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的小徒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今天本官有事要出門,李槐家的那樁案子就交給你了。」孔玉堂一早就堵在門口,臉上肌肉僵硬,像是等了許久。

  宋愷還以為自己在幻聽,瞪圓了眼睛,「今天讓我去查案?」

  不會吧,來的那天下午孔玉堂嘮嘮叨叨說了一堆,其中就說了,頭一個月就是看訴狀,而後才開始做別的事情,怎麼今天讓他去查案子了?

  孔玉堂豎眉一瞪,沉聲說道,「你以為本官有時間消遣你?待會張捕頭回來找你,你拿好紙筆跟著他就成。」

  「是,學生遵命。」宋愷躬身說道。只聽得頭頂上方的孔玉堂「嗯」了一聲,隨後在餘光里看見他的靴子走了過去。

  宋愷走到桌前,翻出李槐案子的訴狀和昨日交上來的查案記錄又讀了一遍,不一會兒張捕頭就來找他。

  張捕頭年紀約摸3來歲,國字臉。中等身材,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看見宋愷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少年郎也沒露出鄙夷不屑的神色,一板一眼的拱手說道,「宋師爺,可準備好了?」

  宋愷用袋子把紙墨筆硯裝起來,拿在手上,「小生若是有何不妥之處,勞煩張捕頭多多照顧。」

  「無妨,今天我們去福緣寺調查老和尚之死。我猜測,只要查出這個,李槐妻子朱翠的下落也就水落石出了。」

  二人邊走邊說,互相交換對案子的看法,倒也和睦的很。

  福緣寺就在佛塔的旁邊,是邑安城內唯一的一座寺廟,本以為福緣寺應該是氣勢磅礴,仙霧繚繞的一處淨地,宋愷來到大門的時候,看著十分樸素的小廟有些驚訝。

  「宋師爺是覺得這廟明明就在城裡,卻如此平凡,甚至還有些破敗,對嗎?」張捕頭一眼看穿他的想法,問道。

  宋愷遲疑了一會,說道,「城裡的寺廟不同於別處,老百姓們來往十分方便,香火旺盛的寺廟一般都修葺的精美大氣,這福緣寺有些出乎我意料。」

  張捕頭點點頭,頭一仰看向九層佛塔,「如若老方丈不募捐這九層佛塔,福緣寺必定如你所說那般。」

  宋愷也看向佛塔,今日是個大晴天,陽光下的佛塔閃閃發光,仿佛有萬丈佛光一般。

  「這佛塔是有什麼說法嗎?」張捕頭都這樣說了,那就是有故事咯?

  張捕頭「嗯」了一聲,把佛塔的來歷說了一遍,「老方丈慈悲為懷,不願看死去的西北老百姓和為玄秦國而戰的士兵靈魂無處而歸,不願沒人祭拜他們。所以拿出寺內原本要修葺的銀兩,遊說了城內的富人捐款,建了這座塔。」

  「老方丈真是一位活佛,讓人尊敬。」

  「我們趕緊查案吧,早點把這案子了了,找出殺害老和尚的兇手和朱翠的下落,也是一件功德。」

  張捕頭拾階而上,走入寺廟,宋愷緊跟其後,院內有一小和尚正在掃地,院中的大香爐香菸渺渺,一時間讓人的心都靜了下來。

  「小師傅,請問福緣寺現在管事的是哪位?」張捕頭走近掃地的小和尚問道。

  小和尚似乎有些怕人,怯怯的不敢抬頭,背過身去。聲音細細的傳來,「是,是靜遠師兄。」

  「多謝。」張捕頭瞧他這副模樣也不為難他,徑直往裡走,看到別的僧人再問。

  最終在禪房找到了靜遠,帶他們來的和尚輕輕敲門詢問過後才放他們進了屋子。

  靜遠有些胖,燙了戒疤的腦袋圓溜溜像顆雞蛋,臉上笑吟吟,宛如一個彌勒佛,禪房中,只掛了一副畫布佛像,前面擺了一張小矮桌,桌上是木魚和經書,靜遠從後面的蒲團站起迎了上來。

