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咱們去我家瞧瞧吧,爹爹讓人排了舞獅隊,正在院子裡練呢,可熱鬧了。」
「去吧去吧。」
也不管他倆說什麼了,聿哥兒拉著元溪的手就往前走,嚴鶴儀同於管家相視一笑,趕緊也跟了上去。
周府當真是很熱鬧,正門口懸著兩個大紅燈籠,一進門,就瞧見一隊精壯的漢子,穿著金黃帶紅的衣裳,頂著一個長長的「大獅子」,在搭好的高低錯落的木樁子上跳躍翻騰著。
站在旁邊兒瞧了一會兒,聿哥兒又把元溪他們拉進了二門裡頭,院當中支了個長桌,幾個僕役正拿著剪刀仔細地裁著桌上的紅紙,周員外負手彎腰給他們指導著,抬頭一瞧見元溪他們,忙不迭地迎了過來。
「這個小機靈鬼兒,當真把兩位先生請來了,」周員外把兩個人引至僕役搬來的椅子上,同他們一起坐下,又把聿哥兒攬進了懷裡,「正打算要同先生們求幾幅春聯的,說是明天讓管家去接,沒想到兩位先生這就來了。」
他陪著閒話了幾句,也不再囉嗦,走過去拿過幾張裁剪好的紅紙,衝著元溪他們招手,「兩位先生既然來了,便可得受受累,多寫上幾幅字,府上要得多,寫不完這些可不管飯。」
元溪見著桌上那個金色墨塊兒,立馬便來了興致,起身挽了挽袖子,朝著周員外笑道:「成,要多少都寫,只是要勞累員外磨墨了。」
周員外哈哈一笑,「能為先生效勞,老朽樂意至極。」
說完,他往硯台上滴了幾滴清水,拿起那金色的墨塊兒仔細研磨著,又用筆試了試,對著元溪做了個請的姿勢。
「哥哥,」元溪轉過頭來,對著嚴鶴儀莞爾,「你來做對子,我寫,好不好?」
「好。」嚴鶴儀對這些吉慶的對子很熟悉,簡直算是信手拈來,元溪飽蘸墨汁,手上隨著他的吟誦不緊不慢地跟著,不一會兒便寫了一沓紅紙。
於管家趕緊又讓人搬來幾張長桌,並在一起,上頭都滿滿地展著寫好的春聯。
周員外目不轉睛地盯著元溪筆下的字,又不敢靠得太近碰著他的胳膊,便同他保持著半尺多的距離,伸長了頸子往這邊瞧。
邊瞧邊拍了拍正往嘴裡塞著點心的聿哥兒,「同先生好好學,你若是能學去先生的十分之一,便已經很了不得了。」
「哦。」聿哥兒認真地點點頭,繼續把手裡剩下的半塊兒點心也塞進了嘴裡。
周員外無奈地搖了搖頭,繼續去盯元溪筆下的字,於管家趕緊拉住聿哥兒的胳膊,「少爺,先生忙著呢,咱們來這邊兒吃點心,今晨剛買的桃花酥,裡頭包了紅豆沙,好吃得很。」
桌上擺著形形色色各種點心,其中幾枚淡粉色的點心,做成了盛開的桃花狀,擱在一個青玉般的瓷盞上。
聿哥兒伸手捏了一顆塞進嘴裡,吃得眼睛都眯起來了,於管家給他撣了撣掉在馬甲上的點心碎屑,又端來一杯熱乎乎的甜水,「少爺,慢些吃,喝口甜水順一順。」
「這個好吃,」聿哥兒就著於管家的手,低頭喝了一大口甜水,「給喜先生留著,他一定喜歡吃。」
寫好了春聯,元溪跟嚴鶴儀又帶著聿哥兒去街上玩了一圈兒,終是沒擋住周員外的盛情,在府里同他們用了晚飯。
天色漸晚,於管家便備了馬車,又親自陪著把兩人送回了家。
——
除夕這一天,元溪難得地勤快起來,跟著嚴鶴儀忙裡忙外。
