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扎克斯再次沉默下來。
最好的結局……嗎。
克勞德似乎不止是在試著說服他,也是在說服自己。對方的眼神中逐漸褪去了痛苦和猶豫,變得平和而堅定。扎克斯只與他對視了幾秒,就知道他的想法已經不可能再改變。
他忽然想起自己一生中最後的時刻,那時自己正狼狽地躺在米德加郊外的山崖上,暴雨沖刷著身上的傷口,血液和泥水積成一個小潭。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令他疼痛和疲憊,但當他發現天空中隱約出現了一絲金色的裂隙時,心情忽然奇異地平靜下來。
雖然他沒能看到雨後天晴的那一刻,但他知道這場暴雨終將散去,所以他毫無怨言地接受了自己的結局。而克勞德作為活下來的人則要一直背負著那些沉重的記憶,因別人的期望而生,又因別人的期望而堅持。薩菲羅斯的存在或許是對方痛苦的源泉,卻是唯一陪伴對方走過這兩百多年的動力,當克勞德做出這樣旁人無法理解的選擇時,或許才是真正出於對方自己的意願。
於是扎克斯最終嘆了口氣,朝克勞德伸出一隻手。
「……如果這是你的願望的話。祝你好運,克勞德。」
克勞德低頭看了那隻手幾秒,忽然緊緊地握了上去,露出了一個他所見過的最好的笑容。
「謝謝,我會的。」
此時此刻的北大空洞,持續數周的暴雪已經停歇。
陰雲褪去後的夜空格外澄澈,連遠在一萬光年外的星光都隱約可見。天空中懸掛著兩輪月亮,其中一枚較暗的正緩慢地掠過那枚更加明亮的,在積雪的冰原上投下一片淡藍色的陰影。
作為只有一顆衛星的行星,蓋亞的天空中本不該有這樣的景象。然而六小時前另一顆星體進入了蓋亞的衛星軌道,致使所有處於夜晚的地區都能看到這幅詭異的畫面。
新生的月亮直徑比真正的月亮要小一千倍,只是由於處在近地軌道上,看起來尤為巨大。二者在短暫交匯後逐漸分離,兩束不同尋常的月光同時落入北大空洞,映亮了終年不化的綠色堅冰。
在大空洞的底部,薩菲羅斯正以一種沉思的姿態坐在原初S型石化的根須上。
刀尖刺入克勞德心臟的一瞬,那些已經淹沒在信息海洋中的記憶開始瘋狂湧入腦內。
他回想起了尼布爾海姆的大火,想起自己發現身世時的憤怒和青年絕望的眼神,想起身體被重劍貫穿的劇痛,想起墜入魔晄後漫長的籌備與等待——那種憎恨的感覺是如此真實,以至於他一度完全沉浸在這種情緒中。但當他想起他們在星球核心的對峙和方才的戰鬥,忽然又意識到這種憎恨並非是針對某個人的,而是針對於自己的失敗。
——他已經是萬物的頂點,這個星球上絕無可能有人超越他。
——他理應輕而易舉地獲得星球的支配權,唯一能夠阻止他的只有他自己。
克勞德曾經打敗過他,那是由於他在諸如力量、心理、必勝的信念等等可能的方面準備不足。現在他戰勝了克勞德,也就等於戰勝了失敗的自己,所以他不再需要憎恨作為前進的動力。
薩菲羅斯閉上眼,腦海中緩慢地浮現出更多關於過去兩百年的記憶。
在第二次被克勞德送回生命之流後,他一直在尋找一個復活的時機。儘管他的計劃每一次都最終止步於和克勞德的戰鬥中,但他已經不再為此感到憤怒,大多數時候它們更像是一種消遣,幫他度過了七十年無所事事的歲月。
