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有仇報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然而馴馬場那邊的圍牆極高,就算有人回頭往馬廄這邊望過來,也是看不清動靜的。

  不過宮女心裡緊張又害怕,掏出東西後,下意識就貓著腰躡手躡腳的去幹活。

  從外面將那些藥物灑在餵馬那些草料上,也並不是什麼難事。

  馬廄的柵欄設計得極為方便,她只需在外面直接將東西往料槽裡面灑就行。

  確保所有馬廄的料槽都已經灑過藥物之後,她才向元寧公主小聲稟報導,「小姐,已經弄好了,接下來我們就要打開柵欄讓它們自己沖向馴馬場;小姐,你退走的時候動作可千萬要快些。」

  倒不是這個宮女有多麼關心在意元寧公主的死活,而是因為她的小命緊緊依附著元寧公主的性命。若元寧公主死了,她也是絕對活不成的。

  所以就算為了自己著想,她也不得不緊張的再叮囑元寧公主一次。

  元寧公主皺著眉頭,不耐的朝做她揮了揮手,「行了,我知道,趕緊幹活去。」

  宮女點點頭,隨即貓著腰,與元寧公主分別從中間的馬廄開始分別往兩端打開柵欄。

  在這過程中,元寧公主又興奮又緊張。緊張的是,生怕在打開柵欄的時候,會弄出一丁點動靜來驚動到馴馬場那邊的慕曉楓。興奮的是,接下來,只要不出意外,她就可以親眼看到慕曉楓的死狀了。