在小火爐上支了個鐵盆,加進去麵粉跟清水,一點點攪拌著,便成了濃稠的漿糊。
嚴鶴儀用刷子蘸著漿糊,在門框上仔細刷了幾下。
只是貼個春聯,元溪便興奮得不得了,一定要跟嚴鶴儀每人貼一邊兒,中間的橫批,則是要兩個人一同貼上去。
貼好了幾個屋門同院門的對聯,元溪便開始到處貼「福」字。
在井邊兒、柴火堆、茅房、床頭、灶台以及屋裡的屏風都貼了一張,元溪手裡仍剩了厚厚一沓,他那日寫字寫得上了癮,回家便把他們買的那些紅紙都寫滿了。
嚴鶴儀說了,讓他隨意貼,元溪便把屋裡屋外有空閒的地方都貼上了,一眼瞧過去,滿是過年的氣氛。
正屋門口的屋檐上,還懸了兩個紅燈籠,嚴鶴儀做的燈籠架,元溪糊的紅紙,做的雖不精緻,兩個人卻覺得比鎮上賣的那些都好看。
下午,吃過飯之後,嚴鶴儀便紮上圍裙,開始準備炸丸子。
他調了一大盆的豬肉餡兒,還專門蒸了半個布兜子的紅薯,去皮碾碎之後,加點兒麵粉、砂糖調成紅薯餡兒,準備炸紅薯丸子。
鍋里的油噼里啪啦,元溪也不敢靠近湊熱鬧了,坐在灶台旁老老實實地燒著火。
炸東西的味道是絲毫不加掩飾的,糰子在院子裡聞著了,饞得直撓門框,卻又怕這炸東西的聲音,縮頭縮腦地不敢進來。
紅薯丸子炸好了,顆顆金黃,元溪迫不及待去拿,被嚴鶴儀拍了一下手,「剛炸出來的紅薯丸子可不能立刻吃,裡頭燙著呢。」
他捏起來一顆,輕輕掰開,裡頭是軟酪般柔軟的金黃,放在嘴邊兒仔細吹了吹,才餵給了元溪。
「太太太好吃了,哥哥!」元溪大驚小怪起來,起身在嚴鶴儀臉上親了一口響的。
就這樣邊炸邊吃,等丸子炸好,擱在大簸籮裡頭晾起來,元溪已經吃得肚皮滾圓了。
「去吧去吧。」
也不管他倆說什麼了,聿哥兒拉著元溪的手就往前走,嚴鶴儀同於管家相視一笑,趕緊也跟了上去。
周府當真是很熱鬧,正門口懸著兩個大紅燈籠,一進門,就瞧見一隊精壯的漢子,穿著金黃帶紅的衣裳,頂著一個長長的「大獅子」,在搭好的高低錯落的木樁子上跳躍翻騰著。
站在旁邊兒瞧了一會兒,聿哥兒又把元溪他們拉進了二門裡頭,院當中支了個長桌,幾個僕役正拿著剪刀仔細地裁著桌上的紅紙,周員外負手彎腰給他們指導著,抬頭一瞧見元溪他們,忙不迭地迎了過來。
「這個小機靈鬼兒,當真把兩位先生請來了,」周員外把兩個人引至僕役搬來的椅子上,同他們一起坐下,又把聿哥兒攬進了懷裡,「正打算要同先生們求幾幅春聯的,說是明天讓管家去接,沒想到兩位先生這就來了。」
他陪著閒話了幾句,也不再囉嗦,走過去拿過幾張裁剪好的紅紙,衝著元溪他們招手,「兩位先生既然來了,便可得受受累,多寫上幾幅字,府上要得多,寫不完這些可不管飯。」
元溪見著桌上那個金色墨塊兒,立馬便來了興致,起身挽了挽袖子,朝著周員外笑道:「成,要多少都寫,只是要勞累員外磨墨了。」
周員外哈哈一笑,「能為先生效勞,老朽樂意至極。」
說完,他往硯台上滴了幾滴清水,拿起那金色的墨塊兒仔細研磨著,又用筆試了試,對著元溪做了個請的姿勢。
「哥哥,」元溪轉過頭來,對著嚴鶴儀莞爾,「你來做對子,我寫,好不好?」