  「阿彌陀佛,靜遠有失遠迎。還請二位施主不要介懷。」

  「是我們叨擾了,原本禪師念經我們應該在外等候,可事關人命,耽誤起來不太好。」張捕頭說道。

  宋愷在一旁沒有出聲,打量了一番禪房,雖然是有些舊,但看得出來僧人們很愛惜,破了的地方都修的很平整。

  「張施主說的是,我們去寺廟的會賓室聊。」靜遠雙手合一念了個佛號,領著兩人去了會賓室。

  會賓室與禪房並無不同。唯一的區別就是多了幾套桌椅,能夠讓來客坐下。

  三人坐定,打雜的小和尚送上幾杯白開水,靜遠笑著說道,「我們佛家沾不得葷腥,所以寺內只有白開水,二位將就將就。」

  「這些都無妨,我們還是說說昨天在李槐妻子墓中挖出貴寺靜常師傅的事情吧。」張捕頭不願與他多閒聊,直接切入主題,「這位是府衙新來的代理師爺宋師爺,孔大人派他來負責這件案子。」

  「宋師爺好,靜遠定當全力配合,查出殺害靜常師兄的兇手。」此時靜遠笑意褪盡,臉上浮現出幾分悲痛,「自從老方丈圓寂後。靜常師兄悲痛欲絕,這幾年幾乎都是閉關禪佛,甚少與人來往,也不知是和誰有仇有冤,落得如此下場!」

  靜遠一開始說。宋愷鋪開紙筆,硯上墨汁,將靜遠的話挑簡要的寫上,問道,「難道你們平時都不去送飯或者找他嗎?從驗屍結果來看。靜常師傅被發現的時候已經有兩天了。」

  「靜常師兄不讓,只准去送飯的小徒弟進去,其他人打擾都會大發雷霆,久而久之,我們也不敢去叨擾,由他去了。」

  小徒弟?

  宋愷跟張捕頭對視一眼,這次張捕頭先開的口,「這位小徒弟能不能也讓我們見一見,問幾個問題?」

  「當然可以,慧可,去把慧心叫來。」

  站在門外的小和尚慧可應了聲是,立馬去找了慧心過來。

  宋愷和張捕頭一看,呵,這不就是剛進來的時候,那個怕生的小和尚嗎?

  慧心垂頭跟在慧可後面,進到會賓室先給靜遠行了個佛禮,再給宋愷二人打招呼。

  「慧心,這兩位是派來調查你師傅意外身亡的張捕頭和宋師爺,他們有幾個問題要問你,你要如實回答。」靜遠說道。

  慧心頭埋的更低。唱了一聲佛號,細聲細氣的應道,「謹遵師兄命令。」

  「慧心小師傅,你跟在靜常師傅身邊有幾年了?」張捕頭問道。

  「大約......2個年頭。小僧入寺晚,兩年前得了師傅的青眼,收了做弟子。」

  「據昨天的驗屍報告來說,你師父是死於三天前的晚上,難道你就一點察覺都沒有?發現師傅不在又找不到為何不及時來府衙報案?」比起張捕頭,宋愷的語氣要嚴厲的多,他第一次做這樣的事情。不自覺的模仿以前在戲台子上看到的知府,內心還有一些壓制不住的小興奮。

  「弟子.....弟子不敢,師傅隔三差五就會消失一兩天,剛來的時候小僧還不太懂,照往日裡的時間送了飯發現沒人便稟報了靜遠師兄,師兄告訴我這是師傅的習慣,經常會一個人出去走走,讓我安心等待。」

  慧心說的磕磕絆絆,聲音顫抖,仿佛被嚇到了一樣。

  「確實如此,靜常師兄不喜與我們交流,喜歡獨處,也喜歡一個人外出遊走,不過最久三、四日便會回來,這次我們就是這麼以為的,沒想到師兄是被他人謀害了。」靜遠點點頭,表示慧心說的都是事實。

  「那你們知道靜常師傅具體出門的時間嗎?」宋愷又問,張捕頭見他積極,索性端起水,讓宋愷問夠了,他在補充問題算了。

  「這......」慧心蹙眉努力回想,「師傅隨性,如若送飯過去他還在打坐,便讓我放下飯菜便可,不必等他吃完,送下一頓飯的時候再把碗筷收走就是了,我只能記得看見師傅最後一面是四天前,我送過去晚飯,師傅在燈下禮佛,我便輕聲說了一句『師傅,飯菜到了』就離開了。第二天去看的時候,師傅已經不在小佛堂了。」

  「你師父認識朱翠嗎?靈秀坊的李槐的妻子朱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