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仔細說起來,這還是人生中周芙第一次同昭王對峙。

  一身素孝,已經說明了她的態度。

  昭王聽了這話,忍不住笑起來,「那個姓宋的教你的?」

  「周芙,這些年你父親你兄長,被那個狗皇帝欺負得還不夠麼?那個姓宋的他是幫著新帝的,等將來胡人被除了,周翦難道就不會跟那個狗皇帝一樣欺負我們麼?」

  「你從來是九叔的這些侄女里最聽話最和順的那一個,不要被人騙。想一想,你爹爹這一生,除了最疼你以外,就是最疼我們這些弟弟了,當初在永州吹風的那幾年,還時時刻刻寫信給我們,提醒我們天冷要加衣。上元節要記得吃餃子,九叔把這些信都帶來了,你不要看一看麼?」

  周芙瞧著昭王真的從懷裡掏出一沓書信來,也不知該作何表情。

  那一沓書信確實是真的。

  爹爹對這些弟弟的疼愛,也確實是很深的。

  可再深,也深不過大義。

  而此刻,昭王說的話,跟上輩子說的話一字不差。

  上一世父親身死,周芙偶爾見到一份爹爹的親筆手書能開心許久,而昭王也就是借這一點跟她打感情牌,這一世,她明白了父親真正的心,不會再被蠱惑了。

  「九叔,你的這些話,我曾經在夢裡聽過,一模一樣,一字不差。夢裡的我曾經聽信過你的話,但夢外的我,不會再聽了。」

  「九叔,你也說了,爹爹疼你們,他事事為你們著想,那你們呢,有過片刻想過這個兄長麼?」

  「他畢生所願是什麼,你們真的不知道麼?」

  周芙反問昭王。

  收復失地,結束二十多年的戰亂,還天下以太平,這是父親畢生所求。

  昭王並沒有立即回答周芙這個問題,只是冷笑望向周芙,然後道,「這麼說,你要一直幽禁你的嬸娘們麼?」

  「是。」

  周芙不遮掩地點點頭,「九叔,繼續幽禁嬸嬸們還是給她們自由,二選一。」

  「你……」

  第71章 擔心

  昭王被氣得說不出話來, 他不知為何當初那個乖順聽話的侄女一下子變成了如今這副模樣,但用腳趾頭想想也知道,定然跟那個姓宋的脫不了干係。

  「周芙, 把你兄長叫出來, 你一個女娃家不諳世事,受人蠱惑, 九叔今日姑且原諒你,叫周徵出來, 讓他同我講!」

  昭王手裡的馬鞭一揚。

  話音剛落, 耳畔便迴響起一聲寒笑, 「九叔叫侄兒出來,是為了讓侄兒看看您是如何當著侄兒的面教訓舍妹的麼?」

  不知何時, 周徵駕著馬從城中緩緩行了出來。他剛剛在城中巡視了一圈,身上的甲冑還未卸去,可巧走到西側門這裡,就聽副將慌慌張張來報,說是昭王如今正在側門同郡主鬧。

  周芙走的這一步險棋,周徵一直是知曉的。

  他談不上認同, 也談不上反對。但事已至此, 依照如今的局勢看,這確實是如今最好走的一步路。

  昭王聽周徵這個口氣,便知曉他作為兄長是要護犢子到底了。

  「周徵, 你妹妹不懂事,連你也不懂麼?」

  「老皇帝那副德行, 他的兒子又能是什麼好東西?周翦可不是個任人揉圓搓扁的麵團子, 若今日, 我們這些藩王的兵為他所用, 將來,他未必不會反過來咬我們一口。周徵,我們才是至親啊。」

  昭王雖拿不準自己這侄兒的脾氣秉性,卻還是試探性地開口勸他。

  「至親?」

  「九叔好一個至親。」

  「當初侄兒同父親被困豫州,是九叔您前來相救,侄兒感激不盡。如今父親不在,九叔您便冷眼旁觀這豫州的一切,又當真把侄兒當過血親麼?先帝不仁,可皇祖父卻是個有仁心的人,侄兒知曉幾位叔叔打從骨子裡還是敬畏皇祖父的,既如此,不妨請九叔想一想,如若皇祖父在天有靈,看著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風雨飄揚,而他的兒子們卻個個推卸責任,置子民和百姓的生死於不顧,九叔猜猜,皇祖父在九泉之下能不能瞑目?」

  周徵那一雙狹長且深邃的鳳眼裡寫滿了對自己這位叔父的譏諷,字字句句直往人心裡扎。

  昭王捏緊了手裡的馬鞭,臉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臉色青一陣白一陣起來,卻還是望向這兩兄妹的方向。

  「本王再問一遍,你們兄妹這是沆瀣一氣,絕不肯放你們的嬸嬸走了?你們的嬸娘們可都是帶著孩子來的,小一些的如今還不會說話,你們就這樣將他們困在這裡,不怕將來遭報應麼?」

  「周芙,周徵,如果本王沒記錯的話,周妘的孩子也不過就幾個月大吧,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若周妘的孩子被人幽禁,你們這些做姨娘做舅舅的又是什麼滋味啊?」

  昭王冷笑著開口。

  周芙怎麼會想不到姐姐的孩子呢?

  大梁的將來握在他們這群年輕人的手上,而將來襁褓里的那些孩子終有一日也會長大,讀書識禮,為國出力,大梁的將來終有一日也會屬於他們。

  安寧是這世上最甜蜜最讓人上癮的藥,若這藥可以吃一輩子不斷,那是福氣。可若是這藥不能保一輩子,那便是劇毒。

  在他們如今還小的時候,便讓他們見見風雨,受受磋磨,也未必是壞事。若是當真國破家亡了,連受磋磨和見風雨的機會都不會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