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敏妃娘娘娘家大哥牽涉進了買官賣官的案子裡,敏妃受牽連降了妃位,如今是敏嬪娘娘。」

  敏妃,是三皇子的母妃,「誰升妃位了?」

  「五皇子的母妃玲妃娘娘。」

  除去早夭的皇長子,算上不回宮的二皇子秋離,皇帝膝下存活的有五個皇子,對那個位置最有競爭力的就是三皇子霍道熙和五皇子霍道庭,六皇子體弱多病,七皇子年紀最幼,如今也不過是個九歲孩童,存在感不強。

  打壓三皇子的勢力,卻給五皇子撐腰,這平衡之術倒也玩得不錯,秋離把玩著扇子,想著他那個便宜爹在這其中有沒有埋下什麼暗招,朝堂上失控說得過去,畢竟皇權旁落幾代了,要收回來是難,可若宮中也失控……

  梁興看了主子一眼,繼續道:「自從主和派占上風後,何慶博一系中就多次提議削減西廉軍的兵馬,談及歇戰期後還有漫長的春耕期要度過,不如從源頭上解決糧草問題,還有人提及祝氏一門既有文臣又有武將,不合規矩,上表撤去祝將軍的大將軍官職,並且提議請程老將軍復出,重掌西廉軍。」

  秋離抬頭。

  「程老將軍拄拐上的朝堂,當著百官的面脫了鞋履,讓大家看到他兩隻腳裸腫如饅頭,說是痹證纏身多年,如今越發嚴重,戰馬都上不去了。」

  「真是痹證?」

  「從外表看來,是,替他症治的御醫也說是。」

  秋離微微點頭,若真是痹證,怎麼推拒都說得過去,若不是,做到這個地步也可看出他的態度。

  梁興又道:「之後何慶博上表請調祝大人回京,官復原職,大半個朝堂請願,皇上攔不住,給祝大人傳旨的內侍和常正前後腳出發,還有,皇上有話讓屬下帶給您。」

  「說。」

  梁興看向辛鮮,辛鮮看主子一眼,會意的退出門外走遠一些,有些事還是不要知道為好。

  梁興走近了低聲轉達:「皇上說,若您無意那個位置,就讓三皇子變得更合適一些。」

  「呵……」秋離笑出了聲,他不要那個位置就還要替他調教一個合格的皇帝?

  「皇上還說……您若不應,他會留下遺詔,您不在意,可您身邊有人在意。」

  秋離看向梁興,「膽子不小,這種話你也敢帶。」

  梁興露出個比哭還像哭的笑,「屬下也不想帶,可皇上召見附耳囑咐,屬下沒得選擇。」

  秋離哼了一聲,這種事若落到紙上,最後被誰得去都是一樁麻煩事,除非他真願意做回霍道恆坐上那個位置,不然將來老三繼位了心裡也得有個結,對誰都不好。

  只是口耳相傳,就算老三真有聽說那日沒有佐證的情況下他也不知真假,往死人罪人身上一推就是。

  這事秋離沒有多在意,他更在意的是這個傳話的人選。

  娘收入玲瓏閣培養訓練的人手多數是牙行挑來的,年紀在七歲至十四歲,小了不要,她嫌麻煩,大了她也不要,她認為過了那個年紀就難培養出忠心了。

  梁興是十一歲進的玲瓏閣,他還更慘一點,當時瘦瘦小小几次都沒賣得出去,後來還得了病,牙行都準備處理掉了。他娘見著也不知道怎麼就看中了,買下來放到師祖門口,師祖治好了後跟著師祖有些日子,之後得用了也常會去師祖跟前侍候,和玲瓏閣旁的人比起來多少有些不同。

  做為京城隱元部的隊長,他不應該離京是其一,而能這麼精準的挑中他……

  秋離扇子敲擊掌心,他懷疑他娘是不是把老底都掏給那位了,以她的性情這恐怕並非是舊情難忘,倒是進一步佐證形勢壞到了一定的地步。

  「忘掉。」

  「是。」終於把這事說出來,梁興心裡輕鬆不少。

  「儘快返回京城,若事情危急,保人。」

  「是。」梁興道:「閣主有過交待,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人在就大有可為。」

  秋離揮了揮手,梁興退了出去。

  安靜的屋內,秋離仰頭看著屋頂,許久後他長長的嘆了口氣,起身走出門去。

  不是不知道該做出怎樣的決定才對大家都好,可他和鄔玲瓏一樣都是極自私的人,若非生死存亡,他並不那麼想顧全所謂大局,他一輩子也成不了長樂那樣心中有大義的人。

  什麼樣的父母生出什麼樣的子女,多數時候這話都是準的。

  第382章 太窩囊了

  雲北的冬天只需比平時多添一件厚點的外裳就夠了。

  毀壞的碼頭悉數重新修建,如今船隻來往,曾經唯一能看到的竹排如今被擠在角落,只在行方便時才用上一用。

  陽光正好,照映在海面上波光鱗鱗,再反襯到歡聲笑語的人身上,鮮活得好像之前的苦難發生好多好多年前。

  「每每看著這場景我就忍不住想,我爹他們還活著的那時候雲北是不是也這般美好。」羅定背著雙手感慨,「做夢一樣。」

  「這樣的美夢也就現在能夢著,以前夢裡都是苦的。」李主簿打趣,看祝大人不說話輕咳一聲提醒羅縣丞。

  羅定看過來,兩人對了個眼神卻也不知道能說什麼,祝大人在擔心什麼他們知道,可帶兵打仗這種事他們不懂,真是半點忙都幫不上。

  「大人,咱們去船塢看看?」羅定笑著建議:「前兩日我觀下邊人的通報,造船速度比之前快了許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