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宋遠橋說不出話來。他的獨生愛子宋青書如今不過是雙十年華,生平首次掌兵,三千破二萬。這樣矚目的戰績,他該為此感到驕傲嗎?一夜之間,殺人如麻,人頭滾滾,行事這般偏激狠辣,他該誇讚他嗎?「我會將此事稟明你太師父,究竟如何處置,由你太師父決定!」說完這句,宋遠橋便轉身離開了營帳。

  宋青書連喚幾聲「爹爹」也不曾令宋遠橋轉頭回顧,只懊惱地望向莫聲谷,負氣道:「七叔也認為是我錯了嗎?」

  莫聲谷卻是神情麻木地緩緩搖頭,老老實實地言道:「我不知道,青書。方才的那個人,是你嗎?」他為宋青書的用兵天分而歡喜,可卻幾乎不認得方才的那個宋青書。

  然而無論如何,當宋遠橋將事情稟明張三丰之後,張三丰這一回卻有了一個與宋遠橋相同的決定:暫不令宋青書繼續掌兵。他對宋青書言道:「青書,你心有戾氣,若再掌兵權,屠戮過甚,只怕不得善終!」

  此事過後,武當的勢力逐漸覆蓋鄂湘兩地,再無人敢過問。程叔岳給他的儒林舊友宋濂寫了一封書信,將宋青書這些年在武當的所作所為,以及此戰的經過原原本本的告之。不久後,宋濂自隱居的青蘿山千里迢迢趕赴武當,來到武當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卻是為宋青書做媒。至於莫聲谷,卻是給被張三丰拘在身邊讀道藏的宋青書送去了一對二三十斤重的精鐵護腕,要他時時戴著,無論練武習書、外出行商,或是做任何決定,都要時時警醒手上這沉甸甸的分量。

  作者有話要說:

  原創人物:陶如雪未婚夫王鐵山、蒙古千戶脫脫。

  題外話:

  1、生逢亂世,古往今來的歷史上如宋青書這般憑著善心收容百姓最終導致地方勢力割據,把自己推到問鼎天下的風口浪尖的人與事多不勝數。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敗了,甚至有的人在如宋青書一般遇到陶姑娘的事之後就已經打了退堂鼓,結果在歷史長河裡半點浪花都沒見著。但無論他們最終的結局如何,是英雄還是狗熊,但至少一開始正是因為有了這份善心,很多人活下來了。

  2、殺俘不祥。歷史上比較有名的那幾個酷愛殺俘的名將大多不得善終,比如白起、常遇春。有些事,還真是……不可全信又不可不信。當然,青書遇到的這情況,殺俘的確是最快掌控全局的辦法。武當的確對青書強求了,但這種情況,總不能誇他做得好吧?攤手!

  3、為啥不讓宋青書繼續帶兵?以一個才20歲,打了人生第一場仗的少年人而言,三千破二萬的確很拉風,但跟歷史上的名將比,也就這樣吧!但第一場仗打完,一個晚上就能當機立斷殺俘一萬的,即便是為了穩住局面,宋青書也的確過於辣手了。張三丰和宋遠橋不讓他帶兵,與其說是因為他殺俘,不如說因為他在這件事中表現出來的偏激性格。

  4、需要用到題外話解釋文意,原是作者的無能。T-T

  第53章 計賺鷹嘴崖

  半個時辰後,馮默之給宋青書送來了一套自白蓮教一名隊長身上剝下來的鎧甲。「宋師兄,我已抽調了五十名民壯換上白蓮教弟子的鎧甲,常師兄、方師兄、吳師兄都說要隨你同去,所以我又抽了十多名武當弟子湊數。」

  「知道了。」宋青書換上鎧甲走了出去,那些偽裝成白蓮教弟子要與他一同去詐開鷹嘴崖的武當弟子與民壯早已等在營帳之外。

  宋青書走向那些武當弟子與民壯,一一檢閱他們的裝束打扮可有破綻,耳邊只聽得馮默之喋喋不休地邀功:「我讓大夥在身上和臉上都塗了泥灰,兵器也特地挑了一些破損的,還找了幾個受傷的民壯,這樣才像是被追殺地屁滾尿流的敗軍嘛!」頓了頓,又意猶未盡地發問,「宋師兄,你說我還要不要找幾個重傷的白蓮教弟子讓你們一起帶走,看上去更逼真呢?」

  「被追殺地屁滾尿流」的宋青書忍無可忍地打斷他道:「那羅木恩可說了些什麼?」

  「哦,沒什麼要緊的,彌勒宗、摩尼宗與白蓮宗各自為政,除了幾個領軍的首領的名姓,那羅木恩也說不出什麼來。就是大罵宋師兄你奸猾似鬼、心狠手辣、不得好死之類的。」馮默之無趣地道,顯然對羅木恩罵人的本事十分不滿。

  「你就沒跟他一塊罵我兩句?」宋青書轉過頭,似笑非笑地望住馮默之。

  馮默之大義凜然地回道:「就算要罵也該回去之後跟師兄弟們一起罵,當著那些白蓮教弟子的面,未免太不給宋師兄面子了!」見宋青書無言地望著他,馮默之又補充了一句。「王顯忠生前卻是曾交代過,要羅木恩告知把守鷹嘴崖和天門崖的兩宗派弟子,此次明教存亡全著落在宋師兄身上,讓他們若是見到了宋師兄,殺無赦!」

  宋青書眉毛微揚,撇過臉輕笑著道:「我算是什麼人物?此次圍攻光明頂,六大派的軍師卻是鮮于掌門!」

  馮默之對宋青書的謙辭不予置評,只改口問道:「白蓮教的那四百多人如何處置?」

  「王顯忠已交給了少林派的空聞禪師,這些白蓮教弟子卻是我武當的俘虜,如何處置也該由我武當說了算。」宋青書理所當然地言道,「你先找人把他們看管起來,不准給他們食水。如果還有人敢罵我……」

  「我就讓他們省著點力氣,細水長流慢慢罵!」馮默之表情輕快地回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