧勁跟過年似的, 衛孟喜中途被吵醒一摸身邊,老陸又不在, 哦, 原來是他也去了。
現在, 兩年後,2003年的冬天,所有人都意識到這件歷史事件的意義了。
不說勢頭越來越強勁已經躍居全國第三大煤礦的金水煤礦, 單論衛孟喜這個曾經的個體戶,她的滷肉和鴨脖在國外也有了一定量的銷售, 雖然真空處理之後味道不如新鮮的, 但無論風味還是銷量依然獨占鰲頭。
現在劉桂花孫蘭香等人偶爾也能因公出國待幾天, 回來手上腳上都是大包小包, 各種高檔化妝品包包保健品,不為別的,就圖個新鮮。
長壽山礦泉水的銷量是變化最大的,以前一個月也就五十萬左右的交易量,但自從搭上WTO的順風車後,單價上漲不說,水已經賣到了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去,每月交易量基本都在五百萬級別,相當於搖身一變達到以前的十倍!
在真正走出去之前,他們的水一直在靠廣交會和林氏商超出貨,量都不算大,但現在就不一樣了,他們能直接到互有最惠國條約的一百多個國家去推銷自己的東西,能直接參與這些國家的礦泉水採購招標會,當一百多個國家聯成一個大市場的時候,需求量也是不可想像的。
至於賺錢的大頭,則還是文具廠和小煤井,文具廠現在在侯燁的領導下,在深市、海城、連城、蓉城都開了分廠,已經準備開始做自主的原子筆頭研發了,他在研發上花的錢越來越多,衛孟喜總感覺用不了多久,就不用再給人做代工了。
而金水村小煤井,除了供給火電廠之外,有三分之一都是出口,況且因為出口之後價格與國際接軌,煤炭價格大幅度上漲,國內煤炭價格是一天一個樣,最誇張的時候,達到了一個小時一個價。
貨車都是要排隊拉煤的,而等著的貨車司機是最煎熬的,因為很可能今天拉的價格跟昨天不一樣,下午價格跟上午不一樣,十點鐘跟九點鐘又不一樣……每耽誤一個小時,就要貴出十塊二十塊,多耽誤一天可能就是上百,所以金水村煤井門口最近還興起了一種新興職業。
實時報價員。
他們搬個小馬扎坐在煤井貨車入口,一會兒拿著大喇叭報一個價格,等報過之後就是哀嚎聲,因為比上一個小時又漲了啊!而在這一個小時裡,大傢伙煙不能抽,只能幹跺腳,那焦慮的情緒繼續蔓延之後,更加給排在後面的不明真相的貨車司機以焦慮——這這這是又漲了?
那得多拉點,鬼知道這一車回去,下一車再來的時候又是什麼價!
就這樣,一個傳一個,火電廠+出口已經占了小煤井產量的大頭,剩下的少部分能一車車的「零賣」,但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供不應求。
她就開始算帳,對紅森林,她的心理價位是1.5億,她手裡現在是有2億現金,但不能全投在裡面,她還得留點余錢干別的,鐵礦山買下來後還得準備開採的軟硬體、基礎設施建設,光這就得再準備五千萬,要知道這裡的鐵路和公路可不是無償使用的,從紅森林到衛家港的距離,她修鐵路還不知道要花出去多少……
再加上港口建成之後還得再投入五千萬左右的基建,她先預留出這部分的話,鐵礦投資上就只能拿出1.5億左右,缺口就是五千萬。
這還是最理想的預算狀態。
不由分說,衛孟喜把大傢伙拉到一起,開始算帳,兩個億的投資里,她出1.5億,占了75%的股份,剩下的就讓大傢伙湊。她以前沒意識到股份分紅的爽,這幾年看著侯愛琴張大娘等人每年都能靠著文具廠得到一筆不菲的收入,這就是她回報身邊人的方式。
願意主動幫她的人,她也應該感謝他們。
蘇奶奶、衛姥爺、孟舅公每人一千萬,各占股5%,孟二哥那邊一說也知道這是小喜回報的賺錢機會,當即拿出五百萬,趙春來兩口子則是三百萬,而侯燁那邊則非常爽快,大手一揮她還差多少他就出多少。
最後,六個人按照各自出資比例分了剩下的25%的股份,衛孟喜的大股東地位絕對不會動搖。
反正,用蘇奶奶那陰陽怪氣的語氣說:以後啊,衛雪衛紅把張川張江領回去,衛東把小燕娶進門,這些股份還不是又回到了你衛總手裡?