  好不容易將所有馬廄的柵欄都打開了,元寧公主直起腰來,這才發覺自己仍舊緊張得手心都滲滿了汗。

  不過隨後她抬頭望向馴馬場那邊,就放心而得意的無聲笑了起來,笑容十分燦爛,可眼神卻充滿了讓人不寒而慄的冷酷兇殘。

  就在這個時候,一直與冷玥交頭接耳的慕曉楓卻似心有所感一般,忽然扭頭往元寧公主所在的位置望了望。

  隔著圍牆與柵欄,元寧公主明明該看不清她表情才對,可偏偏讓人覺得驚奇的是,元寧公主卻清晰看到了慕曉楓仿佛對她露出了詭異得讓人心頭髮毛的笑容。

  她怔了怔,心跳也因為慕曉楓那詭異的一笑而緊張得停跳了一拍。

  可她回過神來,再往馴馬場那邊看時,又見慕曉楓分明沒有一絲異樣。她拍了拍胸口,心中一松,原來是自己嚇自己來著,慕曉楓又不是三頭六臂的妖怪,怎麼可能穿透圍牆看到她。

  這麼想著,下意識抬頭往對面的宮女望去,正想打手勢告訴宮女可以撤退了。

  然而就在這時,原本敞開通往外頭的馬廄兩端走道,卻忽然極速的意外地響起了刺耳的「嘩啦」一聲。

  隨即就在元寧公主瞪大的駭然吃驚的眼神中,以閃電不及的速度齊齊落下兩道丈高的鐵柵欄來。

  元寧公主遠遠望去,竟然都能看清那鐵柵欄的每根柵欄,居然都有手腕粗。

  除此之外,通往馴馬場的通道,除了原本的只有人高的矮小柵欄外,又突然從地面升多一重丈高的鐵柵欄出來。

  三道高高的鐵柵欄突然冒出來之後,眨眼就將馬廄與外頭包括通往馴馬場的通道在內,只在馬廄與走道之間形成一個絕對無法逃脫的牢籠來。

  元寧公主臉色瞬間大變,那宮女傻眼吃驚過後卻已露出絕望的眼神,驚恐萬分的朝她尖叫一聲,「公主……」

  似乎受到她的尖叫聲所刺激一般,原本尚在裡面安靜咀嚼草料的馬兒們,忽然瞬間齊齊發起狂來,一匹匹仰頭當空發出嘶叫聲,瞬息之間爭先恐後的撞開柵欄往外奔。

  幾十個馬廄的馬兒,幾乎同時湧出了馬廄,它們發狂的往外面跑。可通往馴馬場的通道已經被高高的結實無比的鐵柵欄擋住了。

  馬廄通道兩頭的出口,也同樣被無比結實的鐵柵欄鎖死。

  雖然沒有萬馬奔騰的場面如此震憾驚心,但上百匹馬同時發狂怒吼狂奔湧來,這場面也絕對令人畢生難忘。

  那宮女見那些馬發狂撞開柵欄往外奔的時候,已經嚇得尿褲子了。

  但她雙腿軟著打哆嗦的時候,連一聲慘叫都沒法叫完整,就已經生生的被發狂的馬匹踩踏成了肉泥。

  元寧公主因為躲避得快,倒是一時還未喪生馬蹄下。但也早嚇得花容失色,驚叫不斷。她拼命的往走道一端的鐵柵欄跑去,一邊驚恐大叫,「救命啊……救命啊……誰來救救我。」

  「救命!」慕曉楓在馴馬場那邊冷眼看著垂死前在掙扎奔跑的元寧公主,譏諷的輕笑一聲,「讓閻羅王救你的命吧。」

  說完之句,慕曉楓就轉身與冷玥悄悄離開了陸家馴馬場。

  她們走之前,元寧公主驚恐萬分的慘叫聲還在上空隱隱飄蕩著。

  後來,試圖逃生的元寧公主在狹窄的走道奔來跑去,想要避開那些已經發狂的馬,可惜,她再掙扎也是徒勞。

  最後,她不但在馬蹄下被踩成了肉泥,還身首分離。哦不,是全身幾乎都被馬蹄踩得東一塊西一塊,再看不出人形。

  當太子得到消息趕去陸家馴馬場時,他渾身哆嗦不停的跪在那狹窄冰冷走道上,伸出雙手巍顫顫撿了半天,也無法將已經被踩成肉泥的元寧公主屍身拼湊完整。

  「元寧,」太子好不容易找到元寧公主勉強還有半個頭骨形狀的腦袋,看著那令人作嘔的顱骨,他卻毫不嫌棄的牢牢捧在手裡,閉著眼睛淚落如雨。半晌,才壓抑著心中無邊的悲憤與難過,哽咽道,「哥哥一定會為你報仇的,你就安心去吧。」