轉折發生在一百四十年前的某一天,那時他正在星球核心研究蓋亞的秘密,偶然間注意到生命之流的循環變得比過去更快。由於星球並非一個封閉體系,每一輪循環都將導致能量的耗散,因此薩菲羅斯立即對這件事生出警覺。他花了幾年時間進行調查,然後按照現在耗散速度估算星球剩餘的壽命,雖然使用的數據都非常粗略,所以估算的結果也落在一個非常大的區間中,不過無論結果如何,它們都無一例外地指向同一個事實——星球正在衰亡,最多一萬年後就會變成一顆死星。
薩菲羅斯已經身處生命之流的循環中,命運被迫與星球綁定。他知道奪取這樣的星球本身已經沒有太大意義,所以他需要將這裡的生命之流全部抽提成自己的能量,然後再像母親一樣藉助隕星離開蓋亞。
薩菲羅斯向來不會坐以待斃,在理清現狀後立即開始行動。
他的計劃很簡單:首先自己要回到星球表面,獲得一個全新的肉體,然後再想辦法回到北大空洞提取星球核心裡的能量。但實際情況是他在第一步就遇到了困難:克勞德已經因為對人生失去興趣而將自己封入水晶中,導致這個世界上唯一能讓自己復活的媒介變得不可接觸。
那時他已經注意到了大空洞底部的零散細胞,卻沒有將希望押在這些低等生命上。他知道自己想要復活就必須讓克勞德的水晶解封,而星球上能做到這件事的人絕不會幫助自己,唯一的辦法只有讓第三方提取克勞德的細胞製造出自己的肉體,再由自己將克勞德從水晶中釋放出來。
他利用克勞德的記憶在生命之流中捏造了一個酷似寶條的思念體,隨後讓那個小男孩替自己完成所有前期準備工作。卡特霍姆沒有辜負他的期望,以一種信徒的狂熱不計代價地克隆出了他和克勞德。最終他成功回到星球表面,克勞德也被從水晶中解放出來,但整件事的過程卻和他計劃中有所差別,致使他在之後日子裡與克勞德產生了一些難以言說的微妙關係。
最好的結局……嗎。
克勞德似乎不止是在試著說服他,也是在說服自己。對方的眼神中逐漸褪去了痛苦和猶豫,變得平和而堅定。扎克斯只與他對視了幾秒,就知道他的想法已經不可能再改變。
他忽然想起自己一生中最後的時刻,那時自己正狼狽地躺在米德加郊外的山崖上,暴雨沖刷著身上的傷口,血液和泥水積成一個小潭。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令他疼痛和疲憊,但當他發現天空中隱約出現了一絲金色的裂隙時,心情忽然奇異地平靜下來。
雖然他沒能看到雨後天晴的那一刻,但他知道這場暴雨終將散去,所以他毫無怨言地接受了自己的結局。而克勞德作為活下來的人則要一直背負著那些沉重的記憶,因別人的期望而生,又因別人的期望而堅持。薩菲羅斯的存在或許是對方痛苦的源泉,卻是唯一陪伴對方走過這兩百多年的動力,當克勞德做出這樣旁人無法理解的選擇時,或許才是真正出於對方自己的意願。
於是扎克斯最終嘆了口氣,朝克勞德伸出一隻手。
「……如果這是你的願望的話。祝你好運,克勞德。」
克勞德低頭看了那隻手幾秒,忽然緊緊地握了上去,露出了一個他所見過的最好的笑容。
「謝謝,我會的。」
此時此刻的北大空洞,持續數周的暴雪已經停歇。
陰雲褪去後的夜空格外澄澈,連遠在一萬光年外的星光都隱約可見。天空中懸掛著兩輪月亮,其中一枚較暗的正緩慢地掠過那枚更加明亮的,在積雪的冰原上投下一片淡藍色的陰影。
作為只有一顆衛星的行星,蓋亞的天空中本不該有這樣的景象。然而六小時前另一顆星體進入了蓋亞的衛星軌道,致使所有處於夜晚的地區都能看到這幅詭異的畫面。