於是,1999年3月18號,衛孟喜買下了澳洲西部的一座儲量巨大、品質優良的露天鐵礦山,這是衛氏礦業集團在海外投資的第一座礦山,也是她邁向世界的第一步,最重要一步。
時間尚未進入新世紀,衛孟喜的征程卻已邁出了新的征程。
第170章 全家所向,星辰大海!
時間如白駒過隙, 很快來到二十一世紀。
在進入新世紀的第二年裡,發生一個歷史性的大事件——龍國加入世貿組織了!
那一天的龍國人有多激動,衛孟喜不太記得請了, 可能是年紀大了, 明明才過去兩年的事,可她卻已經模糊了, 只記得那天晚上, 礦區的孩子們,在自家這幾個崽子的帶領下,喝了好幾箱啤的白的,還在工人廣場上徹夜狂歡。
跳迪斯科都快把地面給跳塌陷了。
那音樂聲,吵得衛孟喜這幾年睡眠奇好的人都忍不住想發火,這群死孩子幹啥不好偏要擾民!
但不止他們, 就是金水煤礦的工人們也歡欣鼓舞, 那熱鬧勁跟過年似的, 衛孟喜中途被吵醒一摸身邊,老陸又不在, 哦, 原來是他也去了。
現在, 兩年後,2003年的冬天,所有人都意識到這件歷史事件的意義了。
不說勢頭越來越強勁已經躍居全國第三大煤礦的金水煤礦, 單論衛孟喜這個曾經的個體戶,她的滷肉和鴨脖在國外也有了一定量的銷售, 雖然真空處理之後味道不如新鮮的, 但無論風味還是銷量依然獨占鰲頭。
現在劉桂花孫蘭香等人偶爾也能因公出國待幾天, 回來手上腳上都是大包小包, 各種高檔化妝品包包保健品,不為別的,就圖個新鮮。
長壽山礦泉水的銷量是變化最大的,以前一個月也就五十萬左右的交易量,但自從搭上WTO的順風車後,單價上漲不說,水已經賣到了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去,每月交易量基本都在五百萬級別,相當於搖身一變達到以前的十倍!
在真正走出去之前,他們的水一直在靠廣交會和林氏商超出貨,量都不算大,但現在就不一樣了,他們能直接到互有最惠國條約的一百多個國家去推銷自己的東西,能直接參與這些國家的礦泉水採購招標會,當一百多個國家聯成一個大市場的時候,需求量也是不可想像的。
至於賺錢的大頭,則還是文具廠和小煤井,文具廠現在在侯燁的領導下,在深市、海城、連城、蓉城都開了分廠,已經準備開始做自主的原子筆頭研發了,他在研發上花的錢越來越多,衛孟喜總感覺用不了多久,就不用再給人做代工了。
而金水村小煤井,除了供給火電廠之外,有三分之一都是出口,況且因為出口之後價格與國際接軌,煤炭價格大幅度上漲,國內煤炭價格是一天一個樣,最誇張的時候,達到了一個小時一個價。
貨車都是要排隊拉煤的,而等著的貨車司機是最煎熬的,因為很可能今天拉的價格跟昨天不一樣,下午價格跟上午不一樣,十點鐘跟九點鐘又不一樣……每耽誤一個小時,就要貴出十塊二十塊,多耽誤一天可能就是上百,所以金水村煤井門口最近還興起了一種新興職業。
實時報價員。
他們搬個小馬扎坐在煤井貨車入口,一會兒拿著大喇叭報一個價格,等報過之後就是哀嚎聲,因為比上一個小時又漲了啊!而在這一個小時裡,大傢伙煙不能抽,只能幹跺腳,那焦慮的情緒繼續蔓延之後,更加給排在後面的不明真相的貨車司機以焦慮——這這這是又漲了?
那得多拉點,鬼知道這一車回去,下一車再來的時候又是什麼價!
就這樣,一個傳一個,火電廠+出口已經占了小煤井產量的大頭,剩下的少部分能一車車的「零賣」,但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