  說起來也奇怪,太子從小不喜甚至厭惡大公主楚貞烈,卻對元寧這個比他小几歲的妹妹極好。

  也許是因為皇后從小就對元寧公主不聞不問的緣故,太子與這個妹妹反而十分親近。

  也正因為如此,在聽聞元寧公主出事之後,他是第一個不避諱趕來陸家馴馬場的人,他也是真心為元寧公主傷心難過的第一人。

  收拾了半天,仍舊無法將元寧公主的屍身收拾完整,太子只能無奈作罷。

  想要追究陸家馴馬場的責任,可太子手下略一詢問,就這樣這追究根本無從追究得起來。

  陸家馴馬場的人壓根不知道元寧公主什麼時候來過這裡,至於她最後為什麼突然慘死在馬蹄之下就更加不得而知了。

  當然,若是太子執意要屠盡陸家馴馬場的人為元寧公主報仇的話,也不是不行。

  前提是,報完仇之後,他不打算再做他的太子了。

  能經營如此宏大一個馴馬場的陸家,怎麼可能在朝中沒有勢力支持。

  最後,太子只能帶著不完整的元寧公主屍身悲憤不已的回城去。

  雖然在馴馬場查不到什麼端睨,可回到宮中再嚴厲細查,自然就能查到元寧公主暗中出宮是追蹤慕曉楓去的。

  再細查,還查到了元寧公主出宮後,曾暗中購買了大批令動物興奮的藥物……。

  雖然查來查去的最後結果表明,元寧公主會慘死在馬蹄之下,實在是自作自受。

  可太子並不認為這是她罪有應得,反而覺得一切都是慕曉楓的過錯,是慕曉楓一手策劃的陰謀。

  若不是慕曉楓放出風聲引元寧公主去馴馬場,元寧公主又怎麼會慘死在馬蹄之下。

  所以在太子心裡,最歹毒最該死無全屍的人,應該是慕曉楓才對。

  鳳棲宮裡。

  富麗堂皇的大殿內,殿壁四周點著搖曳不滅的燈火,殿頂上光彩流溢的琉璃花盞,將搖曳燈火在大殿中折射出一道道令人目眩神迷的彩帶。

  可這充滿夢幻色彩一般的宮殿內,卻正上演著極不和諧的一幕。

  「母后,」太子一臉悲傷的跪在皇后跟前,他的目光盯住膝下名貴的地毯,長睫掩映下的眼神卻憤怒而隱忍,「元寧死得太慘了,求母后替她報仇。」

  皇后皺了皺眉,她冷艷高貴的臉龐上,除了泛過些許冰冷不耐之外,並不見流露出什麼悲傷的神色。

  她盯著哭得全無穩重儲君形象的太子,冷冷道,「這是她咎由自取,本宮替她報什麼仇!」技不如人,死了也是白死。

  她早就對元寧說過,自己有沒有本事都不要緊。但一個人不能沒有自知之明。明知鬥不過慕曉楓那個狡猾狠毒的女人,偏偏還要一而再的去招惹慕曉楓,這不是自己找死是什麼。

  她李憑瀾的女兒,竟然愚蠢到連自知之明都沒有,她真懷疑元寧到底是不是她生的。

  太子震驚的抬起頭來,看著她美艷卻冷酷至無情的臉,竟然連眼淚都忘記要拭乾淨。

  「母后?」太子看了她半天,才艱難的眨了眨眼,壓抑著憤怒口氣卻也無法平靜的質問道,「元寧她是你的親生骨肉,如今慘死她人之手,你怎麼能夠冷漠到如此無動於衷的地步?」

  「她不是只貓也不是只狗,她是你懷胎十月生下來的骨肉啊,母后。」

  這一聲母後,太子喚得心肝都顫顫的揪疼了。

  可皇后仍舊冷漠無情的樣子,冷眼掠他一眼,道,「我生養你們,不是教你們只會跟別人逞勇鬥狠,凡事先動動腦子想想後果。」

  她垂眸,極度不滿的哼了一聲,又冷冷道,「若是元寧肯聽本宮的話,她今日就不會慘死在馬蹄之下。」

  「既然不聽本宮勸告,又技不如人,這般去了也算她的福氣。」

  太子陡然劇烈的晃了晃,瞪大眼睛不敢置信的看著她,失聲道,「福氣?」

  他咬住嘴唇,跌跌撞撞爬了起來。

  說不清是失望還是傷心,或是其他情緒,總之他站起來後看皇后的目光,那就跟看一個全然陌生的怪物一樣的眼神一樣。

  「母后若不肯替她報仇,」太子咬了咬牙,卻已調過頭去不再看皇后,而是一臉悲壯決然的繼續道,「那我這個做哥哥的來替她報。」

  皇后盯著他冷硬的背影,皺了皺眉,聲音仍舊冷冷的不帶一點溫度,「這事本宮自有主張,你在外頭給本宮安安份份就好。」

  太子冷冷笑了笑,腳步頓了頓,卻始終沒有回過頭來,長腿一邁就往殿外走了。

  馮嬤嬤聽著太子異常刺耳的冷笑聲,有些擔憂的看了看皇后,想了一下,才小心翼翼道,「娘娘,要不要找人看著殿下?」

  皇后皺著眉頭大袖一拂,又在鳳座端坐好,冷然道,「不用,若他也跟元寧一樣愚蠢到自知之明都沒有,本宮就當白生養他一場。」

  馮嬤嬤悄悄瞄了她一眼,見她神色慍怒之極,顯然極氣惱太子如此違逆之舉。

  當下噤聲,不敢再多提一字片言。

  太子出了鳳棲宮,傷心悲憤之餘卻沒有回他的太子府去。

  在宮門口站了站,忽然吩咐車夫道,「去安平大街。」

  車夫雖然詫異,不過想了想,這才想起太子這段時間似乎去安平大街甚密,當下默默的趕起他的馬車來。

  已到入夜時分,安平大街這個時候已經分外安靜。

  車夫十分識相的將馬車駛到李府後門去,太子下了車,立即熟門熟路的往裡面走。

  眼前的李府,說起來與太子也算是太子的母族娘家之一。

  這原為李學成的府邸,李學成在獄中自盡之後,楚帝為了安撫住皇后母族,也沒有再追究李學成的妻兒,就連這府御賜府邸也沒有收回去。

  而在李學成死後,太子在幫忙辦理喪事的過程中,一來二往的,竟然與李學成的女兒李玉相熟並有了私情。

  不過基於李學成喪期未夠一年,李玉就算心儀太子這位表哥,也不能與他光明正大的來往。

  太子眼下心煩意亂,只想找個人傾訴一番,可想了想,他竟突然發覺太子府滿府的鶯鶯燕燕,都不及李玉一個人溫柔體貼善解人意。

  更重要的是,太子忽然想起李玉一次說漏嘴,對他說起還有一個從小就寄養在寺廟的兄長。

  能讓太子惦記在心的人,當然不會是普通泛泛之輩。

  想起那個人的能耐,又想起李玉的溫柔體貼,太子往李玉院子如意居的腳步都疾了幾分。

  李玉乍然聽聞太子到來,一時不禁驚喜交加。

  「他到哪了?」心急的往門外張望一眼,又急急的跑到鏡子前對鏡看了看,「哎呀,我這髮髻有些歪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