新生的月亮直徑比真正的月亮要小一千倍,只是由於處在近地軌道上,看起來尤為巨大。二者在短暫交匯後逐漸分離,兩束不同尋常的月光同時落入北大空洞,映亮了終年不化的綠色堅冰。
在大空洞的底部,薩菲羅斯正以一種沉思的姿態坐在原初S型石化的根須上。
刀尖刺入克勞德心臟的一瞬,那些已經淹沒在信息海洋中的記憶開始瘋狂湧入腦內。
他回想起了尼布爾海姆的大火,想起自己發現身世時的憤怒和青年絕望的眼神,想起身體被重劍貫穿的劇痛,想起墜入魔晄後漫長的籌備與等待——那種憎恨的感覺是如此真實,以至於他一度完全沉浸在這種情緒中。但當他想起他們在星球核心的對峙和方才的戰鬥,忽然又意識到這種憎恨並非是針對某個人的,而是針對於自己的失敗。
——他已經是萬物的頂點,這個星球上絕無可能有人超越他。
——他理應輕而易舉地獲得星球的支配權,唯一能夠阻止他的只有他自己。
克勞德曾經打敗過他,那是由於他在諸如力量、心理、必勝的信念等等可能的方面準備不足。現在他戰勝了克勞德,也就等於戰勝了失敗的自己,所以他不再需要憎恨作為前進的動力。
薩菲羅斯閉上眼,腦海中緩慢地浮現出更多關於過去兩百年的記憶。
在第二次被克勞德送回生命之流後,他一直在尋找一個復活的時機。儘管他的計劃每一次都最終止步於和克勞德的戰鬥中,但他已經不再為此感到憤怒,大多數時候它們更像是一種消遣,幫他度過了七十年無所事事的歲月。
轉折發生在一百四十年前的某一天,那時他正在星球核心研究蓋亞的秘密,偶然間注意到生命之流的循環變得比過去更快。由於星球並非一個封閉體系,每一輪循環都將導致能量的耗散,因此薩菲羅斯立即對這件事生出警覺。他花了幾年時間進行調查,然後按照現在耗散速度估算星球剩餘的壽命,雖然使用的數據都非常粗略,所以估算的結果也落在一個非常大的區間中,不過無論結果如何,它們都無一例外地指向同一個事實——星球正在衰亡,最多一萬年後就會變成一顆死星。
薩菲羅斯已經身處生命之流的循環中,命運被迫與星球綁定。他知道奪取這樣的星球本身已經沒有太大意義,所以他需要將這裡的生命之流全部抽提成自己的能量,然後再像母親一樣藉助隕星離開蓋亞。
薩菲羅斯向來不會坐以待斃,在理清現狀後立即開始行動。
他的計劃很簡單:首先自己要回到星球表面,獲得一個全新的肉體,然後再想辦法回到北大空洞提取星球核心裡的能量。但實際情況是他在第一步就遇到了困難:克勞德已經因為對人生失去興趣而將自己封入水晶中,導致這個世界上唯一能讓自己復活的媒介變得不可接觸。
那時他已經注意到了大空洞底部的零散細胞,卻沒有將希望押在這些低等生命上。他知道自己想要復活就必須讓克勞德的水晶解封,而星球上能做到這件事的人絕不會幫助自己,唯一的辦法只有讓第三方提取克勞德的細胞製造出自己的肉體,再由自己將克勞德從水晶中釋放出來。
他利用克勞德的記憶在生命之流中捏造了一個酷似寶條的思念體,隨後讓那個小男孩替自己完成所有前期準備工作。卡特霍姆沒有辜負他的期望,以一種信徒的狂熱不計代價地克隆出了他和克勞德。最終他成功回到星球表面,克勞德也被從水晶中解放出來,但整件事的過程卻和他計劃中有所差別,致使他在之後日子裡與克勞德產生了一些難以言說的微妙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