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俞岱岩在第一日送走了大師兄和幾位師弟以及眾多武當弟子,卻是到了第三日才給整裝待發的俞蓮舟等五人連同那千人的行伍送行。俞岱岩將俞蓮舟等人一路送到山下,其餘幾人都是默然不語,光明頂遠在崑崙之上,號稱七巔十三崖險要無比,此次圍攻魔教卻是不知還有幾人能安然歸來。唯有宋青書仍喋喋不休與俞岱岩分說若是朝廷偽裝少林派的人攻了上來當如何、若是朝廷偽裝峨嵋派的人攻了上來當如何、若是朝廷偽裝崑崙派的人……

  俞岱岩眼見這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氛圍被宋青書破壞殆盡,這幾日又被他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地反覆念了十數次,終是忍無可忍地一聲高喝:「好了!無論是誰上了武當,只要不是我們武當的人上武當,三叔都二話不說一掌拍死他可好?」

  哪知宋青書聞言竟笑道:「那便再好不過!」說完,也不理俞岱岩被噎地說不出話的模樣,又回頭對葉輕泉言道:「輕泉,宋師兄可要走了,你還不肯跟宋師兄說話嗎?」

  葉輕泉鼓著臉磨磨蹭蹭地挪到宋青書身邊,隔了一會,忽然撲進宋青書懷裡乖乖地讓他抱了。「宋師兄一定要早些回來,我想到辦法打贏你了!等你回來,我們再比過!」

  宋青書微微一笑,輕輕地在葉輕泉的額頭彈了一下。

  有宋青書的範例在前,葉輕泉便很是慷慨地又讓俞蓮舟、莫聲谷、唐劍麟給抱了一下。直至對上馮默之,他卻冷著臉道:「馮師兄,你要是回不來我一定笑你一輩子!」

  馮默之獰笑著伸手逮住欲逃的葉輕泉,將他攬在懷裡狠狠揉了兩下,這才回道:「快點長大!」葉輕泉天分極高,只待他長成,拳法一道江湖中無人是他的對手!

  幾人行到山下時,那千人行伍早已整隊待發靜靜守候。眾人但見旌旗招展刀光凜凜,眾甲士們黑衣玄甲肅穆而立,當真頗有幾分精兵悍將的風範。身為這支行伍首領的宋青書也不與他們多言只翻身上馬,勒馬回韁無言地向俞岱岩抱拳一禮,那雙明澈的眼眸沉靜一如秋水之淵,寒光凜冽,不容窺探。接著便是回首意氣風發地燦然一笑,他在馬背上挺直背脊運足內勁朗聲喝道:「武!當!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那刀光劍影里的劍眉星眸,翻飛大旗下的峻拔身影,當真是如此男兒,可是疏狂!

  「武當!武當!」行伍中上千人的呼喝齊聲響起直達天際猶如炸雷滾滾,只聽得俞岱岩氣血翻湧,仿佛耳畔真有戰鼓擂鳴角聲四起,教人胸中頓起一股英雄豪氣,直欲與之一同縱橫馳騁不計生死。至於葉輕泉早就興奮地幾乎要發瘋,一個勁地跟著一同高喊:「武當!武當!」

  馮默之卻在此時忍也忍不住地悄悄與唐劍麟揶揄了一句:「果然是學玄甲軍!他怎麼不戴個面具呢?」馮默之話音未落,宋青書已然從懷中掏出一個鬼面銅面具扣在臉上。馮默之與唐劍麟默然無語,俞蓮舟與莫聲谷卻是同時低下頭齊聲忍笑。

  宋青書一振韁繩,喝道:「拔營,出發!」人馬齊動,武當最後一批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批圍攻明教光明頂的主力隊伍終於在世人面前亮出獠牙!

  自此,多年後在中原大地威震八方縱馳天下的武當玄甲軍終於嶄露頭角,為的是一場首任主帥口中所說的「無義之戰」。然而無論風雲聚散時局變幻、武當玄甲軍的主帥又是何人,宋青書這位首任主帥對這支隊伍的影響力始終不變,如烙鐵一般將他性格中的強橫與機巧深深地烙進了這支隊伍的靈魂深處。

  作者有話要說:

  西江月 李之儀

  念念欲歸未得,迢迢此去何求。 都緣一點在心頭,忘了霜朝雪後。

  要見有時有夢,相思無處無愁。 小窗若得再綢繆,應記如今時候。

  遙想當年,殷六叔情傷差點跳崖,換了宋公子情傷就一個人看著雲彩淒淒切切地念情詩……

  宋公子骨子裡的文藝范……嘖嘖!O(∩_∩)O~

  第45章 行軍手札(上)

  「如今我們這支隊伍共有民壯一千人、每日消耗糧食十擔,糜馬二百、每日消耗乾草十五擔,糜馬載重共計七百擔;武當山與崑崙山相距千里,以我們如今的行程預計四十至五十日方可到達。默之、劍麟,我們這一路上該如何安排行程?到了崑崙之後這一千民壯和二百匹糜馬的飲食又當如何處置?」

  唐劍麟皺著眉頭苦思不語,同樣被點到名的馮默之卻翻著白眼忍也忍不住地低喃了一句:「一棍打暈我吧!」

  負責提問的宋青書一貫耳力過人,當下略一揚眉道:「馮師弟?」

  馮默之眉心一抽,義正言辭地道:「宋師兄,小弟剛剛想起師兄昨日交代小弟去查看糜馬的情況,小弟這就先去把這事辦了,回來再聆聽師兄教誨!」不等宋青書點頭應允,他已迫不及待地揚鞭策馬向隊伍後方奔去,心中打定主意今明兩日定要遠遠避開宋師兄!

  俞蓮舟與莫聲谷見馮默之落荒而逃俱是忍俊不禁,馮默之老家在泉州做的是漆器買賣攢下偌大家業,這些年其父馮文范與武當也常有生意來往,馮默之若是有這般算學的本領馮父也不用時時憂愁兒子醉心武學不肯回家了。

  俞蓮舟等人帶領一千民壯自武當出發前往崑崙如今已有十日,宋青書每日裡除了操心如何將這一千民壯演練成兵,務求戰陣之上如臂使指,剩下的精力便全數耗費在了如何「折騰」他的兩個師弟身上。馮默之生性悍勇,宋青書便時常遣他做些訓練民壯、研究戰陣的兵法事務;唐劍麟心細如髮,宋青書便有心培養他監糧後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