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哪知,這一回竟是一向維護青書的莫聲谷攔住了師兄。莫聲谷伸手拉住俞蓮舟坐騎的韁繩慢慢搖頭,低聲道:「我有大半年沒見青書真心笑過一次了!」武當門下除宋遠橋之外便屬莫聲谷與宋青書相處時日最久感情也最為深厚。莫聲谷還記得自今年開春以來青書便心事重重,及至參與武林大會回來更是愁眉深鎖,提及周芷若竟失態至無從掩飾。這段時日以來,他幾乎是獨斷專行地定下了與陸舫德交易的事,又將武當名下佃戶的農事交代方振武、將行商買賣的手段教給唐劍麟、將兵法戰陣之道傳授馮默之,這般滴水不漏的安排竟好似在交代後事一般,讓莫聲谷心生不祥之念。莫聲谷本能地感覺到,宋青書這般反常與六大派圍攻光明頂的決定並無干係,甚至與峨嵋派的那個小女娃周芷若亦無關聯,可究竟是為了什麼,他卻一無所知。望著二哥疑惑探詢的眼神,莫聲谷思索良久都不知該如何解釋他的不安與憂心,只得遵從本能艱難言道:「……且讓他們鬧一鬧吧,鬧一鬧青書,也好……」

  就這樣,宋青書在師叔們的袖手旁觀和師弟們的倒戈相向中自唐劍麟手上接過了那張足足抹上了半斤鹽的烙餅。宋青書對此一無所覺,猶在惦念常飛雲送來的飛鴿傳書,信中言道明教調遣各宗派弟子守在了崑崙外圍,六大派圍攻數日死傷慘重卻仍未能將其拿下。宋青書還記得上一世圍攻光明頂之時,明教各宗派弟子並未調兵回援,六大派輕易攻入崑崙山與五行旗正面搏殺,怎麼這一世竟是這般出師不利?宋青書苦思冥想都不得其解,卻不知這一世之所以有這般變化,全因他本人而起!

  上一世六大派圍攻光明頂之時,紅巾軍正與元廷打地如火如荼,一時還顧不上明教存亡。而這一世自宋青書決意行商起,武當手上的銀錢愈發鬆動,又因莫聲谷與劉福通的交情,武當暗底里資助了白蓮教不少。白蓮教因此愈發壯大,起義的事獨立便可支撐,不曾勞動那些與白蓮教面和心不合的各宗派弟子。其他宗派因此而省下的兵力,便順理成章地投入到了護教之戰中。宋青書剛想把烙餅送入口中竟忽然發覺所有人都一臉緊張地望著他、望著他手上的那張烙餅。他暗自蹙了蹙眉頭,忽然放下手上的烙餅將馮默之喚到身邊指著地圖言道:「此地名為鷹嘴崖,乃是兩側峽谷夾一條羊腸小道險要無比,一向是兵家必爭之地。若是你為主帥,當如何攻?如何守?」

  馮默之正眼巴巴地等著宋青書出醜,如何還顧得上宋青書究竟問了他什麼,難得殷切地道:「宋師兄還是先用飯吧,這圍攻魔教的事待會再說也不遲。」

  宋青書生平首次聽馮默之對他說這般體貼的話,哪裡還不明白此事必然大有蹊蹺?當下將烙餅塞進馮默之的手中,親熱地道:「你我兄弟情同手足,自是應當分甘同味!今日讓我也嘗嘗師弟的口味,」他回頭吩咐唐劍麟,「劍麟,將馮師弟的那份拿給我!」又指著地圖道,「師弟不必拘禮,我們邊吃邊說。」

  馮默之望著那張烙餅額頭上的汗都下來,急忙誠摯地道:「宋師兄憂心圍攻魔教之事原本已經夠忙了,小弟還這般不受教令你分神,想來真是慚愧!如今小弟已然大徹大悟定痛改前非,只是這甜食……小弟實不好此道!」

  宋青書將馮默之伸來的手又推了回去,語重心長地道:「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吃食如此,人生亦如此。師弟當有勇氣趁著年輕多多品嘗才是,將來也好無悔無憾!」

  馮默之乾笑兩聲,心道我連烙餅裡面都抹足了鹽可絕沒有這勇氣嘗試。「我如今還不餓!」

  宋青書無甚所謂地揮揮手只道:「行軍在外整治吃食頗為不易,一人只有這一張,別浪費了就好!還是說說這鷹嘴崖吧!」

  宋青書如此明察秋毫,馮默之猶如見鬼,哪裡還答得上來?

  宋青書見馮默之支支吾吾半點應對之策都欠奉,這便拉下臉。「前日才說過今日便忘了?馮師弟,你若能將心思從無謂的閒事上分一半給我教你的那些,我這個做大師兄的哪怕終我一生都見不到你大徹大悟,也能老懷安慰死而無憾了!」抬起手怒指前方,「老規矩,斥候!百里之外,半個時辰後回報!唐劍麟!」

  「在這呢!」唐劍麟急忙應聲,緊張地差點沒從馬鞍上滾下來。「在這呢!馮師弟的烙餅在這呢……」

  宋青書惱火地推開唐劍麟遞上的烙餅,恨聲道:「還有沒有點眼力?這般魯鈍如何當得起諸多後勤重任?你也同去!滾滾滾!快滾!」

  宋青書面沉似水一聲斷喝,馮默之與唐劍麟再無二話,各人手裡舉著一張烙餅,落花流水地滾下馬背運起輕功逃之夭夭。

  馮默之與唐劍麟才一消失在眾人眼前,俞蓮舟與莫聲谷已然忍也忍不住地狂笑出聲。

  哪知宋青書才教訓了不安分的師弟們,也沒忘了不自重的師叔們,冷著臉氣咻咻地道:「二叔七叔當真是對侄兒情深意重,看著侄兒被人設計也不提點一二?」

  莫聲谷心無城府只邊笑邊振振有詞地言道:「你不是沒中計嗎?」

  俞蓮舟卻是見微知著,心知馮默之與唐劍麟這般戲弄宋青書,究其實質仍是這段時日以來宋青書對他們二人的逼迫過甚了。「青書,你待眾師弟一片真心自是可貴,可也別操之過急了,反而弄巧成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