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農用三輪的速度降下來,小心翼翼地從被山體滑坡堵了一大半的路旁繞過去,繼續深入群山密林,仿若穿行於自然的肌理中。濕潤清新的空氣填滿胸腔,工業化的影子迅速褪去,山水展現出柔美與硬朗兼具的蓬勃生命力。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管聲哼起歌,一片竹葉飄落在他發間,他正要摘掉,卻被一隻手搶先了。他笑著回眸,見范錫把竹葉銜在唇間,然後吹出了放屁的動靜。

  「笨蛋范老師,拿來。」管聲伸手要來竹葉,繃緊形狀優美的嘴唇,頗為自信地吹了下去,結果吹出了腹瀉的音效。

  范錫咯咯地笑:「你還不如我呢,管老師。」

  「都說大道至簡,越是看起來簡單的樂器,反而越難。」管聲讓那片竹葉隨風而去,而後吹起口哨,悠揚的小調飄蕩在山路上。

  農用三輪轉過一個彎,眼前豁然開朗,無數閃著銀色光芒、形狀不規則的小鏡子在山間層層疊疊鋪展開來,是浸潤在陽光下的梯田。

  梯田依山而建,隨山勢變化呈現出不同的線條,婀娜柔暢的輪廓從山腳盤繞到山頂。風拂過時,尚未成熟的水稻綠波滾滾,稻田稀疏之處,鴨子在三五成群地游弋。

  范錫看得出神,他從小生活在凱里市區,頭一次近距離看梯田。管聲兄弟倆也不約而同地舉起手機拍照,口中發出慨嘆。

  片刻後,一道竹竿做的彩色氣球拱門進入視野,學校到了。拱門上,貼著七個秀逸的毛筆大字:「熱烈歡迎支教團」。

  農用三輪駛入校園後緩緩停穩,呂老師下車幫忙卸行李。這是山中一片難得的平坦之處,從大門旁的掛牌來看,除了初中和小學,竟然還有附屬幼兒園。

  進門是國旗台和籃球場地,有兩棟樓,坐北朝南的是教學樓,有四層。東西朝向的是宿舍樓,比較小,有三層。此時,每間教室明亮的玻璃窗上,都貼著許多顆黑腦袋,興奮好奇地觀望。

  啪——在午後陽光的暴曬下,一個氣球爆了。

  呂老師靦腆地笑笑:「忘了買打氣筒,大家一個個吹起來的,有的吹得太大了。」

  這時,一位頭髮半白的老人迎出來,步履矯健。呂老師介紹說,這是孫校長。自己還有課,孫校長會為他們安排宿舍、介紹學校情況。說完,就如釋重負地溜走了。

  孫校長似乎沒認出管聲,寒暄幾句就帶他們去宿舍放行李。一二樓住學生,頂樓住教職工。教師寢室條件不錯,都是整潔的雙人間。裝修簡單,有網線,不過沒空調,衛浴都在走廊。

  管聲自然和自己的真愛粉住在一起,弟弟則獨享單間。

  趁著范錫和孫校長交談,他一把拽過弟弟,湊近了飛速耳語道:「你好好工作,千萬別炫富什麼的,顯得非常低級。」 他又握住對方左腕晃了晃,高昂的「封口費」熠熠生輝,「手錶先別戴了。」

  「看時間而已。」弟弟不以為然,「有人問我,我就說在路邊二十塊買的。」

  管聲輕輕嗤笑:「原來你知道它和二十塊的表功能沒差別。」

  「是啊,」弟弟瞄著手腕,笑得輕浮而市儈,「但是,我喜歡走進一家店裡時,店員往我腕子上瞄一眼就立馬笑臉相迎的感覺,好像我是他失散多年的父親。我這個人,就是這麼的膚淺。」

  從宿舍出來,孫校長帶他們參觀校園,操著一口抑揚頓挫的東北話介紹學校的基本情況。

  不算附屬幼兒園的幾名學齡前兒童,小學、初中加一起有108個學生,從一年級至初三都有,分為九個班。六月份剛送走了初三畢業班,當前有八個班。算上校長一共只有四名老師,所以教學進度落後。

  學生里苗、侗、漢族都有,這附近的村子漢族居多,再往深山裡走,有傳統的苗寨,有空可以帶他們去玩兒。

  管聲問:「老師不夠,為什麼還要辦幼兒園?」

  孫校長說:「父母都出去打工了,老人又啥都不會。小孩兒嘛,多學一點是一點。城裡兩三歲就學外語了,農村也不能落後。」

  管聲委婉地表示,希望學校儘量低調,別讓學生們在網上發視頻之類的,他想靜心支教、備考。

  孫校長叫他放心,「學生們都沒有手機,我不讓他們用。而且,為啥要發視頻,你是啥名人嗎?」

  作者有話要說:

  預告

  范老師終於可以上體育課啦!不過,小女生們卻說:我們要上音樂課!

  第129章 第一節體育課

  教學樓內設施完善,教室都寬敞明亮,配備了多媒體設備,沒發現偷工減料的痕跡。管聲期待地步入音樂教室,跟普通教室相比,這裡格外寬敞,足以容納五六十個學生。

  牆上是色彩鮮明的壁畫,後方還有投影儀、幕布等設備。雙響筒、三角鐵、手鼓、鐘琴、大鑼等樂器整齊地擺放在架子上,講台旁有一台電子琴。

  「沒人懂樂理啥的,一到音樂課,就是看看電影、唱唱歌。自建校以來,《音樂之聲》都看了幾十遍了。」說著,孫校長接通了電子琴的電源,「明星里有個叫管聲的,他的歌不錯,人也挺好,我們學校也是他的公益基金援建的,就是演技比較寒磣。」

  可是,電子琴沒響。孫校長揚起巴掌,打孩子屁股似的猛拍一下,這才恢復正常。他笑了笑:「哪位是音樂老師?這琴出故障了,用的時候記得拍一下,把它叫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