「好。」嚴鶴儀對這些吉慶的對子很熟悉,簡直算是信手拈來,元溪飽蘸墨汁,手上隨著他的吟誦不緊不慢地跟著,不一會兒便寫了一沓紅紙。
於管家趕緊又讓人搬來幾張長桌,並在一起,上頭都滿滿地展著寫好的春聯。
周員外目不轉睛地盯著元溪筆下的字,又不敢靠得太近碰著他的胳膊,便同他保持著半尺多的距離,伸長了頸子往這邊瞧。
邊瞧邊拍了拍正往嘴裡塞著點心的聿哥兒,「同先生好好學,你若是能學去先生的十分之一,便已經很了不得了。」
「哦。」聿哥兒認真地點點頭,繼續把手裡剩下的半塊兒點心也塞進了嘴裡。
周員外無奈地搖了搖頭,繼續去盯元溪筆下的字,於管家趕緊拉住聿哥兒的胳膊,「少爺,先生忙著呢,咱們來這邊兒吃點心,今晨剛買的桃花酥,裡頭包了紅豆沙,好吃得很。」
桌上擺著形形色色各種點心,其中幾枚淡粉色的點心,做成了盛開的桃花狀,擱在一個青玉般的瓷盞上。
聿哥兒伸手捏了一顆塞進嘴裡,吃得眼睛都眯起來了,於管家給他撣了撣掉在馬甲上的點心碎屑,又端來一杯熱乎乎的甜水,「少爺,慢些吃,喝口甜水順一順。」
「這個好吃,」聿哥兒就著於管家的手,低頭喝了一大口甜水,「給喜先生留著,他一定喜歡吃。」
寫好了春聯,元溪跟嚴鶴儀又帶著聿哥兒去街上玩了一圈兒,終是沒擋住周員外的盛情,在府里同他們用了晚飯。
天色漸晚,於管家便備了馬車,又親自陪著把兩人送回了家。
——
除夕這一天,元溪難得地勤快起來,跟著嚴鶴儀忙裡忙外。
在小火爐上支了個鐵盆,加進去麵粉跟清水,一點點攪拌著,便成了濃稠的漿糊。
嚴鶴儀用刷子蘸著漿糊,在門框上仔細刷了幾下。
只是貼個春聯,元溪便興奮得不得了,一定要跟嚴鶴儀每人貼一邊兒,中間的橫批,則是要兩個人一同貼上去。
貼好了幾個屋門同院門的對聯,元溪便開始到處貼「福」字。
在井邊兒、柴火堆、茅房、床頭、灶台以及屋裡的屏風都貼了一張,元溪手裡仍剩了厚厚一沓,他那日寫字寫得上了癮,回家便把他們買的那些紅紙都寫滿了。
嚴鶴儀說了,讓他隨意貼,元溪便把屋裡屋外有空閒的地方都貼上了,一眼瞧過去,滿是過年的氣氛。
正屋門口的屋檐上,還懸了兩個紅燈籠,嚴鶴儀做的燈籠架,元溪糊的紅紙,做的雖不精緻,兩個人卻覺得比鎮上賣的那些都好看。
下午,吃過飯之後,嚴鶴儀便紮上圍裙,開始準備炸丸子。
他調了一大盆的豬肉餡兒,還專門蒸了半個布兜子的紅薯,去皮碾碎之後,加點兒麵粉、砂糖調成紅薯餡兒,準備炸紅薯丸子。
鍋里的油噼里啪啦,元溪也不敢靠近湊熱鬧了,坐在灶台旁老老實實地燒著火。
炸東西的味道是絲毫不加掩飾的,糰子在院子裡聞著了,饞得直撓門框,卻又怕這炸東西的聲音,縮頭縮腦地不敢進來。
紅薯丸子炸好了,顆顆金黃,元溪迫不及待去拿,被嚴鶴儀拍了一下手,「剛炸出來的紅薯丸子可不能立刻吃,裡頭燙著呢。」
他捏起來一顆,輕輕掰開,裡頭是軟酪般柔軟的金黃,放在嘴邊兒仔細吹了吹,才餵給了元溪。
「太太太好吃了,哥哥!」元溪大驚小怪起來,起身在嚴鶴儀臉上親了一口響的。
就這樣邊炸邊吃,等丸子炸好,擱在大簸籮裡頭晾起來,元溪已經吃得肚皮滾圓了。