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朝中之事你不明白。」扶蘇看著手中的卷宗,頭也不抬。

  雕花窗欞外今秋種了一棵桂花樹,因趙府的地氣暖,花開期長,但此時最後幾朵細小的金桂也落盡了。

  伶仃的幾朵花落在地上,平添了幾分初冬的蕭索。

  小太監拿篦子的手一頓,隨後又道:「在京中便聽聞公子結識了一位阮先生,原是阮家的子弟,傳聞生得如珠似玉,本事也了得,都道他是觀音轉世?」

  提到阮陶,扶蘇嘴角的笑意深了幾分,道:「他成日裡沒個正形,所謂觀音轉世不過是謬傳。」

  「謬傳能傳得天下皆知,想來期間定有人的推波助瀾。」小太監眼神一暗:「公子向來清醒自持,可萬不可讓人蒙蔽了。」

  就在這時,只聽一人朗笑著從外頭走進室內:「蒙蔽不了,沒見公子床頭還掛著一副觀音像?日日在真佛面前,何來被蒙蔽一說?」

  屋內兩人聞聲回頭,只見孔明身披玉白色的鶴氅,輕搖羽扇幽幽倚在那架錦繡山水的屏風前,他看著扶蘇,嘴角掛著揶揄的笑。

  「不是同太白一塊兒去軍中了嗎?怎麼又回來了?」扶蘇放下手中的卷宗,隨意拿了一根髮帶遞給身後的小太監,小太監接過後麻利的替扶蘇將頭髮束上了。

  「沒有什麼大事兒,我便回來了。」孔明說著,自顧自的在扶蘇身邊的小几面前坐下了。

  少頃,陶竹送了茶進來,出去的時候,他看了扶蘇身邊的小太監一眼,想說什麼但最後什麼也沒說自顧自的出去了。

  孔明端著茶,輕輕呷了一口,隨後道:「這是從京中帶來的。」

  「孔明大人好靈的舌頭,這是上貢的新茶。」小太監說道。

  「我回來的時候瞧見前院鬧哄哄的,一打聽是卓靈閣的人來了?」孔明問道。

  「是。」扶蘇端著茶盞道,「宮裡來的幾位估摸著是還不適應,說是昨夜夢魘了,故而請了卓靈閣的人來瞅瞅。」

  「如此……那位阮先生可在?」小太監問道。

  扶蘇輕呷著茶,沒有答話。

  孔明看了他一眼,輕笑道:「哎!小桃子,我記得你老家也是蜀地的?」

  小桃子點了點頭:「是。」

  扶蘇略詫異道:「倒是忘了你老家也是成都府的,說不定你們幼時見過?季珍他父親在成都府還是頗有名望的。」

  「公子說笑了,奴才不過貧苦人家出生,哪裡能同阮氏這樣的人家扯上關係?」小桃子乖巧的回答道。

  「話說今日季珍是歇在這裡,還是回子貢那個院子?」孔明道。

  扶蘇輕笑:「我哪裡能管得了他的事兒?他現在多半還為著王子安的事情奔波著呢!」

  「那位阮先生時常來府上住嗎?」小桃子有些驚詫道。

  孔明輕咳了一聲沒答話,扶蘇只是笑。

  過了片刻,孔明轉移話題道:「最近匈奴的動靜未免有些過於頻繁了,也不知年前能否處理掉。」

  「他們穩不到年前。」扶蘇正色道,「不止匈奴,西域各國都眼巴巴的望著呢。」

  提到西域,孔明道:「關於那個和尚,李太白那裡查出了新的動向。」

  「什麼?」

  孔明看了扶蘇身後的小桃子一眼,扶蘇伸手揮了揮手,小桃子非常有眼力見的退了出去。

  清風微拂,扶蘇束在腦後的頭髮輕輕飄著,他放下手中的茶盞,問道:「查到了什麼?」

  孔明回答道:「龍禁尉去查這件事,,圍著周邊查了一圈兒,最後還真從一個薩珊的探子口中查到了消息。」

  「怎麼說?」

  「李太白已先將消息發回京中了,晚間應該會上一份卷宗給您。」孔明道,「那探子是在薩珊做茶水生意的,那和尚去過他的腳店,他注意到在那和尚掏錢的時,露出了中衣的領子,他注意到那是秦宮的貢緞。」

  扶蘇眉心一蹙:「宮裡。」

  話說那小太監退出房間後便一人在園子逛,他停在一株海棠樹面前,揪著海棠的葉子,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這時,一個身著青袍的小太監走到他面前,諂媚地笑道:「陶雲公公。」

  陶雲被嚇了一跳,隨後略微不悅道:「什麼事兒?」

  青袍小太監笑道:「趙公公說許久沒見您了,想請您吃盞茶。」

  **

  丹房內壁陰暗潮濕,空氣中隱隱聞得到一股硫磺和霉味。

  「嘖嘖嘖!都道大戶人家多的是這種藏污納垢的地方,不曾想卓靈閣這樣的清水衙門裡也有。」杜子美輕聲感嘆道。

  「清水衙門?這麼告訴你,在京中卓靈閣的刑具可不比刑部和大理寺差,不然你還真以為陛下是養著他們玩兒的?」王莽吐槽道。

  眼前是一片漆黑,能夠隱約聽到輕微的呼吸聲,以及水滴落的聲音。

  「啪嗒!」

  阮陶打了個響指,一團幽綠色的狐焰燃起。

  幽綠色的光燃起的一瞬間,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巨大的八卦牆,黑白色的陰陽魚在狐焰的照耀下忽明忽暗,看上去好似在痙攣的跳躍。

  牆上掛著各式各樣的法器,與其說法器不如說是一排排裹了黃符的刑具。

  鼻尖縈繞著刺鼻的硃砂和硫磺的氣息,阮陶瞥見右邊有一口丹爐。

  他上前摸了摸丹爐的爐壁,尚有餘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